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海外挺習黨媒 周永康牽出一大窩 習王鐵主下重手一鍋端

北京時間12月29日,中紀委官網通報調查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再次攪動十八大後本已十分動盪敏感的四川官場。而在同一時期,湖南省高層也被揭出人大系統腐敗窩案,在觀察人士看來,其官場深度人事調整亦難避免。而從四川、中石油、政法委,再到湖南、湖北,窩案頻現,中紀委則一律一窩端之,折射出中共高層習近平王岐山反腐整黨的急切心理,以及不惜以切除身上「腐肉」自我醫治的決心。但是因為腐敗分佈區域過多、利益聯結過深,這種自我手術是否會傷及動脈?另外,受到波及的眾位高官,是否都與周永康存在利益關係?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腐敗官員尸位素餐,且尚未形成規模,其紛紛落馬雷聲不小,但實際影響卻不大,只是促進了新鮮血液的替換。而作為周永康「馬仔」的官員的落馬,並非簡單地為「倒周」開道,而是與周永康俱為反腐黨建的必須的一部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倒周」窩案或引官場不穩?

李崇禧被正式調查後,因為曾擔任周永康其秘書,並與另一在周身邊長達12年的郭永祥仕途有所交集,而被各方「理所當然」得歸為周永康人馬,從而周永康涉「貪腐集團」的罪名進一步坐實。根據中國政治運作傳統,中共中央大規模拿下周永康原麾下班底,確是一種再明顯不過的劍指周永康的前期動作,只待將其爪牙、羽翼悉數打落、剪除之後,再安然取於瓮中即可。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四川高層李春城、郭永祥、李崇禧相繼事發,戴曉林、鄧鴻等商界大佬亦隨之被紀委帶走調查;中石油系統高層蔣潔敏、「四大天王」和總會計師亦未能倖免;而政法系統也有吳永文、李東生等涉案。三領域均曾是周永康治下,而其同期大規模人事涉案現象,也將已經退休的周永康再度置於風口浪尖。事實上,已有多處從中共高層傳出的消息確認,中共領導集體已形成拿下周永康的決議。稍早前更有尚待證實的消息稱,周永康已經被雙規,中央只是在商榷和安排對其案件的定性,以及後續處理等方面的問題。

不過,對於周永康仕途三站無一倖免,且官員落馬呈現規模化和群體化的現象,一些觀察人士有所疑問。在中紀委敲落四川、中石油、政法系統系統與周有關的諸多官員時,不論大將小兵,外界大都將其一併歸入周案。然而需要考慮的是,過多的官員下台是否會導致某種不可控的狀態?這些落馬官員是否都與周永康有關?是否都與周存在直接的利益關係?

對於這些問題,有釋疑觀點認為,反腐是一種就事論事的行為。國家制度架構中一直存在着一整套用以反腐的法律黨紀依據和既定程序。按照這些規定,只要有腐敗事實,涉腐官員都應當被調查處理。只是因為中國官場腐敗情節過於嚴重,數額過於巨大且過於普遍化,使得在社會語境中官員腐敗幾乎成為一種「正常」現象,不腐敗者反倒成為「異類」。這也是重慶某區黨委書記雷政富被審涉案316萬元(1元約合0.16美元,下同)、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來被審涉案2,000多萬卻被部分人稱為「清官」的原因。

因此,對於反腐導致官場失序之憂,其實是擔心反腐標準過高,將過多官員拉下馬,以致有可能產生某種程度的官場秩序失控,甚至是動盪。而中共紀檢機構需要注意的是,官場反腐需要依據論罪,防止使其成為部分人權鬥和打擊異己的工具。

不過,在反腐行動中也不應當因擔心政壇不穩而束手束腳。需知在過去數十年中腐敗之所以「愈演愈烈」,而反腐也成為是一時之計,多是因為高層決策者決心不夠,遭到相關利益者的抵制反彈而不了了之。

中共高層更應秉承「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的原則,只要發現腐敗就出手處理,只有如此才有望禁絕手握重權官員的僥倖心理。

其實,不論是四川、中石油還是政法系統,在周永康羽翼之下是一套層層相扣的利益共同體。戴曉林與鄧鴻等商界人士直接背靠李春城,李春城又背靠周永康,米曉東背靠周永康之子周斌,周斌則直接背靠父親周永康。在這一「腐敗集團」的利益關係網中,即使是那些些與周永康無直接利益關係的基層官員或商界人士,對於周永康都是不可或缺的利益相關者,也都應當依法論處。

習五重手反腐有窩案則一窩端

在周永康秘書李崇禧被宣傳調查同期,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前後,正在毛澤東家鄉湖南巡視的中紀委巡視組恰好揭開該省政協與人大系統腐敗窩案。首先是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被中紀委宣佈調查3天後被免。童名謙也成為十八大後中紀委拿下的又一名省部級官員,也是湖南省祭出的首位高官。以此為開端,湖南省很快又被曝出今年兩會前省級人大存在嚴重的賄選現象。而且據傳,已落馬的童名謙是該案的主要負責人。

56名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錢拉票行為,527名市人大代表之中有518人和68名大會工作人員收受錢物。該地人大系統此一醜聞迅速引起輿論強烈反應,也與不久前上海高院法官集體嫖娼同樣嚴重透支民眾的信任,也造成了其自身的合法性危機。湖南省常委通報也罕見地以三個「挑戰」為其定性,是「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挑戰,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挑戰,是對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的挑戰,必須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在童名謙之後,已「神隱」許久的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亦落馬,從而使十八大後被調查或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達到19名之多。據悉,李春城、吳永文、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廖少華、陳柏槐、郭有明、童名謙9人均是中西部官員,這或許揭示出中央總體規劃中的某種側重。其中,湖北省以吳永文、陳柏槐、郭有明3人而居榜首。這一位置的取得,也被認為該地的官場腐敗有窩案的跡象。

有觀察人士指出,這些窩案不同程度地出現,透露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王岐山領銜的中紀委現今的反腐策略,即務求通過局部大洗牌和一窩端狠剎貪腐惡俗,完成一方官場的「淨化」,以此形成對其他地區的震懾和警示。

毫無疑問,在這場全盤聯動,局部大動的反腐運動中,周永康麾下的四川、中石油、政法委系統三個領域一直都是重點和主線。雖然這三處的腐敗落馬官員多與「周永康貪腐集團」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但卻不能簡單地認為他們的落馬都是為了給周永康的最終落馬和步入監獄開道。周永康應當成為中共打下的「大老虎」沒錯,但是正本清源來看,拿下周並不是目的。周案其實是囊括在中共反腐整黨的總體規劃之中。從這一層面來說,周永康與其麾下的「小夥伴們」都只是中共反腐總體格局中的一部分。之所以應當將腐敗分子一窩端,並非因為他們涉及他案,或權鬥的需要,而是因為其本人存在腐敗行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