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吹大泡 地方債19萬億 阿貓阿狗開銀行

證明了銀行裏面基本沒有錢了.這也是一大堆想開辦銀行的最主要原因.上一輪都搞房地產,跑馬圈地;下一輪都開銀行,跑馬圈錢。【阿貓阿狗開銀行】騰訊開銀行、美的開銀行,新希望開銀行,吉祥航空開銀行,蘇寧開銀行,奧康開銀行,報喜鳥開銀行,紅豆開銀行,中關村管委會開銀行,正泰電器開銀行,雨潤開銀行,中德金屬生態城、三胞集團、華峰集團、阿里巴巴都在開銀行,神奇的銀行啊,讓72行最後都殊途同歸!他們為什麼開銀行?

審計人員稱地方債較兩年前幾乎翻番已達19萬億

經濟參考報趙婧張莫2013-09-27
 

國家審計署摸底全國政府性債務從8月至今,收官在即,備受矚目。《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目前,各省正在抓緊匯總數據上報審計署各地特派辦。而據審計人員透露,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較2011年的審計結果增長較多,幾乎翻番,而BT等新舉債方式成為拉動債務規模擴大的重要推手。

業內人士稱,儘管債務增長較快,但若在摸底之後,政府穩定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增速,強化對融資平台債券發行的控制,債務風險不至於失控,也不大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爆發。而要根本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健全地方財政體系、實現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基本平衡才是良藥。

摸底融資平台類債務或已達19萬億

由於我國地方政府不被允許自行發債,所以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多表現為地方各級政府成立的融資平台負債。這些融資平台或向金融部門借款,或向社會發行企業債或項目債,近年來平台公司通過信託等方式融資也屢見不鮮。由於地方政府有些舉債方式不僅成本高,而且十分隨意、缺乏約束,引發各界對債務規模高企的擔憂。

根據國家審計署此前的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末,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而為了進一步「摸底」地方政府債務現狀,今年8月,審計署已經按照國務院要求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再次進行審計,目前審計行動已接近收官。

官方數據尚未出爐,一些研究機構或團隊已經進行了相關測算。野村證券26日發佈最新報告稱,通過對869家融資平台公司的財報進行分析,估計2012年融資平台債務總額為人民幣19萬億,其中帶息債務14.3萬億。野村證券指出,其樣本中有736家融資平台公佈了2009年至2012年曆年的債務數據,這736家融資平台帶息債務及債務總額同期增長39%。

「雖然全國範圍來看融資平台債務與GDP比率是可控的,但債務與財政收入的比率表明融資平台債務仍給地方政府造成沉重負擔,我們估計債務與財政收入的比率為109%,仍高於許多地方政府設定的100%的臨界值。」野村證券指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劉煜輝也根據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進行過相關測算,他估計,若將銀行表內信貸對融資平台的融資、銀行作為通道對融資平台的融資以及地方政府之間BT代建等方式所形成的債務加在一起,債務規模會顯著超出2010年的水平,恐怕已突破20萬億元。

融資平颱風險若爆發,也將快速傳導到銀行體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今年4月指出,從2012年末算起,共有3.49萬億元貸款將在未來三年內到期,佔全部平台貸款餘額的37.5%。考慮到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資金不能產生滿意的回報率,這意味着未來幾年內可能出現大量的不良貸款,這將對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產生顯著衝擊。

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副總經理霍志輝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看,「土地財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的壓力;但長期看,由於土地稀缺和不可持續性,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的局面不會長久,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則地方政府債務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債務規模很大、經濟發展落後的部分西部地區以及過度舉債的東部發達地區值得關注。」他指出。

失控新舉債方式推動債務快速增長

「這兩年時間舉債規模特別大!」這是某基層審計人員向記者談及此次審計的第一句話,語氣頗不平靜。該審計人員繼續說,「這次審計出來的總的債務規模在2011年審計結果的總規模基礎上幾乎翻一番,增長速度確實很快了。」

與2011年不同的是,此次審計把通過信託、BT、欠資施工、延期付款等方式形成的政府性債務納入審計範圍。該審計人員指出:「過去這些舉債形式也比較少,這次把新舉債方式納入口徑,規模較大,快速拉動債務增長。」

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副總經理霍志輝也表示,「2012年地方政府債務又開始快速增長,特別是一些信託、建築商BT等隱蔽性較高的融資方式。」

據審計人員介紹,所謂BT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地方政府給開發商100畝地,開發商用50畝地蓋樓,政府和開發商商定20年分期付款,每年交付一定數額租金,20年之後樓房產權歸政府所有。「這次審計中,把未來20年政府要付的錢統統算作債務,」該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現象是這兩年才比較突出的,一般來講,縣、市的開發區這種情況較多。」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發佈報告指出,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獲得資金,不惜以較高的資金成本為代價,通過與信託公司合作、建設—轉讓模式(BT模式)、委託代建回購等方式進行違規融資與變相集資。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今年6月份指出,地方政府違規集資與變相融資的規模高達2181億元。一個典型案例是,江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2008年至今已經向公眾四次集資,承諾利息最高為14%。

與上文提到的較為隱蔽的新舉債方式不同,地方融資平台已是地方債務的老話題了,然而老話題卻出現新內容。自2011年以來,地方融資平台下沉趨勢明顯。「上次審計時,地方融資平台多存在省、市一級,全國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縣有平台公司,且多在經濟發達地區。而此次審計發現,基本上每個縣都有了自己的融資平台公司。」據介紹,縣一級的融資平台公司不能發債券,縣上建立融資平台就是為了取得貸款,該審計人員聲調抬高道:「它就是中央銀行的取款機。」記者獲取的某地方審計局審計工作總結中寫到:融資平台公司不易變現的資產較多,資產質量較差,自身基本無償債能力,很多公司虧損。

