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三八線/美軍戰車雄師DMZ邊保持迎戰狀態

韓國抱川—在朝鮮半島緊張氣氛升級之際,四輛美國陸軍的M1-M2SEP「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戰坦克駛入「非軍事區」(DMZ)附近的「羅德里格茲數碼化多用途射擊場」的冰凍土地。這一天是朝鮮半島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之一。
 
這些坦克及其人員來自美國陸軍第二步兵師第72裝甲團第一營的龍騎連。他們人數雖少,殺傷力巨大。
 
*戰車嚴寒出動邊界炮聲隆隆*
 
第二步兵師駐紮在朝鮮半島緊張對峙的南北雙方之間的分界線附近。他們的任務並不令人羨慕。如果龐大的朝鮮軍隊像1950年韓戰爆發時那樣向南方猛撲過來,第二師必須頂住攻勢,等待援兵趕到。
 
參加坦克兵高級達標演練的不僅有這些70噸、1千5百馬力戰車內的乘員,還有其他400名輔助人員,他們分散在射擊場各處,包括一座瞭望塔和一座有暖氣的大帳篷。這座「中軍大帳」是營部戰術行動中心。

一支坦克排的戰地報告送入大帳。報告說,他們已經從地圖上的一道進度線行進到了另一道線。
 
一名士兵呼叫道:「前進,藍色進度線,紫色進度線」。其他軍人不斷重複呼叫着「藍色進度線,紫色進度線」,以確保大帳內所有的人都清楚前沿部隊的位置。.
 
第72裝甲團的助理作戰官喬舒亞·瓊斯上尉解釋說:「目前,我們裝甲龍騎連的第二排已經佔領了射擊場,正在進行戰場準備行動,馬上就要沿路行進,同敵方目標交戰並消滅他們。」
 
幾分鐘後,實彈射擊場爆炸聲四起。「艾布拉姆斯」戰車的120毫米火炮發出怒火。只有十來公里之隔的朝鮮軍隊也能依稀聽到炮聲。
 
伴隨炮火轟鳴的還有坦克上的50口徑重機槍和7.62毫米同軸機槍發出的陣陣射擊聲。 

視頻:M1-M2SEP「艾布拉姆斯」(Abrams)坦克雄姿


 
*一旦開戰首當其衝*

假如敵人來犯,龍騎連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估計就要在他們現在的位置承受猛烈的火力襲擊。首爾大都市區就在南邊30公里。在世界最大常規陸軍之一的朝鮮軍隊和首爾地區大約2千5百萬民眾中間,他們是第一道防線。 .
 
這些達標演練是為了確保朝鮮軍隊面對的將是美國陸軍資質最高的坦克兵。
 
營長馬修·霍利中校解釋說,他們的評分標準是「發現目標所需時間、向目標開火所需時間以及射擊準確度」。「對坦克來說,評分挺容易的,」他說,「他們或者開火擊中目標,把目標打倒,或者開火但沒有擊中。如果沒有擊中,他們就要重新開火。如果重新開火,那就要從總積分中扣除點數。」
 
​​這支坦克排發射了18發炮彈,發發命中。這一不常見的好成績,贏得了第二步兵師的師長愛德華·卡登少將的表揚。
 
「在坦克射擊場你看到了這些坦克兵是如何開火的,那正是我們需要的隊伍,一支強大而可信的威懾力量,」卡登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我不知道朝鮮方面會做什麼,但我知道我們要做什麼:當我們接受任務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希望保證我們一定能夠完成任務,而且以符合美軍威名的方式完成任務。"
 
*唯一前沿部署師長年駐守韓國*
 
第二步兵師是美國陸軍軍功最卓著的師之一,參加過四場戰爭,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1950年,朝鮮發兵攻入南方的韓國,直接從美國趕赴朝鮮半島的第一支部隊就是第二步兵師。慘烈的韓戰持續了三年,以僵局結束。 
 
自從1965年以來,第二步兵師一直在非軍事區附近巡邏。幾十年過去了,韓國和朝鮮仍然各據一方,技術上還處在戰爭狀態。
 
第二步兵師是美國陸軍唯一僅存的前沿部署師,而且和美國陸軍其它各師不同,該師還包括外國部隊。
 
卡登少將說:「當美國和韓國共同用生命和財產做出承諾時,雙方聚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團結象徵。我認為,這種團結象徵幫助形成威懾,維持本地區幾十年的穩定。」 
 
目前有大約1千名韓國軍人在美軍第二步兵師效力。他們和美軍同吃同住同訓練。這只是韓國軍隊的一小部分。韓國總共有50萬軍事人員。 
 
*與美軍合作是韓國安全關鍵*
​​ 
​​首爾世宗研究院高級安全戰略研究員洪鉉翼( Hong Hyun-ik)說,雖然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經濟差異巨大,但如果沒有第二步兵師等美國軍隊的幫助,韓國自身恐怕無力擊退北方的進攻。
 
洪鉉翼說,如果平壤發動戰爭,也許相對很容易就能佔領韓國首都首爾。他解釋說,考慮到這一點,雖然韓國「希望能有獨立的防務態勢,但它知道必須依靠美國在這裏駐軍才能形成足夠的威懾力。」
 
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但並沒有計劃削減駐韓兵力。
 
不過,變化的腳步正在接近。到2015年12月,戰時指揮控制權將從美軍移交到韓國。
 
與此同時, 美國陸軍第二步兵師一直在接收更多的現代化重型作戰裝備並增加和韓國軍隊的聯合演練。

 
美國之音首爾記者站的Youmi Kim對這篇報道亦有貢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