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中國醫生地位低 「常挨打挨罵」

英國《金融時報》周末發表了常駐上海記者帕提·沃德米爾的報道,描繪了中國普通醫療工作者當下面臨的工作累、待遇差,以及經常受到病人和家屬人身攻擊的惡劣處境。

記者在兒童醫院遇到的一位姓王的大夫就表示,當初在廈門大學學習時因為成績夠不上工程系,才被學校分到第二選項的醫學系。

文章首先指出,在多數西方國家,醫生是非常體面的職業選擇:當醫生意味着豐厚的薪酬和得到親朋好友以及社會的高度尊重;每家父母都會因自己的孩子從醫而感到驕傲。

然而在中國,從醫者的境遇正日益向反方向發展:工資待遇差,工作辛苦,還經常可能遭遇病人和病人家屬的人身攻擊;中國父母更希望子女能棄醫從商,去做銀行業。

不受尊重

即使是中國的從醫世家,多數也希望子女不要繼續從醫:一項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的業內普查結果顯示,78%的醫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穿白大褂。

中國很多非頂尖醫學院如今常常發現招生困難,只有通過降低錄取分數線的方式才能吸引到參加年度高考的學生;而入學新生一旦有機會也往往會轉學到其他專業科系。

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黃鋼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比起西方國家來,中國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不是最高的,因此有些醫學院肯定招不到最好的學生,因此醫生的地位在中國社會中也不屬於最精英的。」

上海交大醫學系目前還沒有招生困難,學生中途轉學其他專業的比例也很低,但是對於那些非頂尖大學的醫學院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據兒童醫院的王大夫介紹,與他同期於2006年入讀廈門大學醫學院的同學中,80%都不是自己的第一志願,而其中至少半數最終都轉換專業了。

很多改行的同學都選擇了收入相對更加豐厚的,而如今卻深陷行賄腐敗醜聞的製藥業。

低薪累活

王大夫指出,學醫吸引不了最優秀學生的一大原因就是低收入。

據去年的一項教育諮詢調研報告顯示,全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畢業月工資為3051元,而醫學系畢業生工作初期的平均工資水平僅為每月人民幣2339元,屬於低檔次。

除了工作時間長,工作待遇差之外,越來越多的醫生和護士也痛恨病人和病人家屬選擇在對醫療結果不滿時對醫護人員實施暴力人身攻擊的現實。

今年九月,湖南長沙就發生了一起惡性行兇事件,一位接受美容手術的病人因為對手術結果不滿,持刀刺傷三名護士,其中一名護士還懷有身孕。很多醫生甚至表示,他們有時還要被迫自掏腰包向病人賠償。

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也證實,病人暴力襲擊醫護人員的事例在增加。

病人暴力

新華社報道指出,2012年全中國每家醫院年度發生病人打大夫事件的平均數字是27.3起,比起2008年的年均20.6起躍升了近三分之一。

新華社報道還指出,近40%參與調研的來自全國各地316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都表示因為暴力升級而希望有機會改行。

當然,也有醫院管理者和醫療工作者指出,在沒有其他選擇的很多貧困地區,仍然有優秀學生願意冒遭遇暴力襲擊的風險和低工資、長時工作等不利情況學醫。

儘管學醫最初並非兒童醫院的王大夫的第一選項,但是他如今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工作中。

他只希望病人能夠對中國醫生的困難處境多幾分理解:中國的醫院每名大夫平均每天要看100到200名病人。

「當我每天看那麼多病人的時候,我能笑的出來嗎?」王大夫問到。

「病人還要求我面帶微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