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可致癌 學者呼籲中國禁用「偶氮甲酰胺」作為麵粉強筋添加劑

作者:
目前,中國衛生部網站上,被認為是「食品添加劑大法」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從3月份開始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即將於5月15日截止,在這份在徵求意見稿中,「偶氮甲酰胺」仍然被允許用在小麥粉中。日前,國家糧食局退休高級工程師謝華民寄出了意見,呼籲禁止在小麥粉中使用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禁用於食品行業的可疑致癌物「偶氮甲酰胺」作為麵粉強筋添加劑。

品種繁多的麵粉添加劑中文網絡照片DR

目前,中國衛生部網站上,被認為是「食品添加劑大法」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從3月份開始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即將於5月15日截止,在這份在徵求意見稿中,「偶氮甲酰胺」仍然被允許用在小麥粉中。日前,國家糧食局退休高級工程師謝華民寄出了意見,呼籲禁止在小麥粉中使用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禁用於食品行業的可疑致癌物「偶氮甲酰胺」作為麵粉強筋添加劑。

這一建議,被認為是繼麵粉增白劑之爭後,在糧食安全領域立法的又一爭論熱點。

根據公開資料,偶氮甲酰胺,英文名Azodicarbonamide,簡稱ADA,是一種黃色至橘紅色結晶性粉末,具有漂白和氧化雙重作用,是一種速效麵粉增筋劑。本品自身與麵粉不起作用,當將其添加於麵粉中加水攪拌成麵團時,能快速釋放出活性氧,改善麵團的彈性、韌性、均勻性,使生產出的麵製品具有較大的體積和較好的組織結構,達到所謂的強筋效果。

謝華民對記者表示,偶氮甲酰胺是歐盟確定的可疑致癌物,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禁用。

據她查到的資料,全世界不允許使用的國家有:歐盟27個成員國和2個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執行歐盟法令)、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南非。歐盟從2005年8月2日開始,禁止其在食品包裝材料里使用。

中國也有學者通過實驗研究,得出結論:偶氮甲酰胺經焙烤後的副產物氨基脲屬中等蓄積毒性物質;對小鼠心臟、肝和腎有損傷作用;對雄性小鼠有生殖毒性;具有致突變作用,是染色體斷裂劑。

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允許「偶氮甲酰胺」這種可疑致癌物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謝華民認為,「任何國際組織都不對任何國家的食品安全負責,國際標準僅供參考不能照搬,所以才有幾十個國家「逆國際標準而行」,禁止偶氮甲酰胺作為食品添加劑。

謝華民認為,有說法稱,「偶氮甲酰胺是否禁用,應該聽從消費者的意見」。但就目前來看沒看到哪家麵粉、麵包上標註添加了這種東西,沒有標註,消費者無從選擇,偶氮甲酰胺的使用,一直沒有檢測方法,也根本無從監管。

中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範圍」。小麥粉我們吃了千百年了,絕大多數的小麥粉是做成了饅頭、大餅、包子、餃子等食品,為何小麥粉必須用這種可疑致癌物來「處理」?

因此,她斷言,目前這種允許偶氮甲酰胺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政策,不符合「技術上確有必要」的規定,違背了《食品安全法》。小麥粉是我國民眾的主食品,其食用安全的重要性非任何其他食品可比。非必要使用的添加劑被添加劑在小麥粉中,其實質是對13億民眾主食品的人為化學污染。

對於此類產品的使用的監管,此前《中國科學報》報道引述北京糧食集團(京糧集團)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品研部經理李巍說法稱「偶氮甲酰胺的使用,通常專用於麵包粉和麵包類的製品。但是在河南、山東等地,對於偶氮甲酰胺的使用就比較廣泛,即使是不必要添加的饅頭粉中也會添加,而且這種情況越往南方越多。」

李巍介紹新麥收穫後,製成的小麥粉還比較黃而且發黏,加工出的食品口感也很差,因此新小麥收穫後都要經過大約3個月到半年的儲藏,經歷一個後熟期。由於新小麥比較便宜,一些企業會增加新小麥的使用量,製成麵粉,通過添加含有偶氮甲酰胺的熟粉劑加快後熟,提高麵粉的筋度和白度。

謝華民介紹,目前,「偶氮甲酰胺」被准許用在小麥粉里,而小麥粉是食品原料。至少在北京市場上,直接用於家庭製做麵食的超市裏的小麥粉,未發現有哪家的產品標註添加了這種東西,饅頭、大餅、切面等主食品絕大多數現做現賣,無從標註;星羅棋佈的各種餐飲服務企業使用的小麥粉,更無從標註。

此外,對這種東西沒有「國家標準檢測方法」,政府對其使用是否超範圍、是否超量根本無從監管。所以,無論在小麥粉中、在食品中、在複合添加劑里,添加了而不標註,被查處的風險極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