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習近平:〝全部都哭啊 就我在笑〞

隨着十八大落幕,中共正式進入〝知青一代〞掌權時代。尤其是中共最高領袖習近平,其7年的知青插隊生活點滴被媒體不斷挖掘、曝光。當年,在困境中去插隊的習近平還是不滿16歲的孩子……

習近平:〝不走在這兒有命沒命我都不知道〞

現年58歲的習近平,極少在公開場合談論過自己家庭的歷史。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在父親習仲勛被打倒後,習近平也隨着上山下鄉的浪潮被派到陝西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他在陝西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

據說當年習近平插隊到此,最難過的一關就是跳蚤,每晚〝餵蚤〞。為殺蚤習近平曾在炕席下灑一層劇毒〝六六粉〞。某年習弟習遠平去探他,住了一晚周身被蚤咬到起疹,臨走時習交代弟弟,〝回家後千萬不要告訴媽媽〞。

《洛杉磯時代周刊》在一篇命名為《從另一角度研究中國政壇新星習近平》的文章中還對習在年輕時期的艱苦條件詳細描述為:〝炕上只有一張很薄的棉被,只有一個木桶當做廁所,晚餐基本只有小米粥和粗糧〞。

不過,即使知青生活極為悲慘痛苦,習近平還是為自己當時能離開北京而〝慶幸〞。

2O04年接受延安電視台採訪時,習近平回憶道,自己清楚地記得當初那趟由北京發出的列車,〝全部都哭啊,就是我在笑。〞1969年的1月,習近平還不滿16歲。此時的北京,〝文革〞正滑向恐怖暴力的方向,當時習近平算是出身〝黑五類〞,父親被打倒了,〝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這兒有命沒命我都不知道了。〞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是中共陝北根據地主要創建人,中共建政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

習仲勛在60年代因別人描寫陝北根據地前領導人的小說《劉志丹》,被打成〝叛徒〞,文革中受殘酷迫害,審查、關押、監護前後長達16年;文革後復出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八九天安門事件〞時他強烈反對出兵鎮壓學生,同情反對出兵的時任總書記趙紫陽;2002年5月24日習仲勛在北京病逝,終年89歲。

曾遭母親舉報絕望痛哭

香港《成報》此前刊登了習仲勛〝忘年之交〞楊屏的長文。文中披露,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習近平剛13歲,那時習仲勛還在洛陽礦山機器廠接受〝改造〞。當時還是中學生的習近平只因為說了幾句反對文化大革命的話,就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被列為〝敵我矛盾〞,在中央黨校的院子裏關押了起來。

中共中央黨校召開批判六個〝走資派〞的大會,最後一個人就是習近平,前五個是大人,第一個是楊獻珍,六個人戴着鐵製的高帽子,帽子重,壓的受不了,習近平只好用兩隻手托着。

習近平的媽媽齊心就坐在台下,台上喊打倒習近平時,媽媽齊心被迫舉手喊口號打倒她兒子。批鬥完了,近在咫尺,母子也不能相見。

一次意外的相見,成為母親齊心一生的痛!一天夜裏下大雨,趁看守不注意,習近平跳窗戶跑回家。齊心嚇壞了,問他怎麼回來了?〝媽媽,我餓。〞習近平咚咚嗦嗦地說。想讓媽媽給弄點吃的,然後進房間換衣服。習近平萬萬沒有想到,媽媽不但沒有給他做飯吃,反而在他不知情的清況下,冒着大雨向領導報告去了。

習近平知道不是媽媽心狠,而是被迫無奈。如果不去報告,就是包庇現行反革命,媽媽也會被抓走,那樣,遠平和安安怎麼辦?他倆還是小孩子啊!

楊屏說,當時飢腸轆轆的習近平〝當着姊姊安安和弟弟遠平的面絕望地哭了,又絕望地跑進了雨夜〞。最後,頤和園一個看工地的老頭兒收留了他,讓習近平在一張連椅上熬過了一夜,第二天,就被抓進〝少管所〞勞動改造。

知青下鄉

知青下鄉指中國大陸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所謂動員城市年輕學生到農村〝向貧下中農學習〞的運動。

下鄉的知青分為幾類,一類因為〝成分不好〞無法成為紅衛兵、或曾為紅衛兵但遭整肅的學生,半自願性的進入農村;另一類是被整肅的〝黑五類〞,為躲避在城市中可能面臨的批鬥,自願申請下鄉〝再教育〞;其餘深信共產精神,自願下鄉的也有。

經過〝上山下鄉〞的艱難生活,很多人未能獲安排返回城市,知青死亡、精神分裂者為數不少,成為一代人的慘痛記憶。

習近平不止一次說過,7年的〝上山下鄉〞經歷對他影響非常深。習近平在他的文章中回憶,由於家庭的原因,他曾經寫過十份申請入黨的申請書,但是都沒有得到批准。1975年,他的父親習仲勛解除了監護之後,他才得以入讀清華大學。上山下鄉的經歷使他對於基層有了深刻的了解。

知青一代可撥亂反正?

雖然外界一些觀點認為,十八大後,中共由這些〝在苦難中成長的一代〞知青掌舵可能會帶來希望,因為〝他們當年與廣大農民及農場職工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這段歲月,已融進他們的血液。〞

不過,時事評論家橫河指出,當年共產黨第一代打江山的還是農民出身的。根本問題在於中共這個系統就是壞的,任何人進去以後,好的就會被淘汰掉或變壞;壞的在裏面就會如魚得水。

而早前中國社科院有一項內部調查,百姓對各級政府的信任程度呈現出層層遞減的態勢,官員無論大小都處於千夫所指的地步。因此,不少輿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知青一代要想扭轉乾坤,撥亂反正,恐怕難上加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新唐人記者劍彤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