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中國人就醫的幾個陋習

作者:
中國人真奇怪,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托關係找朋友,連看病這樣的事情都要找關係。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通過分析,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人真奇怪,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托關係找朋友,連看病這樣的事情都要找關係。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通過分析,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中國看病難的問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的一些大醫院,如果不找關係,可能要排幾天的隊才能看上病,這樣的托關係是有必要的,因為可以節約等待時間,減少就醫成本;這個是政府的問題,需要政府的決策和智慧來解決。

其次是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關係,好辦事」。看病,也是一個社交活動,說白了,就是任何人進行交流的活動。因此,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我需要找關係。就像有些人在商場買家電也要托關係、找朋友一樣。這個就有點不太好理解了,我花錢看病,找關係不是一樣需要花錢嗎?能花的少嗎?花少錢能看透你的病嗎,能看好你的病嗎?

另外一個原因是心理因素。現在中國人生活在沒有誠信的年代,對我們來說確實一一種悲哀。現在,連看醫生都心懷不信任。我們總是認為,如果我不找關係,醫生就會不好好給我看病,就會坑我的錢。這時很現實的問題。

有了以上幾個因素,我們來逐一的的分析一下。對於「看病難」類型的,我們需要找關係,節約時間成本,這個支持一下吧,現狀是這樣呢,怎麼辦啊。

而對於「有關係,好辦事」類型的,我不太支持。你找到的關係,一般會把你推薦給他比較熟悉的醫生,主要是比較容易說上話。但是否會把你推薦給更適合給你看病的醫生,這就很難說了。一個是你的關係根本不是醫生,他怎麼了解你的病應該那個醫生給你治,哪個醫生給你治更合適?另外,醫院也是一個小社會,也會有小團體,每個人都需要權衡方方面面關係。因此,有好多人不會把你推薦到適合你的醫生那裏,而是將你推薦到他熟悉的,或者和他有某種關係的醫生那裏。更有甚者,現在出現了「賣病人」的現象。這樣,你就比較慘了,心理樂滋滋的,我找了個能說上話的醫生,其實對你是沒有好處的,你的病可能得不到最好的治療。那找關係會少花錢嗎?未必,你聽說過商界有個「殺熟」的現象嗎?

對於這種類型的病人,我給個建議,如果你的這個關係是你的親人或者真正的朋友,而不是酒桌上的朋友,那麼還是去找一下,因為他是真正關心你的。如果是一般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樣的關係還是不要用吧,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的情況下,直接找到適合你的醫生,他一樣會熱心為你治病的。以後,我還會寫一篇關於《醫術與醫德》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來看看。

給大家舉個小例子吧。就在前兩天,我剛剛進修回來,一個朋友拿着X線片找到我,讓我幫忙看一下。我一看是一個2型的肩鎖關節損傷,我說這個不需要手術治療,養一下就可以了。他愁雲滿面的說:「本來想給你打電話的,覺得你在進修,就沒來你們醫院。我找的我們那裏的一個護士長,這個護士長又幫我找的一個主任給看的,這個主任說要做手術的。這該怎麼辦啊?」我憑着再次向他重申這個病不需要做手術。過了幾天,我給他打電話,他說,手術噎做掉了。我很驚詫。他告訴我:「我找護士長關係住的院,不做手術對不住這關係啊」。聽聽這話說的,真是活該。

對於「心理因素」類型的,那就更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去看心理醫生吧。因為如果你不信任醫生,那麼即使你有關係的醫生,你也不會完全相信的,這樣的醫患關係是不健康的醫患關係。沒有相互的信任,而是相互的猜忌,是不能達到醫患雙贏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