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你還在用幾個?隨時代落寞的十大老物件

進入新時代後,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我們可以在躺在床上就把東西買了,可以在陌生的地方輕車熟路,可以一個短訊就與千里之外的人傳達感情。但是在這些來臨時,卻也在不經意間失去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新時代漸漸沒落的老物件們。

一、曾經家書抵萬金

從古至今,家書始終是詩詞文章中不衰的話題,所謂家書抵萬金,那字裏行間,甚至是每個筆畫之間都寄託着情感。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會真正地給遠方的人寫上一封信,只怕是很少了吧,就連在外當兵的人都放下了這個老傳統。或許只有當追求某個意中人時,才會想起寫封情書浪漫一下。

寫一封信回家

在資訊時代到來之後,隨着通訊技術的革新,新的通訊方式取代傳統書信的確是必然的趨勢,但在冷冰冰的顯示器上呈現的文字卻始終難以傳達出真正的情感,這就很有意到情未到的失落。

現在甚至連明信片都成了稀罕物,電子明信片興盛起來。這不禁讓我想起蘋果還試圖通過Card服務喚起人們對實體明信片的興趣,但最近這項服務也因應者寥寥而不得不關閉。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現代通訊工具打破了時間地域的束縛。只是,我在想,如果不是那麼着急,一封信,一張明信片,或許能夠給我們在這個快餐式的世界裏帶來更多的溫暖。

二、當年最牛流動裝置

BP機

或許新生一代都不認識這個東西了,這玩意可是在手機普及之前的先進移動通訊設備。在當年,如果跟別人談天時身上「嗶嗶嗶嗶」響起來,然後你說一句「對不起,我去打個電話」,那對方一定會認為你是個「潮人」。

BP機在當年並不是一個很普及的設備,在那個還是以固定電話為主的時代,有一個能夠隨時知道有人呼叫的設備還是有些作用的,但並不必需。在筆者的印象中,用這麼個玩意,除了是做生意的,基本上屬於耍帥專屬。

其實,與BP機同時代還有「大哥大」這麼個真正的高端用品,與BP機只能收到來電提醒不同,這個東西既能接又能打,其實就是當年的手機。不過想要玩得起大哥大必須得「相當有錢」,動輒一兩萬的價格在當年可是天文數字。

大哥大(MOTO在當年還是扛把子)

當然在時間面前,一切都經不起消磨,不管是BP機還是大哥大,都已經被手機趕進了歷史的洪流。而作為當今最普及的移動通訊設備,手機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打打電話了,然而這一點也越來越讓人討厭了。

不過想要在當今用一部流動裝置來像當年大哥大一樣「炫富」也不是不可以,各種土豪鑲鑽手機絕對可以滿足需求,所以說耍帥在哪個時代都是興盛不衰的。

三、高富帥學生必備

CD機(當年用的就是這款)

在當年,誰要是能有一台索尼或是松下的隨身聽CD機,那絕對會被當成是名副其實的「高富帥」,我想現在應該還有一些網友家裏收藏着這些設備,只是幾乎再也不會使用了。

事實上CD機和隨身聽的沒落可以上溯到整個唱片產業收到的衝擊,而衝擊正是來自於信息化時代的數字產業,MP3可以說是對CD的第一波衝擊,面對網上大量免費和低價的數碼音樂,CD還是下載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一致的。

所以漸漸地,iPod的名聲大過了CD機,蘋果的iTunes成為了拯救音樂市場的重要功臣。接着,智能手機將原本的MP3播放功能徹底整合,聽音樂變成了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的事情。

iPod上位了

但對於真正愛音樂的人,手機上看不見摸不着的音樂列表始終不能找回一張張唱片的觸感,封面的設計,光盤的質感,甚至是每一張唱片的來歷和故事,這些承載的太多太多的東西都不是數碼音樂能夠給予的。

當然,對於發燒友來說唱片仍舊無可替代,但那整套發燒級的音響設備卻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消受得了的。至於CD隨身聽這樣的產品,只能成為歷史了。

四、血可流漢字不可丟

硬筆字帖都有誰用過?

