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性開放瀰漫中國大學 1

  二十多年前,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談性色變,戀愛要悄悄地談,同居更如同洪水勐獸;如今,性話題成了大學生間公開的談資,不少學校設有安全套自動售賣機,甚至學校周邊的日租房、鐘點房應運而生。更有調查顯示,近半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工流...

二十多年前,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談性色變」,戀愛要悄悄地談,同居更如同洪水勐獸;如今,性話題成了大學生間公開的談資,不少學校設有安全套自動售賣機,甚至學校周邊的「日租房」、「鐘點房」應運而生。更有調查顯示,近半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歲以下女性佔一半以上,大學生成為人流「主力軍」。

一個班就有1/4學生同居

當代大學生越來越開放,這基本上成了當下社會的「共識」。近日,廣東省的一項調查顯示,48%的大學生贊成「戀人間發生婚前性行為」。華南地區幾所大學進行的一項大學生性觀念抽樣調查顯示,近40%的大學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侶是否是處女(或處男)。

近日,《生命時報》記者走訪發現,大學生性觀念日漸開放,通過學校周邊的「設施」可見一斑。東湖新村是武漢一個頗具規模的城中村,村子的一個入口與武漢某着名高校的校園完全打通。村民們蓋起了高矮不一的自建樓房,不光是村民自己住,它們還承載着另一個重要「功能」每當夜幕降臨,不少大學生情侶在上完課後成群結隊走向東湖新村,他們一般會在村裏的小飯店吃晚飯,然後並肩走進簡易的出租屋過夜。還在讀大三的李敏(化名)就是校外租住群體的一員,她最開始是為了考研,想自己租個房子住方便深夜複習。而後男友提出了一起住,說既可以互相照顧還可以分擔房租,她也就同意了。這樣的「同居生活」李敏並沒有告訴父母。「我們班大概有1/4的同學在外面住。」李敏說,他們並不覺得同居是一件稀奇的事,不少人都習以為常。

在遼寧省瀋陽市的瀋北大學城,坐落着四五個大型院校,路邊「日租房」、「月租房」的招牌成了一道醒目的「風景」。校園周邊的設施並不完善,但各式小賓館和日租房卻相當紅火,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城的學生。一到晚上和周末,賓館就熱鬧起來,學生情侶們手拉手大方地出入,人多時甚至要提前預定。其中一家賓館的老闆表示:「一到寒暑假,我們這裏也就歇了,主要就是給學生開的,很少有其他人來住。」

10月10日,記者來到北京外國語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對20餘名學生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學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並對大學生去賓館開房的行為表示理解。一名同學更是直言不諱:「大學生在校都可以結婚了,我們現在有權力選擇這些。」記者在這兩所學校調查時發現,告示欄中都貼有日租房、月租房信息。在學校附近一家房產中介,中介人員坦言,學校附近的小區租住者有一半多都是學生,其中以情侶一起租住居多。在某大學的論壇BBS上,專門開設了一個租房信息板塊,記者發現上面有不少是男女朋友求租房或者合租的信息。

這樣的情景,陳楠(化名)在十幾年前根本不敢想像。1990年,陳楠大學畢業。她回想說,那時候的大學生,甚至連談個戀愛都難以啟齒。「我們當時對性方面的知識基本為零,同學談戀愛了都羞於讓別人知道,更別提婚前性行為了。」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0%的中國人有婚前性行為,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這一數字僅為16%。陳楠聽說,她的學姐中也有極個別婚前懷孕的,有的甚至跳樓自殺了。「哪像現在的孩子,上着學呢就開始同居了。」

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發佈的一組數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歲以下婦女佔一半以上,也就是600多萬人,大學生成了人流的主力軍。甚至有婦產科醫生感慨,每年寒暑假期間,醫院婦產科的人流手術量就會暴增,甚至有人稱8月是 「暑期學生人流月」。

