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德國攝影師:首爾喧鬧,平壤寧靜

德國自由攝影師、維爾茨堡大學(Wurzburg)設計學教授迪特ㆍ萊伊斯特(61歲)的攝影書「KOREA- KOREA」中呈現了首爾和平壤相似卻又不同的面貌。該作品是由他在2006年和去年分別訪問平壤和首爾時拍攝的照片組成的。歐洲和美國等地對此評價到,「把不能輕易拍攝的朝鮮內部情況與首爾很好地進行了對比展示」。

該書有30頁,兩面刊載了地鐵內的照片。完全是不同地方的照片。書左頁上的年輕男女輕輕擁抱,神情高興。旁人並不沒有對他們投以注視的目光。右頁照片上人們端坐着。可能覺得照相的人很神奇,有人將目光對準了相機。左頁照片記錄的是首爾地鐵,右邊照片是平壤地鐵。

德國自由攝影師、維爾茨堡大學(Wurzburg)設計學教授迪特ㆍ萊伊斯特(61歲)的攝影書「KOREA- KOREA」中呈現了首爾和平壤相似卻又不同的面貌。該作品是由他在2006年和去年分別訪問平壤和首爾時拍攝的照片組成的。歐洲和美國等地對此評價到,「把不能輕易拍攝的朝鮮內部情況與首爾很好地進行了對比展示」。去年4月是韓德建交130周年,在韓國國際交流財團ㆍ法蘭克福總領事館ㆍ韓亞航空的贊助下,德國Gestalten出版社出版了該書。韓國現代史中意味着分裂60年的韓國戰爭停戰60周年之際,我們通過郵件採訪了他。他稱「看到了兩個似同非同的城市」,「現在想再拍一下統一的韓半島」。

您是如何推進「首爾-平壤項目」的?

「2001年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展時邀請了朝鮮,當時市當局提議『拍照記錄一下平壤』。市應用藝術博物館進行了積極配合。當時我無法前往朝鮮,5年後接到入境許可後訪問了朝鮮。我想拍攝所剩無幾的社會主義國家面貌。「

您通過該書想表達什麽?

「我想在相同的觀點上看首爾和平壤。但是在公共生活中幾乎很難找到兩個城市的相同點。在朝鮮,所有的事都是由集體勞動完成的。但是韓國和朝鮮人有喜歡照相和吸煙的共同點。

首爾和平壤的最大區別是什麽?

「首爾的特徵是『喧鬧』,而朝鮮是『寧靜』。在平壤幾乎沒有車輛,晚上也是路燈全都熄滅,仿佛整個城市被『沉默的帷幕』籠罩,讓人透不過氣來。但是早晨6點,起床廣播和宣傳歌曲就會通過喇叭響起,起床廣播每隔30分鐘連續播放。和首爾不同,平壤沒有色彩。」

在平壤被監視着,照相很困難吧。

「停留的2周內照了大約4500張照片。一到平壤就被監視了。無人同行時都無法過馬路。和朝鮮人民一句話都不能說。我就在坐車時照相或是不看取景器按快門。所以很多照片沒有被審查,被挽救了。」

朝鮮和過去的東德比較的話怎麽樣?

「朝鮮和他們一樣帶着灰色和單調。但是朝鮮的監視體制比任何社會主義國家都嚴格。東德居民至少還能訪問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在朝鮮,走幾公里就有檢查站。就是現在,一想起平壤的居民,我都覺得心痛。」

來源: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