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陳光標來頭太大了 陸媒屢敗屢戰破封鎖曝黑幕

——敢威脅封殺大陸記者 誰為陳光標撐腰?

作者:

大陸媒體早就披露了一些現象,而現象背後的合理推斷就是:作為一介商人,陳光標並不簡單。

南都自爆,2008年《南方都市報》深度部記者占才強,開始調查一夜成名後的陳光標,被陳知曉後,和諧之。之後《瞭望東方周刊》等媒體陸續想深入調查,遭同樣命運。2010年9月,其高調裸捐,《南方人物周刊》、《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道》去江蘇調查,持續兩周(中間中秋節放假),後又被陳知曉,通過有關部門和諧之。前幾天《中國經營報》《華夏時報》爆出質疑報道,《南方都市報》、《南方人物周刊》稿件才得以刊發。

2011年《南方人物周刊》第11期曾刊登了題為《陳光標:你擾亂了社會和諧》的文章,文章介紹道,2010年9月,陳光標在復旦大學演講時,該刊記者在台下旁聽。在陳以時間緊張為由取消了同學們的提問環節匆匆離去後,記者對其就捐款落實問題進行了採訪。在採訪中,陳光標先是顧左右而言他,之後對於一些尖銳的問題,則做了如下威脅:

「你還年輕,小伙子,可以搞其他(人),到我,你要注意,我只能這樣提醒(你)……」

「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有關部門)正在為這個很惱火。已經有部門點到你了,你要把這些事情搞清楚……」

「這個我沒有必要給你講我經營的情況……你擾亂了社會和諧。」

「告訴你們,你們怎麼去採訪的,何時去的,我都知道,包括住哪個賓館,坐誰的車……」

陳光標的這番話明顯在告訴記者,他是一個相當有背景的人,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記者的曝光行為,並進行了跟蹤,掌握了相關的個人情況;記者要想搞倒他,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南方人物周刊》的記者在文章中對此也加以證實。他感到匪夷所思的,對於自己和同行記者在陳光標的其家鄉和南京的調查採訪信息,陳真的是了如指掌,包括租過誰的汽車、住過哪間賓館、採訪了誰,以及身份證號碼;此外,他還得知,陳還知道了多位前去調查其捐款虛實的媒體記者的信息,而後他採用手段進行封殺,使得質疑者聲音尚未發出,稿件胎死腹中。

陳光標是如何知道這些信息的?是誰透露給他的?要知道,能夠實施跟蹤、定位的人不是警察就是國安特務,而能調動警察、國安特務的上級單位是政法委,時任政法委書記的正是周永康。至於封殺各家媒體記者的稿件,也絕非是小小的陳光標可以做到的,命令應該來自中宣部,而時任中宣部部長的則是劉雲山。周。

為了一個商人,居然調動警察或國安去跟蹤記者,居然由中宣部下令封殺記者的報導,只能說明陳光標確實來歷不小,而且明顯與江系有着深厚的淵源,他對於某些人而言相當重要,否則江系絕不會動用警察或國安以及宣傳系統的權力為其撐腰,並消除對其不利的報導,而陳敢於對記者發出有恃無恐的威脅也說明了這一點。

阿波羅網附南都原報道,有更詳細內容,見下頁:

[page]

陳光標:你擾亂了社會和諧

南都人物記者陳磊

2010年9月,陳光標在復旦大學演講時,本刊記者在下面旁聽,結果,陳以時間緊張為由取消了同學們的提問環節,隨後匆匆離去,本刊記者緊隨其後,就相關捐款落實問題對陳展開採訪。

匪夷所思的是,對本刊及同行記者在其家鄉和南京的調查採訪,陳光標了如指掌,連租過誰的汽車、住過哪間賓館、採訪了誰,以及身份證的號碼,他都了如指掌,而且,採訪期間,本刊記者也接到了污衊短訊。

經過深入了解,本刊記者得知,陳曾經採取同樣策略,獲知了多家前去調查其捐款虛實的媒體記者的信息,而後採用不正當手段進行封殺,使得質疑者聲音尚未發出,稿件已經胎死腹中。

現將當時錄音整理如下。

人物周刊:我們聽到很多對你質疑的聲音,其中包括你假捐,比如青海、你老家等地,說你沒有捐那麼多。

陳光標:比如說玉樹,他沒有收到我(的東西)政府都給我的證明什麼材料這都有的,你到網上查一下,能查到,比如說我打了多少。政府的證據什麼都在我手上。

人物周刊:你名下的南京黃埔集團公司所在地,位於南京江寧的減災救災中心,你曾經說捐出去了,但你們依然在裏面辦公,這個房子的產權是歸你嗎?