而一位來自江蘇省某城投公司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據他了解,江蘇省整體債務有一定增長,但仍在安全線之內。他認為,一些大城市的城投公司經營情況沒有問題,用充足的現金流來償還債務,風險不大。

野村證券在報告中也指出,政府將穩定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增速,強化對融資平台債券發行的控制。政府有能力避免系統性風險,2013至2014年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引發經濟硬着陸的情況。

治理化解債務須健全財政體系

多位專家表示,摸底債務是解決債務問題的第一步。中央首先要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全面徹查,才能在此基礎上加以分類處置以化解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中央對地方債務的管理應該採取總額控制的方法。中央政府應該給地方一個債務限額,一是以省一級政府為單位限定債務存量,二是控制增量,即控制每年債務的增長量。地方政府應定期向上級政府報告地方債務相關信息。」

 野村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一旦各方清楚了解到融資平台的債務餘額規模,第二步便是討論如何分擔風險,預計討論可能發生在2014年。野村估計中央政府可能承擔部分融資平台債務,實施債務重組,延長部分融資平台債務的期限,甚至可能允許個別信用違約發生;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剝離部分資產來償還債務。

而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看來,化解債務問題核心在於健全地方財政體系。高培勇日前指出,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主要不在於規模,而在於機制。

「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借債的時候都沒有,或者很少考慮如何償還。中國地方政府之所以成為這樣一種債務人,和中國的財政體制有直接關係。」高培勇說,「在中央政府眼裏,地方政府都是需要管住的孩子。中央政府打盹的時候,孩子就可能去淘氣,就走出去借債。只有地方政府有一個健全的處理自己收入與支出的資格和條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才可能真正化解。因此要真正解決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問題,首先要健全地方財政體系。」

因此,中共政府應儘快改變財稅體制,實現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基本平衡。對地方政府而言,這將意味着上交部分事權、徵收新的基於財產的稅收、發行政府性債券等新舉措。


欲開不動產證券化先河中信證券借辦公樓融資50億

發表於:2013-9-27
 

【摘要】中信證券9月26日晚公告稱,擬以不低於50.04億元的價格將天津兩家物業服務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旗下中信金石基金擬發起設立的非公募基金的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擬轉讓物業為北京中信證券大廈和深圳中信證券大廈,本次項目的實施有望成為國內不動產證券化業務的首單示範性產品。

 

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券商有望改變以往單一的承銷商角色。
  
中信證券今日公告表示,公司擬以持有北京中信證券大廈的全資子公司天津京證、持有深圳中信證券大廈的全資子公司天津深證的股權開展特定創新金融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若中信證券此舉獲監管部門批准,公司可以將旗下兩塊不動產轉化為證券化產品,除可獲取巨額現金外,還可以得到產品的管理費收入,一舉兩得。

欲創資產證券化新模式
  
據中信證券公告,公司以分別不超過10萬元的資金設立了兩家全資子公司天津京證、天津深證,並擬以增資方式分別將公司擁有的北京中信證券大廈第2-22層房產及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即上述北京中信證券大廈)、深圳中信證券大廈第4-22層房產及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即上述深圳中信證券大廈)注入該兩家子公司。
  
9月26日,中信證券董事會審議通過決議,同意在公司將上述兩座大廈資產注入後,以不低於50億元的價格,將天津京證、天津深證的全部股權轉讓給金石基金(中信證券全資孫公司)擬發起設立的非公募基金的全資子公司,以開展相關特定創新金融業務。上述非公募基金計劃募集資金不低於此次交易價款,基金管理人為金石基金。
  
截至2012年12月30日,北京中信證券大廈資產淨值22.51億元,深圳中信證券大廈資產淨值6.36億元,市場價值評估結果合計為50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該特定創新金融業務有助於公司挖掘沉澱資產的市場價值,盤活存量固定資產。項目的實施有望成為國內不動產證券化業務的首單示範性產品。預計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收到的交易對價不低於50.04億元,預計實現超過10億元的稅後淨收益。此外,作為基金管理人金石基金的母公司,公司將每年獲得管理該特定創新金融產品的管理費收入,並根據相關投資協議在未來產品退出時分取超額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述兩塊不動產是中信證券的重要辦公場所,在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按市場價格租回使用。

身兼數職可獲多重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資本市場上的資產證券化主要有證監會監管的企業資產證券化、銀監會監管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及交易商協會下的資產支持票據這三項。對券商來說,目前能夠涉足的只有企業資產證券化,且很多時候只是以承銷商的角色出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中信證券今日推出的不動產證券化業務來看,其將實現「自產自銷」。
  
據了解,資產證券化的整個運作的流程是:融資方提供可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做抵押,由券商作為承銷商和資產管理人,將資產打包證券化後,賣給投資者,券商收取佣金管理費,而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平台做二級市場的再流通和炒作。
  
中信證券首先作為融資方通過變現不動產一次性獲得不超過50億元現金;其次以項目專項計劃的承銷商和管理人身份獲取服務費和管理費,可謂身兼數職。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上述交易還需獲得股東大會批准以及監管部門批准。


 

【小夥伴們,都來開銀行吧】銀監會修訂《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

【72行,行行都想辦銀行】自7月5日「國十條」發佈以來,民營銀行的申請設立呈加速之勢。截至目前,民營銀行申請意向已達20多家。並且騰訊、美的、蘇寧、奧康、報喜鳥、紅豆、中關村管委會、正泰電器、雨潤、阿里巴巴等都在籌劃開銀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