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共正以商業手段征服世界 — 專訪《中國的沉默大軍》作者

中國的沉默大軍。(圖片來源:卡德納爾)

華盛頓—兩位常駐中國的西班牙語記者在耗時兩年時間,走訪了25個國家後撰寫了一本題為《中國的沉默大軍》的書,向讀者展示中國是如何通過商業途徑一步步將世界征服,還同時改變着國際經貿的遊戲規則。本書探討了中國是如何利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而在擴張自己的全球影響力。這本書的中文版也即將上市。美國之音記者專訪了本書的作者之一—胡安•巴勃羅•卡德納爾。下面就是這次採訪的內容。

林楓:卡德納爾先生,首先感謝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請您先來談一談您的這本書所講的內容。

中國的沉默大軍。(圖片來源:卡德納爾)

卡德納爾:《中國的沉默大軍》這本書來自於對發展中國家歷時兩年的調研。我們走訪了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25個國家,目的是了解並解釋中國是如何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特別是中國在這些國家,給當地帶來的影響。大致上,我們發現中國正在經濟領域成功地征服世界,但中國卻是通過悄然無聲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的。我之所以稱之為「悄然無聲」是因為中國人做事低調、默默無聞,再加上中國的政治體制不透明,但最重要的原因卻是錢,因為錢是不會發聲的。

林楓:您是否認為2008年席捲全球、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那場金融危機成為中國近年來迅速崛起的重大機遇?

卡德納爾:毫無疑問,這正是讓中國崛起所需要的一股順風。我認為一個最恰當不過的形容這一點的是一個中文詞語「危機」,也就是危險加機遇。我認為中國正是利用了這一機會,並且是利用其它國家急需援助的時候,特別是西方國家。我想說的是,中國擁有其它國家所沒有的資金。雄厚的資金可以讓中國到處投資,並創造就業。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可以享受紅地毯禮遇進入西方市場,而且要早於很多人的預期。中國也利用這一機會買入他們所缺乏的,包括外國企業、技術和他們一直都難以得到的資產。因此,我認為2008年是中國與世界打交道的一個分水嶺。2008年以前,中國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比較活躍,而中國與發展中國家交往密切已經有15年左右的歷史了。中國在西方國家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毋庸置疑,這場金融危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卡德納爾(圖片來源:卡德納爾)

林楓:您認為中國所取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卡德納爾:中國的成功之道在於他們所擁有的資金,而世界各國都恰好缺乏資金。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的銀行。中國擁有幾乎取之不竭的金融資源。在目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資金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另一方面,中國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而發展中國家又往往需要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可以給這些基礎設施提供資金貸款,可以幫助建設,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提供勞動力,中國的勞動力。因此,在一方面,中國有無限的資金,在另一方面,中國又出於政治目的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第三就是中國的外交。中國已經與伊朗、蘇丹、委內瑞拉緬甸這樣的國家開展了合作。這些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和西方存在一定對立。中國和這些國家做生意不附加條件,比如人權什麼的。這些因素都是我們在實地調研時發現的中國成功之道。

林楓:您在這本書中提出,中國憑藉其雄厚的財力正在發展中世界、甚至西方世界改變着經商、投資和外交的遊戲規則。

卡德納爾:中國的確正在改變世界,無論你喜不喜歡。中國正改變着地緣政治和做生意規則。在發展中世界、特別是非洲,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替代選項。中國的到來帶來了競爭。那些國家的政治精英們現在有了另外一個選擇。我認為,這倒是值得歡迎的。但令人感到不安的是,中國也同時輸出了他們的發展模式,比如缺乏透明度、勞工、環境和社會標準不高等等。那些像中國那樣的、政治體制缺乏制衡的國家就更容易採納中國式的發展模式。

林楓:以中國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是否會迎頭趕上美國?未來的美中關係將會是怎樣的?

卡德納爾:如果一定要我說的話,我認為中國仍然與美國有很大的差距,在知識和技術等方面。在某些領域,西方仍然要明顯領先於中國。我還認為,繁榮永遠是和法治、言論自由等等息息相關。中國仍然是一個威權的政治體制。中國有實力,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它的威力,中國也有取之不竭的財政資源。但我認為這些還不夠。另外,根據我個人的研究,中國被美國視為一個合作夥伴,但同時又是一個潛在對手。這並不一定是白宮的看法,但美國國會肯定是這麼看的。和歐洲相比,美國的看法要謹慎得多。我認為,美國一定會和中國接觸,美中經濟是相互關聯的。但我認為美國是把中國視為一個為了的對手。那麼這種對抗會持續多久呢?這個我就不清楚了(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