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習近平背負四保守派 分裂繼續 中共危機加深

  中共十八大確定了新的領導層,外媒報導,這些人沒有凝聚力,新的政治局和常委顯示政策導 向和派系效忠的分裂在繼續。《華盛頓郵報》報導說,雖然新團隊裏可看到更多潛在的改革派,但是他們似乎將繼續受到根深蒂固的共產黨保守派和退休元老的制 約。《彭博社》報導說,習近平背負着四個沒有改革意願的老年領導人,將難以解決中國眾多的問題,並加深中共的危機。

  華盛頓郵報 :不要期望中共新領導人改革

  《華盛頓郵報》11月15日發表喬治•華盛頓大學中 國政策項目主任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 評論說,隨着中共新領導人揭曉,全世界觀察者和記者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這個共產黨最高層新的團隊將能夠啟動必須的改革來解決包括國內和國際事務,幾乎涉 及每一個政策和治理領域的全方位挑戰嗎?

  不幸的是,答案是否定。國內外的人都曾預測中國將回到雄心勃勃的改革議程,進一步開放和分散經濟, 開放政體,減少社會不平等,解決普遍的腐敗現象,糾正中國跟鄰國,歐洲和美國的關係,但是他們將失望。

  中國迫切需要有遠見和強有力的領導人 —這個國家面臨的複雜挑戰已經比胡錦濤時期更加尖銳—但是別期待北京新的團隊。

  另外一個障礙是制度性的。雖然領導者在乎中共制度,但是機構 利益更加重要。中國沒有民主,反而它有強大的官僚和利益集團政治。過去五年,真正的改革被「鐵四角」挫傷:龐大的國有企業,國內安全機構,軍隊和共產黨保 守派。這四股權力利益集團的聯盟「拽住」胡錦濤,他太羸弱並且不願意反抗,它們阻滯了改革。

  這是習近平和他的團隊承接的政治景觀。習近平仍 然是一個迷: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是真正的改革者或是又一個技術官僚。他的背景顯示是後一種。但是至少他比木訥的胡錦濤有着更溫和的公眾形象。然而,習近平和 他的團隊將受困於強大的利益集團。它們已經扼殺了胡錦濤本來應該進行的改革。

  為了打破鐵四角並啟動亟需的新改革,將要求習近平有巨大的遠見 和意志力,習近平需要至少兩年時間來鞏固權力並佔據有利位置來解決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但是不清楚他是否有意這樣做。

  因此,當預測十八大之 後的中國未來和習近平帶領下潛在的改革的時候,更可能的情況是,國內繼續獨裁的停滯和僵局,國外摩擦增加。

  彭博社:習近平背負四個沒 有改革意願的老人 步履維艱 危機加深

  《彭博社》11月15日報導說,中共把一個在朝鮮接受教育的經濟學家和一個熱衷於債務驅動基 礎建設的人放到常委,可能增加了習近平的挑戰,在他尋求深化這個國家的發展的時候。張德江曾經在金日成大學學習經濟。

  在人口老齡化和工資上 漲吞噬了中國低成本製造商優勢的時候,減少政府在經濟當中的存在可能是維持增長的關鍵。雖然習近平在浙江省為官的時候鼓勵私營企業,但是他的幾個同事都更 醉心於國家的角色。

  「很多事取決於是否習近平有領導人的個性,領導人的勇氣,以及是否組成一個方向一致的聯盟。」中國問題專家詹姆斯•麥克 葛瑞格說。他着有《專制資本主義的挑戰》一書。「國營工業扼殺了經濟增長,因此他們必須重新點燃私營工業。」

  這個新常委含有「相當比重的謹 慎和保守的領導人,比如張德江,劉雲山和張高麗。」加州大學亞洲證券副教授成泰銘(Tai Ming Cheung)說。「當你尋找戰略眼光,動力和推動自從70年代中國改革以來關鍵變革的領導魄力,在這個新的陣容很難找到。」

  面對新的領導 層,香港科技大學政治學家崔大偉(David Zweig)說,這樣一個團隊將是蘇聯70年代-80年代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統治的縮影。

  「如 果習近平背負着四個沒有改革意願的老年領導人,僵化將佔據領導層,他將非常難以解決中國眾多的問題,並將顯着加深共產黨自己的危機。」崔大偉說。

  美 聯社: 中共維持統治是頭等大事

  《美聯社》11月15日採訪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者林和立說,「政治改革將被扔到腦後。它將被凍結。」

  維 持共產黨統治和保證穩定是中共領導層的頭等大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家楊大力說。「他們不想要中國的戈爾巴喬夫。」他說。在戈爾巴喬夫之下,民主化和開放政 策損害並最終導致蘇聯共產黨統治在九十年代的崩潰。

  習近平在就職演說中說要讓中國人民生活的更好。但是他面臨着顯着的障礙。領導層的決定是 通過共識達成。他的同事們獲得這個位置不是因為他,而是因為各自的政治老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華盛頓郵報/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