陳光標:產權是國家的,(我)一切的東西都是國家的不是我個人的,不是為了我個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我除了一張床,我(做)住的一切都是國家的。

人物周刊:那麼,南京減災救災中心這幢建築,在哪個單位的名下呢,是國家的哪個單位?

陳光標:這個,哪個單位都不很重要,重要的就是說我那個免費,已經3萬多人(去培訓過了)。知道吧,哪個單位不重要,你不是去房產局查過了嘛,對不對?房產局都給我打了電話,知道吧!

人物周刊:陳總,那我問你一下,你曾說要把自己財產全部捐出去,舉行個公證儀式,什麼時候公證?

陳光標:這個問題吧,你還年輕,我跟你說,你還年輕,小伙子,對吧,可以搞其他(人),到我,你要注意,我只能這樣提醒(你)。我的話,已經給你講的很清楚了,如果我危害了社會,危害了人民(你可以來調查)……

人物周刊:我沒有說你危害人民。

陳光標: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有關部門)正在為這個很惱火。已經有部門點到你了,你要把這些事情搞清楚……如果說,青海玉樹教育局說我沒有給他捐46所中小學,可以叫他寫個證據,我這邊政委,州政府給我的證明什麼都有,收據什麼發票都有,還有蘭州、西寧、貴州,還有四川那個叫什麼地方,我打了(錢)沒有。這個我要負責任,我這個有憑據。

人物周刊:採訪中,我們了解到,2006年時,有一個安徽蕪湖的生意失敗者,慕名去找你求助,還給你下跪,你告訴媒體你給了他2萬元,但他告訴我們一分沒給。還記得這個事情嗎?

陳光標:從來沒有這個事,給我下跪的沒有,你應該搞到底,是誰?到底是誰?如果說有人,像你這樣講有這回事,我跟你,可以打個賭。是哪裏人,是什麼事情,我給他錢,可以把這個搞清楚。(否則),我給你個人現在講話你可以讓我捐建一所希望小學,我可以給你打這個賭。

人物周刊:那麼,你公佈出來的那些數據都是準確的嗎?

陳光標:我公佈的數據肯定是準確的,包括我們這個平時每年現金,上門求助的,還有在醫院裏邊看病的,還有多數沒有統計,這個我不給你說那麼多。

人物周刊:那麼,陳總你還知道去年貴公司在工商登記上面的銷售額是多少錢嗎?

陳光標:工商銷售額登記多少,這個也不重要,你知道嘛,也不重要,登記銷售額哪怕就是銷售額利潤這一塊錢這個都不重要明白吧。做這個行業,你到浙江去看看,這個我不給你講這麼多,你不懂得做企業。這個我沒有必要給你講我經營的情況……你擾亂了社會和諧,我告訴你,人在做、天在看,對吧。陳光標他做了什麼事情是影響到社會和諧進步,影響到哪些領導人,還是帶來了社會的危害?我這個人誠實不誠實,靠人民群眾去評定。

人物周刊:但是你弟弟當保安這個事情,好象你就說謊了。

陳光標:這個我沒有說謊,他做過保安。你知道吧這個事實,曾經我弟弟在哪家公司,在哪做過保安,這個都有根有據的。

人物周刊:還有,你曾說給家鄉捐建的農貿市場給當地政府了,可我們發現,這個產權還是歸你弟弟所有。

陳光標:這個歸哪個所有,你去看看,政府都給我寫了收條和證明,都在我家。

人物周刊:但是產權上還是你弟弟。

陳光標:這個根本就沒有產權,不存在產權。那是我花了130萬租用的。不存在產權。你知道吧。

人物周刊:租戶們說你弟媳婦每個月還去收租金。

陳光標:你聽我說啊,你可以錄音,(我弟媳婦)如果收哪家一塊錢的租金,我馬上獎勵給你100萬……我不是指的前面那是租金,租出去一家一年1000、2000,收的租金只夠維持這個農貿市場垃圾清掃費的和水電費的。

人物周刊:還有,你家鄉農貿市場前面的門面房總共33套,已經被你和弟弟賣出去了。

陳光標:賣出去沒賣出去這個我不知道,大概還有幾套空的,我知道還有幾套空的。你首先要看它大的方向。

人物周刊:你這個有沒有賺錢?