這裏放上一本字帖並不是想說字帖的銷量如何,而是想問問還有多少人現在會經常提筆寫字呢?

在一個幾乎不用動筆寫字的時代里,字寫得好壞已經幾乎不重要了,所以字帖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至少我是這麼看的,儘管根本不願這麼想,但這是事實。

手寫文字現在幾乎成了沒有必要的東西,不管是文件、稿件還是論文,等等這些全都是電子檔和打印檔;甚至於最看重手寫的書信,現在也都是直接發送電子郵件。過度依賴於電子設備系統,使得我們的文化在不經意間流失。

現在一天能寫幾個字?

現在的廠商們為了迎合時代和用戶,不斷地在各種輸入法下下功夫,但這偏偏拯救不了文字的境遇,而且加速了衰退的過程。各種聯想輸入、一鍵輸入讓人們對文字越來越疏遠,更多的提筆忘字、錯字別字層出不窮,文化正在遭受洗劫。

我們並非要說抵制現代的輸入方法,這是時代特性大勢所趨,但也請間或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中國字,每一筆每一划,不要將我們的文化送進墳墓。

五、哥們兒去打兩圈

「狐朋狗友」圍坐一圈打打牌聊聊天的情景是越來越少見了,而QQ遊戲大廳里卻是一天比一天人多,這是該悲哀呢,還是該悲哀呢?

當人們對着電腦屏幕打出一張張牌時,不管是不是開着「黑店」,都掩飾不了其中滿滿的寂寞,這才叫打得都是寂寞啊……

打的都是寂寞

如果你真實經歷過這些,你就會發現,在互聯網上打牌總是會充滿戾氣,所謂的遊戲聊天室中也幾乎都是充斥着污言穢語和各種指責謾罵。

但與朋友在一起卻不會這樣,就算輸得昏天黑地但依舊其樂融融,這就是人的力量,是人與人之間固有的那種親近感。

互聯網將人們生生地割裂,就算是打牌娛樂依舊不是那份原有的滋味,離開電腦桌,叫上你的朋友聚聚吧。

[page]

六、記得每周錄過的動畫片嗎

與CD機的境遇初期相似的就是這個東西,同樣是在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雙重擠壓下退出了歷史舞台。如果現在誰的家裏還有這麼一個物件,請留下它吧,這是一個時代的記錄。

在我的印象中,錄像機是一個關於家庭和分享的概念,在那個娛樂資源稀少的年代,錄像機成為了鄰里共有的一種娛樂方式。誰家有了新帶子,當晚就會聚在誰的家裏一起看,一起聊天,這種情景在現在的鄰裏間幾乎不再看得到了。

如果還有人記得和遊戲室並列齊名的「錄像廳」,那麼就應該能夠體會到當年的獨特氛圍,儘管這種地方總是與「黃賭毒」聯繫在一起。

又一個隨時代消失的地方

錄像機就這樣成為了人們溝通的紐帶,但尷尬的是,錄像機記錄了它所在的時代,卻沒有記錄下自己的興衰。在經歷了VCD、DVD的輪番衝擊後,電腦的普及和網絡的興起徹底讓錄像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零成本的影片下載成為主流。

現在智能手機橫行的時代,除了在電影院,觀影幾乎更成了一種私密的娛樂,人與人之間也少了那份真誠。

七、書香還得幾回聞?

還在堅持買書或是借書看的同學請舉個手。

相信現在下載電子書看的還是占絕大多數,圖書零售業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民營書店的頹敗更是近幾年業界始終在討論的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看,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也是一個由重到輕的趨勢,從竹簡到帛再到紙,到了現在則直接變成了沒有重量的電子數據。只是我們也失去了那股墨香和捧在手裏的厚實感。

電子書的優點我們自然很清楚,價格低、便攜而且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也可以閱讀。其實這些都是流動裝置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功勞,這個東西已經多次出現在我們這篇文章中,只是這個讓一切變得方便地設備,也讓一切變得無趣。

電子書

電子書產業在近年也開始發展起來,或許以後我們想要買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網購買電子書,而不是去書店逛逛了。書店作為一個人類的文化標誌,以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無法想像,也不敢去想。

對面着滿牆的圖書和手機中的圖目會有何種區別,有人想過嗎?

