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稱夫人外交展示軟實力 彭麗媛名字在中國卻成為敏感詞

最近,中國關於「國家形象」的宣傳很出彩。當北京漫天霧霾聚而不散、黃浦江死豬繼續漂流之際,中國官方主流媒體卻在大力宣傳,什麼「中國有了一位美貌優雅的第一夫人,國家軟實力大大提升,國家形象獲得極大改善」。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裏說起。現在看來,這種宣傳的荒謬之處,責任當然不在彭麗媛女士,而在中宣部對於「第一夫人」準確定義的錯誤理解。

 

對此,有分析人士點評說,第一夫人受到的尊敬與君主制國家的王后、女王不同,第一夫人沒有血緣給予的先天優勢,其氣質和社會形象主要依靠自己的後天養成,至於美貌與否,充其量也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閱想網上學者何清漣的最新文章說,中國民眾至今並未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一位什麼類型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女士原本並非寡德之人,從歷年的公開報道來看,她平易近人,不以夫家的背景自傲,本人自奉簡樸,相夫教子均有所成。

她也十分關心公益,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赴災區義演,在那裏與她16歲的女兒習明澤不期而遇,其時習明澤正在地震重災區的漢旺鎮當志願者,參與搶救傷者,為地震災民做心理輔導。早在2006年初,彭女士就接受衛生部的邀請,成為了一名預防愛滋病的義務宣傳員。去年10月,她作為第一夫人後的首次露面,就是去看望那些愛滋病患者,在現階段的中國高官夫人中,這些品質都是很難得的。

網友川人轉載的這篇文章又說,彭麗媛的上述形象原本有利於安撫社會底層,但中宣部不知為何,偏偏不從這方面來塑造這位第一夫人的愛心形象,卻大肆宣傳什麼「中國終於有了一位美貌高雅的第一夫人,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形象與軟實力」云云。這種對於軟實力與國家形象令人啼笑皆非的淺薄理解,完全暴露了中共權貴階層的暴發戶心態,那就是,不重德卻重色,而這恰恰正是中國官場貪官與暴發戶們欣賞女人的標準。

與官方媒體熱捧彭麗媛「夫人外交」不同的是,網絡輿論幾乎分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一方對彭此次隨行出訪不以為然;另一方則對彭的外交首秀大讚特贊,甚至將其稱之為「母儀天下」。但前者並沒有直接批評彭麗媛本人,而是以稱讚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來間接表達自己對於媒體熱捧彭麗媛的不屑態度。專欄作者胡賽萌的文章說,在新浪微博上,一段有關馬英九與周美青當年浪漫愛情故事的舊話,又被重新提起。

——有個女生,愛上一個男生,心甘情願嫁給他。沒新房,就拿學生宿舍做婚居;沒家具,就買二手貨;沒沙發,則撿來兩個廢輪胎冒充。如今,男生已經出人頭地,可嫁給他的那位女生,出門還得擠公共汽車。這個女生叫周美青,她嫁的那位男生就是馬英九。現在看來,這種直接稱讚周美青的微博一般還都能倖存下來,而那些試圖把彭麗媛與周美青放到一起作比較的微博,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本人便在彭出訪之後發了一條微博說,「周美青和彭麗媛,你認為誰才是中國的第一夫人」?但沒過多久便收到新浪小秘書的通知,該條微博被刪除。隨後,我便發現這種隨意刪帖的情況極為普遍。一位名叫「SAP_Golden」的網友罵道:奇怪,圍脖上讚揚周美青,為毛新浪要刪除?難道新浪鄙視這種樸素、自立的人?希望新浪微博給個說法!相比於對周美青的稱讚,彭麗媛在微博上的粉絲則顯得蔚為壯觀。

有網友發帖道,剛剛到台灣論壇溜了一圈,發現有人拿周美青與彭麗媛作比較:彭麗媛在莫斯科晚宴上的行為舉止,都透出了大國第一夫人的風範,堪稱母儀天下;相比之下,周美青在陪同馬英九出訪的時候,在外交場合對馬英九呵斥瞪眼,嚴重損害了馬總統的形象和威儀。不僅如此,一些在微博上對彭的吹捧之詞更是堪稱肉麻,隨手摘錄幾條:Gen_eration_Gap:長得好不如嫁的好,長得好又嫁的好此乃彭麗媛彭國母是也。她秀外慧中,端莊典雅,國人有她為國母,真是萬福啊!

