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環球時報今天批評解放軍回應美國轟炸機事件動作遲緩

作者:
中共最權威官方報紙人民日報旗下媒體環球時報今天刊登評論文章,批評中國國防部在美國公佈B-52轟炸機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後很長時間才作出回應,導致網絡很多負面批評中國剛剛設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環球時報呼籲中國軍方外宣改革,同時打贏與美國和日本的心理戰。

2013年3月19日飛越韓國南部的美軍B-52型轟炸機(圖片來源:路透社/Hankook Ilbo/Yonhap)

中國最權威官方報紙人民日報旗下媒體環球時報今天刊登評論文章,批評中國國防部在美國公佈B-52轟炸機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後很長時間才作出回應,導致網絡很多負面批評中國剛剛設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環球時報呼籲中國軍方外宣改革,同時打贏與美國和日本的心理戰。

法新社今天從北京報道,中國軍方在美國派遣兩架B52轟炸機進入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約10個小時才作出回應,比期待慢半拍。環球時報批評中國軍方在這個緩慢行動中沒有體現應有的迅速而有力的形象。

據日本防衛省今天透露,美國B-52轟炸機日前進入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時候,中國即刻派遣偵察機升空飛赴識別區,與美軍飛機保持一定距離飛行,但沒有接近。

環球時報批評說,因為軍方反應緩慢,中國受到負面評論,從世界輿論的最初報導和中國大陸網路上的反應看,美國這次行動在輿論上佔了上風,中方較顯被動。

不過環球時報指出,美國軍機的表演並不損害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反而從國防作用看有好處。文章說,中國不可能做到讓美國和日本心悅誠服地接受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把它們所有軍機活動都向中方通報。事實上,中國也不會向日方通報自己軍機進出日本防空識別區的情況。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它的真正作用就是識別,而不是別的。

環球時報警告,防空識別區在東海成為政治項目,中日兩國空識區部分重疊,這種交叉客觀上有利於增加識別,避免意外摩擦的發生,然而美日同中國現在鬥的就是政治。

環球時報批評說,美軍B-52進入中國防空識別區,中國監視跟蹤了它們,這是很正常的空識區情景。不正常之處在於美國主動公佈它,且擺出挑戰的姿態。這與軍事摩擦毫無關係,這就是美國對中國突然發動的一次輿論戰、心理戰。

這篇文章強調,中國空識區本身的運行經受住了考驗,但中國對美方輿論戰、心理戰的反應不熟練,表態比輿論期待慢一拍,看不出有預案。

法新社注意到,星期四中國主要官方媒體都發表文章讚揚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舉措成功,經受了戰鬥洗禮,儘管中國的決定在地區引發了外交緊張。

英文的中國日報說,目前地區混亂的形勢完全是由於日本頑固的好戰與美國一味支持東京軍國主義的信息,並取消本身就脆弱的外交對話空間所造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