八、教室的核心教師的陣地

儘管黑板並沒有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但使用的頻率卻越來越低,熟悉現代課堂的人應該會有所了解。

在當年,傳道授業解惑總是離不開黑板,但今天的講台上我們看到更多的卻是冷冰冰的投影儀,上面放映着早就製作好的講義。我曾經「邪惡的」想過,如果給投影儀再配上一台發聲器,那就沒老師什麼事了。

生硬的投影教學

黑板,這個當年整個教室的核心部分正在被淡化,同時消磨掉的還有教師們的激情,那種在黑板上奮筆疾書的瀟灑,以及「即興創作」的功力。

有了不用黑板的老師,自然也就少不了不寫字的學生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講求智能化教學,教材換成了iPad的電子版,作業也在iPad上完成,這是在令人擔心。

所謂的電子書包

傳統的教學方式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黑板也應當仍然成為教師的核心,會板書的老師才能真正教書育人。即便在國外先進國家,黑板依然沒有推出教師這個戰場。

九、錯過的風景有多少

現在如果你還在拿着一副地圖在大街上找路或是開車,或許會遭到不少人的譏笑,這樣東西現在除了在地理課上可能會用到,應該再難尋用處了。

自從GPS成為車載必備裝備之後,地圖就從駕車的人手中消失了,更準確的地圖信息,藉助語音導航甚至連看都不用看就能快速到達目的地,這些都是GPS導航的強悍之處。

導航會錯失多少「美遇」?

不過反思一下,這樣精準程式化的東西是不是也讓生活缺少了很多樂趣呢?記得有人曾經說過,GPS讓人們錯過了很多「走錯路」的美好,因為或許就在走錯路時我們會發現新的風景,以及這種這種不可預期的幸福感。

其實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多方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程式化,一切都井井有條,便捷高效。但我們有沒有覺得這樣又過於無趣和冷冰冰了呢?這種單線程的軌跡又讓我們錯過了人生中更多的精彩呢?

「轉角遇到愛」,只怕我們生活中的轉角越來越少,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十、點上一隻花燈

有這個的請舉手

90年代初以前出生的人在童年應該更多地看到的是這種充滿靈性的花燈吧。

不消我說,相信很多朋友就能一口氣列出一串自己兒時玩過看過的花燈,兔子燈、荷花燈、龍燈、麒麟燈等等,紙紮的身體裏燃着小小的燭火。

在上元節,這些才應該是真正的主角,而不該是現在這些沒有生氣的塑料燈。電燈在人們的生活中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蠟燭,但這並不意味着在這裏可以成為主角。恆定的燈光、冰冷的塑料、莫名其妙的音樂,這就是現在孩子們手裏提的「花燈」。

毫無生氣的塑料燈

快節奏的生活催生出了這樣畸形的產物,一個不願在傳統節日上花時間的民族不知最後還能剩下什麼,看着滿街亮着的塑料玩具,大家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如果你希望讓你的孩子真正感受這個民族的身份,請為他/她買一盞真正的花燈。

現在的人們總是愛回憶過去,網上各種懷舊貼總是能引起一陣共鳴,在筆者看來,倒不是因為現在的生活不如以前,而是現在的生活缺少了很多樂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事情變得簡單直接沒有生趣,人與人之間變得割裂生疏,人們通過一件件現代化的設備親自製造了這樣的局面。

我們總會說現在的孩子娛樂只有電腦和iPad是沒有童年,那是大人們的錯。

我們並不是說要反潮流而動回到過去,但對於傳統文化、對於情趣內涵、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多樣化的生活也應該心存嚮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中關村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