愚風飛揚:彭麗媛,我們愛你。祖國啊,母親。而你就是母親的代表,母儀天下。我們都為你而驕傲!!!……在挺周與挺彭的兩個陣營之間,儘管不是壁壘森嚴、劍拔弩張,但卻很容易看到雙方的差異所在。前者為周美青的樸素、自立感到欽佩;後者則欣賞彭麗媛的端莊與時尚,並且輕易就把這種端莊與時尚上升到國家民族層面,稱之為「母儀天下」、「國家之福」。

二者誰對誰錯,姑且不論,但有一點卻很容易看出來,即彭此次之所以遭到追捧,除了與她「歌后」身份有關之外,更大程度上還在於官方媒體的推波助瀾。對新任第一夫人的形象進行塑造,是一項艱巨而重大的政治任務,或許也正因如此,所以新浪微博才會如此敏感地頻繁刪帖。如今,中國官媒總是熱衷於大談特談什麼「提升中國軟實力」。然而,軟實力並非僅僅只是外在形象的靚麗展現,它更是一種內在價值觀的堅守和捍衛。

如上所述,周美青與彭麗媛的對比,其實正是台灣與大陸軟實力的一場較量,儘管在大陸的社交網站上,挺彭的聲音似乎更大一些,但是誰都明白,真正的勝利者,有時正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那個人。周美青是可以被批評的,而彭麗媛卻只能是被讚美的,因此,在大陸網絡上的這場較量,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果,而這正是台灣與大陸兩種政治制度之間最大的不同所在。

如果說此次第一夫人的高調亮相,傳遞出的是一種開放和透明的信號,那麼這種高調背後卻有着某種無奈和尷尬。這種尷尬主要就在於,中共政府希望傳遞出的信號,與其一貫的做法往往是自相矛盾的。舉例來講,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試圖用「彭麗媛」作為關鍵詞在百度里進行搜索,結果卻被告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這不正是與中國官方所刻意傳遞的那種「開放透明」信號截然相反的嗎?

胡賽萌的文章最後強調說,眾所周知,國家軟實力的展示以及政府開放透明的形象,不僅僅只是第一夫人在海外浮光掠影的驚艷亮相,更應該體現在國內民眾日常生活安居樂業的點滴細節之中。如果說時尚端莊的彭麗媛,是中國新形象的生動註腳和精彩側影;那麼,無數嗷嗷待哺的嬰兒和眾多心憂如焚的媽媽,則是這個側影背後最無奈尷尬的陰影。如果說母儀天下等詞,折射出國民的奴性和封建文化的遺毒;那麼,第一夫人的高調出場,更反映出死灰復燃的大國心態,以及萬邦來賀、四海朝服的天下情結。

無論是民眾還是政府,不過都是沉浸在這種臆想的網絡狂歡之中,做着一個如夢如幻的所謂「中國夢」而已。綜上所述,網友宋志標的點評說,彭麗媛首次隨訪,國內大小輿論的關注點,不是在於外事出訪本身,而是一窩蜂地對其衣着服飾品頭論足。而評價的路數也不是時尚,而是對於國貨的沾沾自喜,以及因彭氏青睞而推演到國貨當自強,進而又被引申到大國崛起。

直到有資深業內人士指出,「例外」不過是一個裁縫,其設計理念也並非中國原創,這與所謂的「國貨當自強」八竿子也夠不着。而網友萬蓮姣則反問道,習近平抵達莫斯科,與夫人彭麗媛手挽手走下飛機,這在形式上是越來越像西方政要了,那為什麼這個又沒有堅持「絕不」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