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陳有西:朱瑞峰案體現「反腐亂象」

陳有西(右)和賀衛方表示,朱瑞峰事件說明主流媒體和中國司法欠獨立。

中國重慶官員不雅視頻的報料人、人民監督網記者朱瑞峰近日受到警方的盤問,表示按鍵拒絕向警方交出餘下的不雅視頻內容。

曾辦理過夏俊峰死刑覆核案以及轟動一時的按鍵李莊案的辯護律師、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有西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朱瑞峰事件體現了現階段中國網絡反腐的亂象。」

陳有西說,他不認識朱瑞峰,但從法律角度看,「警方不是以犯罪嫌疑人來找他,而是作為證人。警方找他是作證,他作為舉報人,對證據的來源做一些調查,這是可以的。」

他說:「警方向他提取相關視頻錄像,不能強制提取。朱瑞峰願意交可以交,不願意,可以拒絕交出錄像的來源。」

陳有西說,朱瑞峰可以考慮到重慶公安機關內線的安全,「擔心害了別人,可以拒絕回答這些問題。」

「不過,朱瑞峰有義務說明證據是怎麼來的。線索可以保密,但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他還是有必要說明的。」

不甚了解

朱瑞峰27日接受警方查問,表示不會交出手中的不雅視頻。

朱瑞峰28日發表委託授權書,委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為其法律顧問團籌備人。

賀衛方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我不了解事件的相關內幕和背景,我與朱瑞峰有過一些交往,但具體的情況不是太了解,也沒法做出評論。」

賀衛方接着說,朱瑞峰不願交出視頻材料,是因為他對公權力的不信任。

「這一事件的重要啟發就是,如果主流媒體真正自由、司法獨立,網絡反腐的情況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官方也不至於緊張。」

輿論與司法

陳有西說:「現階段,輿論對中國司法的影響非常大,影響死刑與否很大程度上與輿論有關,這是一個國家十分不正常的現象。」

他舉例說,藥家鑫案、李昌奎、夏俊峰案等都體現了輿情對司法的影響。

「另一方面,輿情有體現了司法的民意,這是一種矛盾,朱瑞峰事件體現了中國反腐敗的一種亂象。」

他說:「現在中國主流媒體起不到監督的作用,不敢發聲,導致把主戰場轉至微博。而微博是自媒體,最大問題是容易誤傷無辜。」

賀衛方說,把挖掘真相、監督政府這樣的一種功能發揮到網上去,「沒有一個國家的網民像中國這樣承載着這麼繁重的任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