性觀念開放背後的隱憂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學生性觀念的改變?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會大環境的變化。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整體道德觀隨之逐漸寬鬆,離婚、同居、一夜情等事情不再讓人「聞之色變」,甚至是司空見慣了。社會的寬容導致人們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處於思想變化期的大學生更容易接納這些觀點,對待「性」形成了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其二,是受網絡發展的影響。有調查顯示,網絡是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第一渠道,網絡發展也催生了諸如虛擬愛情等多種帶有強烈性暗示的產物。其三,是青少年普遍生理早熟。生活條件的改善,體現在孩子營養豐富了,生理髮育期提前,身體發育成熟與法定結婚年齡這中間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被稱為性空白期,一方面是需要渠道釋放生理需求,另一反面是晚婚大潮愈演愈烈,大學生正處於其中,因此也催生了性觀念的開放。

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隨波逐流,接受開放的性行為時,卻很少有人注意這背後的隱憂。

性安全意識淡薄。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震雷表示,由於缺乏正規的性知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導致大學生群體的性安全意識淡薄。據《2010年廣東省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研究報告》顯示,大學生在各種性行為中,每次都戴安全套的比例僅為34.30%。而不安全的性行為存在很多健康隱患,受訪的大學生中竟有16.96%「生殖器曾經患病」,包括炎症、性病,甚至有個別被確診為愛滋病

社會責任感缺失。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告訴記者,「性」本是一件純潔美好,並且可以說是嚴肅的事情,但是有部分大學生卻將其當成一種娛樂甚至是遊戲行為。大學生是社會的人才儲備,一旦將這種「遊戲人生」的態度帶到工作崗位和以後的社會生活中,勢必造成他們缺乏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對社會生活中的大事漠不關心,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婚姻忠誠度降低。性觀念開放,對個人尋求婚姻和婚姻的穩定會產生很大影響。如果把性看成很隨便的事,婚姻的神聖感、尊嚴感和承諾意願都會降低,隨之而來的婚姻忠誠度瓦解、婚姻衝突等問題便會爆發。

引發心理焦慮。有些女性與男友分手了,不但很難接受失去貞操的事實,還可能出現抑鬱等情緒障礙,甚至自殺;同樣,不少男孩子在發生性關係後,想對女方負責,但目前的個人條件還達不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

人流易造成女性不孕。如果在發生性關係時不注意安全,很可能產生未婚先孕、流產、被傳染性病等危險。專家提醒,人工流產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影響存在於多方面,特別是重複流產的危害更為嚴重。短期內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如出血、感染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等,從長期來看可能危害更大,重複流產4次以上92% 會導致繼發性不孕症。

攀比成風,卻由父母埋單。還有專家表示,現在很多大學生談戀愛,攀比和炫耀心理嚴重,其戀愛消費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基本都由父母埋單。據一項調查顯示,近75%的大學生戀愛經費出自父母給的生活費,只有25%左右表示能夠自己通過兼職等方式滿足戀愛花費。

中國大學缺乏系統性教育

在信息開放和對接全球化的語境下,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同樣面臨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性解放」的隱憂萌芽。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性觀念,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楊雄認為,對於「婚前性行為」,應該疏導分流,引導年輕人自我保護,合理宣洩欲望。除了課堂教育,在學校管理和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滲透性教育的理念、知識、正確的方式方法。

徐震雷強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還要注意文化的敏感性,因為中國的文化和社會與其他國家不一樣。我們應當結合青少年不同階段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性健康內容,從情感、生理、性知識等角度進行引導,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為他人、為愛負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學習國外注重能力決策的培養,其中包括人際交往技能、戀愛技能、生活技巧等,讓大學生學會戀愛知識和技巧,在發生性關係後有能力應對。」

為此,專家唿吁,高校開設性教育課勢在必行,這樣才能使大學生接受科學而系統的性教育。曾參與主持大學生性觀念調查的華南師範大學心理諮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介紹,性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給青少年傳授性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性態度和形成良好的性道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人民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