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笑死人不償命—49年前中共的黨報

※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關鍵在於結束一黨治國。……因為此問題一日不解決,則國事勢必包攬於一黨之手;才智之士,無從引進;良好建議,不能實行。因而所謂民主,無論搬出何種花樣,只是空有其名而已。——《解放日報》1941年10月28日

※ 共產黨要奪取政權,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這是一種惡意的造謠與誣衊。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但並不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劉少奇選集》上卷第172~177頁

※ 是要徹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實行普選制,使人民能在實際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則必須如中山先生所說,在選舉以前,「保障各地方團體及人民有選舉之自由,有提出議案及宣傳、討論之自由。」也就是「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的完全自由權。」否則,所謂選舉權,仍不過是紙上的權利罷了。——《新華日報》1944年2月2日

※ 愚民政策雖然造成了沙漠,卻絕難征服民心。——《解放日報》1942年4月23日
※ 可見民主和言論自由,實在是分不開的。我們應當把民主國先進的好例, 作為我們實現民主的榜樣。——《新華日報》1944年4月19日

※ 像林肯總統和羅斯福總統那樣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產生的領袖, 是雖在戰時也一點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們不害怕民主的批評和指責, 他們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 他們也不害怕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的全民的選舉。他們不僅不害怕這些民主制度, 而且他們堅決地維護支持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們才被人民選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新華日報》1944年11月15日

※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與民主選舉政府的基礎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澤東答中外記者團)——《解放日報》1944年6月13日。

※ 由於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社會狀況等具體條件的不同,他們各自所實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內容上, 都存在着多少差異。但無論如何, 它們之間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權為人民所握有,為人民所運用, 而且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務。這樣的政權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使失掉自由權利的人民重新獲得自由權利;沒有失掉自.由權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權利;特別是言論、出版、機會、結社,這些作為實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權利,是必須切實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新華日報》 1943年9月15日社論

※ 二十年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們天天見的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政府所頒佈的法令,其是否為人民着想,姑置不論。最使人憤慨的是連這樣的法,政府並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卻天天違法。這樣的作風,和民主二字相距十萬八千里! 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們卑之無甚高論,第一步先看政府所發的那些空頭民主支票究竟兌現了百分之幾? 如果已經寫在白紙上的黑字尚不能兌現,還有什麼話可說? 所以在政治協商會議開會以前,我們先要請把那些諾言來兌現,從這一點起碼應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新華日報》1946年2月1日

※ 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貨,不是代用品。把一黨專政化一下妝,當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雖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願望相去十萬八千里。中國的人民都在睜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來欺騙我們啊! ——《新華日報》1945年1月28日

※他們以為中國實現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後的事,他們希望中國人民知識與教育程度提高到歐美資產階級民主國家那樣,再來實現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訓練民眾。——《新華日報》1939年2月25日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的最高政治家,曾經這樣表示出中國人民的希望:「我們並不需要、亦不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我們並不主張集體化,也不反對個人的活動——事實上,我們鼓勵競爭和私人企業。在互惠的條件下,我們允許並歡迎外國對我們的地區作工商業的投資......我們相信着,並且實行着民主政治」。他說得很對。——《新華日報》1945年4月19日

※ 限制自由、鎮壓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脈真傳,無論如何貼金繪彩, 也沒法讓吃過自由果實的人士,嘗出一點民主的甜味的。——《新華日報》1944年3月5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