陳光標:不是賺多少錢,是每天都在虧錢。首先要搞清楚,農貿市場幾年一直每年都虧10萬塊錢左右,門面房的租金不夠維持水電和門面房交的這個取暖費,還不夠維持這個費用呢。同時也不夠我130多萬的那個錢,那個地點我是130萬租的,租的。

人物周刊:租了多少年?

陳光標:租了多少年,我現在不知道了。是我花錢租用的。如果說我租用,我收老百姓農貿市場的費用這個事,我有責任,但是沒有收過老百姓一分錢,頭幾天的水電費垃圾清掃費都是我付的。你說我弟媳婦在那收錢,我告訴你,收了老百姓一塊錢的,我可以指定一個地方明年就給100萬。

人物周刊:你建的那個老年活動中心,有人為這個事上訪告狀,民憤很大,你知道吧?佔了幾十畝耕地,老百姓說一畝地只拿到2萬3600元的賠償。

陳光標:不是,2萬3600應該不止。為什麼?他還有一個那個幾十年的那個水塘那個6畝地啊,我(一畝地)總共花了大概3萬6000。還有,我沒有收老百姓門票啊。這個沒有吧?

人物周刊:是沒有,但你父母住在裏面。還有,我們去你老家採訪,聽到一種說法,你捐給中心小學的電腦後來又要走了。

陳光標:天崗湖(陳光標老家江蘇泗洪縣)中心小學去年給了50萬現金,這個通過江蘇省光彩會打進去的。這個50萬現金,他們要說改成光標小學我沒有讓它改。我不要掛名,掛名有的時候說不清楚,還叫天崗湖中心小學……這個200台電腦被偷的,50台電腦被偷走了,把外殼留下了,把裏面機心都偷走了。

人物周刊:你在老家捐建的老年活動中心說是捐了,最終那個產權是歸誰?我們聽說還是你擁有。

陳光標:產權歸誰、不歸誰,我認為這個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說,我現在這個老年活動中心,交給政府他管理不好,給我搞的亂七八糟,就我父母兩個在前面那個房子(老年活動中心)裏面……我父母也都快過70歲的人了,講了不好聽的話,我以後我還帶着孩子去回家住嗎?不可能的。肯定還是政府,這個我是為了管理更好一點。

人物周刊:就是說現在產權還在你的名下。

陳光標:那個沒有產權。

人物周刊:沒有辦產權?

陳光標:沒有產權,你查產權,它沒有產權,因為我都付了,以後還政府的。

人物周刊:你在南京的黃埔減災救災中心也是這樣對吧,就是江寧那幢大樓。

陳光標:對啊,那個也是公益項目啊。

人物周刊:但是我們看到那幢樓算作了你1.3億的捐贈。

陳光標:對。

人物周刊:產權歸誰?我們知道你公司還在裏面辦公。

陳光標:我現在培訓可以這麼說都是免費的。產權是誰的,這個不重要的。重要的你看我做了意義是什麼?對吧。

人物周刊:我們從你長長的捐贈名單中看到,你曾經捐贈了一筆5000萬的項目,就是江蘇溧水的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那個,我們實地去看了,怎麼也找不到。

陳光標:溧水這個實際上我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出來的,我都不知道。

人物周刊:你在青海玉樹捐建46所小學沒問題吧?

陳光標:是46所小學沒問題,有什麼問題?那我捐建的這個玉樹都有證明,都有收據,那都是假的?!你聽我說,我們要談,你就不要錄音,一錄音,我就不講了。

人物周刊:那麼,你幹了那麼多好事,對你很了解的家鄉人,為何還不感謝你呢?

陳光標:在我老家講我不好,那是很正常的。人的這個素質,素質修養他不能容許你比他好、比他強,老家人嫉妒。在老家,我沒做過什麼壞事,我幫助了那麼多人,他們不懂得感恩,就像我跟你講的,我幫助了那麼多人,90%的人都不懂得感恩……

人物周刊:我們看到一個數據,你的拆遷工程60%都是通過做慈善得來的,是這樣嗎?

陳光標:沒有60%……(發怒)告訴你們,你們怎麼去採訪的,何時去的,我都知道,包括住哪個賓館,坐誰的車……國家現在大的方向需要(我這樣的人)。你到我老家、到南京,你去再做一個月。你看看那個陳光標,一件都沒有,一件都找不出來,我做的全是好事,沒有一件壞事!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陳光標審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