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中國還剩多少共產主義?組圖

共產主義對中國到底還有多少影響力。這是《新蘇黎世報》本周末關注的話題。

《新蘇黎世報》本周五(2月22日)發表了題為"審"毛"疲勞"(Mao und die Müdigkeit)的文章。指出,想要在當今的中國找到毛時代共產主義的殘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文章在開頭指出:"令人驚訝的是,你能夠一次次的聽到這樣的詢問:在當今中國這樣的國家裏,還有什麼是共產主義?……理論上來說,沒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對"中國"以及"共產主義"這個從1949年開始就成立的關聯產生置疑。"作者認為,只有把中國和曾經的東德或者蘇聯相比較時,才能夠看到如今中國的與眾不同。

身臨上海,很難想起這裏是追求實現共產主義的中國

現實和"主義"的差距

文章隨後寫道:"所以到底應該去哪裏尋找那個沒有階級的社會的影子呢?在上海,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和學生課本里關於共產主義的理想描寫不符。無論是暴發戶熱情四射的張揚,五星級酒店以及豪華轎車出現的密度或者是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水平。就連寺廟以及教堂里不斷增加的宗教活動其實也和一個無神論社會的共產主義理想沒有多大的關係。"

作者隨後觀察到:"在一些一年一度的重大事件里,比如國慶或者兩會期間,執政層會想辦法讓人民不要忘記,誰才是這個國家裏說了算的人。街上的彩色廣告畫在一夜之間就會被換掉,所有中國人在一片飄揚的國旗中很快就能意識到,祖國的繁榮發展到底是誰的功勞,包括平常總願意就共產黨高官腐敗現象發幾句牢騷的出租車司機。"

消費填補精神空白

文章評論稱:"共產主義思想的主導地位給過去六十年的中國所留下的精神空白如今主要被盛行的消費思維所取代。過去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社會政治化如今漸漸的被網上衝浪、撰寫博客或者境內外旅遊所取代。"文章隨後描寫了當今中國人因信仰缺失而導致的信仰泛濫。願意信奉來自泰國、西藏、印度的各種宗教,包括各種外國文化。

什麼都信,就意味着什麼都不信?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發問:"這是怎樣荒誕的世界?瘋狂的年代?毫無意義的意識形態?除了這些讓人痛苦,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想要準確預知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前途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中國的共產黨就好像是這個國家裏許多城市上空的霧霾。一片藍天並不能讓人放鬆警惕。正相反,就在2010年12月,當時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還對重慶模式稱讚有嘉,肯定了重慶模式在打擊犯罪,保護社會安定中起到的作用。現在,中國"新左派"的代表薄熙來系獄,而當時的副主席已經是中國新一代最高領導人。誰還敢在這兒預測未來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