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重慶民工棲身橋洞地下車場 男女混住

民工們棲身洞橋和地下停車場 網上圖片

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
男女溷住
 
 重慶市江北城隧道從聚賢岩穿過,兩端分別是三洞橋和聚賢廣場。從2009年初開始,附近工地的 

民工在三洞橋和聚賢廣場下面閒置的地下停車場裏安營紮寨。而在四面用水泥板面和塑膠布遮擋的簡易工棚里,只有一扇木門出入,儼然已成一處「臨時旅館」,隱患多多。

    三洞橋於2009年建成,一些民工被施工單位安排在橋洞蝸居長達兩年多。在這個近300平方米的橋洞內,地上搭着一排鏽跡斑斑的鋼管支架,上面鋪着廢舊木板,就成了民工的簡易床舖。

    據《重慶商報》報道,橋洞門口堆放着生活垃圾,地下黑水橫流。靠近門邊,是一個用帆布搭起的公共廁所和澡堂。再往裏走,是一個用磚頭堆砌成的蓄水池,漂浮着一些零碎的紙屑。橋洞最裏面,鍋、碗、瓢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但裏面散發着一股尿臭味。

    四五個民工則坐在床舖上聊着天,一個女子正在洗菜煮飯。「對於這樣的居住環境,我們並未有太多的抱怨。」47歲的周師傅笑着說。公司免費提供了水電,住在這裏不要錢,比外邊臨時搭建的工棚要好。

    黃花園大橋下的聚賢廣場,是民工穴居的另一個聚集場所。這個面積上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內,不但有五棟活動板房,民工宿舍也有近40間。「這些板房是辦公用房,簡易工棚裏面住的全是附近工地的民工。」正在洗菜的劉師傅說。她說,一個工棚最多的時候住了四五十人。一旦工程完工了,這些民工前腳剛搬走,其他民工後腳又住了進來,一般是兩三個月輪換一次,完全像是流動工棚。據瞭解,這個被閒置的停車場裏面住着近500人。

   這些簡易工棚里,床位並沒用擋板隔開。「男男女女吃住都在一起。」挖井工明師傅說,民工中還有10名女工,她們大部分是跟隨丈夫一起來幹活的,吃住也在一起,讓人覺得很不方便。

    正在煮飯的民工張某來自雲南省昭通,在橋上的工地做排水工。張某介紹,他來的當天,橋洞裏只空了三個床位,他們11個人,同樣是男男女女睡在一起,連翻身都困難。這幾天陸續有人離開,床位才空了幾個出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重慶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