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新書辨析林彪事件 沒政變謀殺毛證據 林豆豆出走被騙說不成立

——新書回望「九一三」 辨析林彪事件

近日香港新世紀出版社最新出版《九一三回望——林彪事件史實與辯析》一書。《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認為,該書澄清的史實,挑戰了2011年習近平主編的《中共黨史》第二卷中對「林彪事件」的定性。

5月8日,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了《九一三回望--林彪事件史實與辯析一書》。該書由知名文史研究者余汝信主編,哈佛大學教授、中國當代史專家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為本書作序。資深媒體人張偉國認為"本書展現了當代最前沿的林彪研究。"

該書在其上篇"資料篇"中,首次公開了1980年林立衡(即林彪之女林豆豆)書寫、張清林(林豆豆丈夫)修改的寫給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九一三事件經過"的修改稿和謄清稿、葉群的兩次檢討全文、和《571工程紀要》原文的影件,另外還包括毛澤東南巡講話整理稿全文、林彪四位老部下否認林彪"陰謀論"的內容等。在該書下半部分的"辯析篇"中,包括天穹、韓鋼、余汝信和王海光等多位史學學者,透過史學資料分析,指出林彪事件並非陰謀、亦不是被葉群、林立果騙上飛機,而是一場與毛決裂後的出走事件。

1971年9月13日,林彪座機墜落現蒙古國的溫都爾汗,史稱"九一三事件"。當時中國唯一的一位副主席,被寫進黨章中的毛澤東唯一接班人、被毛澤東稱為"最親密戰友"的林彪,與其親屬和部下,在1973年中共十大上,被定為"叛徒"、"叛黨叛國"集團;2011年,習近平主編中共黨史第二卷中,維持了中共對"林彪事件"的傳統定性和對林彪指控的陰謀罪狀。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認為,《九一三回望》這本書直接挑戰了中共官方定性。

官方歷史的引導下,林彪在中國公眾心目中被演繹成為一個篡權、刺殺毛澤東、及南逃另立政府的形象,但近年隨着一些史料的披露,在林彪的"公眾輿論禁區"之外,有一些學者和公眾也指,"九一三事件"是毛和周恩來當時設局。香港新世紀出版社負責人鮑朴表示:"民間歷史書籍的推出,起到爭奪國人歷史觀的作用。史學學者透過碎片似的資料,去儘量還原真實的歷史。本書既否定官方對林彪事件定性,也否定了林豆豆的"林彪受騙說",而讀者也會在這些詳實的資料里作出自己的判斷。而真相也會對當下的中國有着現實的啟示意義。"

"我們沒有找到林彪要政變和謀殺毛的證據"

哈佛學者麥克法夸爾在序言中表示:"九一三事件的真相從來是模糊不清的,這種不清楚一直持續至今,官方的解釋令人無法置信,原因是,林彪究竟出於何種考慮,居然圖謀謀殺毛澤東,這一點是最基本的。為什麼林彪在自己的名字已經被黨章、《憲法》確定為毛的接班人的情況下,還會採取這種極端行動?林比毛年輕十四歲,再過幾年,接班豈不就成為定局了嗎?另外,這不是與林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對毛的畢恭畢敬的行為大相逕庭嗎?正如本書所示,歷史學者們掌握的史料越多,就越來越不信任官方提供的版本。"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新書《九一三回望》

對此德國之聲採訪了本書的編者余汝信,他表示從目前看到的材料,麥克法夸爾的觀點也是參與本書的學者相近的看法:"官方說林彪要搞政變,我們沒有看到林彪要搞政變的證據,而且說林彪要謀害毛澤東,我們也沒有看到這樣的證據。林立果確實有一些想法,都體現在'571工程紀要'中,我們這本書也把這個紀要的複印本發表了。但是這只是林立果幾個人的計劃,我們並不認為林彪知道和贊同他的這個計劃。我們覺得'九一三'的問題,主要的責任是毛,而不是林。"

余汝信也表示,透過林豆豆書寫的資料,林豆豆指林彪被騙上飛機的結論也不能成立:"按照林豆豆的觀點,林彪是被葉群騙上飛機的,按照林豆豆材料中的敘述中來說,林彪並不是被騙的,林彪很清楚他的目的是想跑到國外,林彪從沒有夜航習慣,也沒有這樣的先例,當天離開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要跑到國外去";余汝信也指葉群與林彪並不是分屬不同的政治派別,而是綁定在一起的利益者,因此不存在葉群欺騙之說。

蒙古國境內的"九一三遇難者"之墓

"林與毛思想決裂,九一三事件對結束文革是標誌性事件"

在本書中,作為中共文革史的資深研究者,麥克法夸爾認為,林彪當時主張優先發展生產力,早在中共九大時,林彪開始不認同毛澤東的一些政策及文革的理論等。毛澤東對林彪在軍隊中的威望和影響感到恐懼,隨即想要肅清林彪的勢力。余汝信也透露,1971年8月毛澤東開始南巡並發表講話,林彪預感毛會將他作為歷史上中共的"反黨頭目"看待,下場有可能會象劉少奇一樣,林彪於是採取了消極抵制的作法,準備一走了之。

余汝信也表示並不能認定林彪出走是毛澤東設局:"林的出走,毛起到了一個刺激的作用。但這個結局並不是毛預料得到的,林這麼決絕的離開和向文革這個整體說再見也不是毛能想像到的。"

余汝信認為當公眾將焦點集中在"九一三事件"中林彪定性問題上時,作為史學者,他們更願意看到其中更深遠的對中國歷史改變的意義:"九一三的意義,就在於'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在這一步走到了頂點了,已經不可能再走下去了,因為毛這套'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連他的接班人都不相信了,還能相信誰?導致了毛的文革理論的破產,也直接導致了5年以後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對中國走出文革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如果他不出走的話,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時間可能還要晚。"

"中國走回頭路是不行的"

以史明今,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九一三事件"與現實的聯結點在哪裏?5月7日,中國官媒《光明日報》發表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齊彪的文章透露,今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晉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曾表示:"如果當時全盤否定了毛澤東同志,那我們黨還能站得住嗎?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能站得住嗎?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

對此余汝信表示:"不能回到毛的時代,我們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其實毛的時代有很多的問題,包括林彪事件透露出來的這些信息。我們是不能肯定那個時代的,中國走回頭路是不行的。好象他們沒有一種理論上的基礎,他們就想往回尋找一種政權合法性的基礎,還想回到毛的基礎上去,這是不對的。"

作者:吳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