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德媒:釣魚島爭不休 日貨照樣賣

 

新聞報道

因為島嶼主權之爭,中日關係不斷緊張升級。在中國也掀起了陣陣反日之風,在某城市,憤怒的群眾推翻了日本汽車,另外一個中國人還撕碎了日本駐北京大使館車上的日本國旗。但在中國主要城市的商店和百貨公司里的日本商品銷量似乎並未受影響。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中國大城市的商店和百貨公司里的日本商品,比如小玩意、服裝等等的銷售似乎依然如舊。就連反日情緒高漲的南京,日貨的生意也依舊如常。

南京市中心日本電子產品零售商山田電器公司門口,一位手拿購物袋的年輕男子表示:"我不喜歡日本,但是一句西方俗語說的好'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對我來說,我更關心這些消費品的質量。"

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主權爭端問題上,中國官員和媒體都向日本發出了強烈的譴責之聲,表示北京不惜採取強硬立場,如有必要不排除動用軍事力量。在本周四(10月13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也警告,中日的經貿關係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位居第三。現在歐洲的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遲遲不見復甦的美國經濟已經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衝擊,如果兩國關係出現裂痕很可能使全球經濟再受重創。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這類警告措辭發揮其影響力。上海和北京對日貨的需求還是保持着穩定。就連經歷過1937年大屠殺,反日情緒最高漲的南京市,日餐生意依然興隆,消費者在一些日本餐館門前排起了長隊。

在日本商店和餐廳聚集的新街口附近是南京最繁華的購物區之一。這裏的一些店主和店員們紛紛表示,自從日本表示要從私人手中購島之後,近一個月以來兩國緊張局勢雖然升級,不過到日本商店、餐館消費的人潮仍然絡繹不絕。

但受主權爭議事件影響的風險正在上升,已經不得不面臨中國經濟放緩的日本企業會受到影響。

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院於津平教授表示,今年兩國緊張關係如今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他說:"主權爭議對兩國之間經濟的影響將取決於中共政府方面的應對措施。"

日本最大的成衣零售企業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 Co.)董事長兼總裁柳井正(Tadashi Yanai)在上個星期接受路透社採訪的時候表示,日本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導致一些中國旅行社取消了日本旅遊線。

有日本商人說,因為領土主權爭議,越來越多的日本公司被當地的中方官員告知,取消或推遲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或者是新聞發佈會和其他公共活動。

在本周初,上海市政府給定於12月份舉辦的一個馬拉松比賽重新選出冠名公司,取消了東麗株式會社(Toray Industries Inc.)的贊助商資格。

日本邁伊茲集團(MYTS)的行政總裁池田博義(Hiroyoshi Ikeda)表示:"許多日本企業都對放緩的中國經濟十分擔憂,他們渴望通過刺激消費者來增加業績。如果不能舉辦大型促銷活動,對這些企業來講將是一個巨大打擊。"

日產汽車8月銷售業績很可能因為促銷活動受阻而下滑。

主權之爭影響日本商品銷售?

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志賀俊之(Toshiyuki Shiga)在上個星期表示,因為舉辦大型戶外促銷活動受阻,日本汽車製造商八月份的銷售業績可能會受到影響。

日產汽車南京銷售經理王昭申(音譯)表示,政治緊張局勢對銷售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整體市場放緩才是導致銷售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他說:"他(志賀俊之)必須使用島嶼之爭作為藉口,勞動力成本上升和高昂的汽油價格才是汽車製造商真正的難題。

但是,同樣位於南京的豐田汽車經銷店經理說,島嶼爭議升級之後,客戶已經取消了5%的訂單。他還補充道:"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取消訂單的真正原因,沒有辦法查找到真正的原因。"

雖然在過去的十年中,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貿易持續增長,不過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佔據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那段歷史,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仍然是並未未愈的傷口。

30歲的女士梁燕(音譯)表示"作為南京人,因為大屠殺,我會有反日情緒。" 她,她雖然更喜歡選擇非日貨產品,但是因為質量上乘,一些商品比如相機或者鏡頭還是會選擇日本製造商。她補充道:"如果中國變得更強大,產品質量提高的話,當然會考慮轉為購買國產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