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村毀地荒:被劫掠後的慘景 黨媒也急了

中共官方媒體報道,自2005年至2009年,全中國每年減少村民委員會7000多個,平均每天有20個行政村消失。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失導致土地撂荒現象嚴重,影響到國家的農業穩定和糧食安全。 而這種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當局對中國農民六十餘年一以貫之的劫掠。

根據中國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百村調研」活動在今年6月的調查,原本屬於農業大省的河北、山西、湖南和內蒙古等地,部分農村地區的年輕人口越來越少。中國官方「人民網」28號報道說,目前全中國平均每天消失20個行政村,在2005年至2009年期間,全國的村民委員會數目每年減少7000多個。中國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給農民帶來經濟收益,但也導致農村務農勞力缺乏的「農民荒」,以及一系列連帶社會問題。

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農業生產力研究室」主任姚監復表示,近年中國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已成為 「三農」問題的突出現象:

「這種現象我去山西雁北的一個縣發現希望小學停學了,村子裏面很冷落。另外內蒙也有這種現象。強壯勞動力走了,慢慢把他家裏面人帶走了。小孩到縣城裏面或者鄉里的中心小學上學。那個村就很荒涼,地都寧可荒掉,不種了。他覺得種划不來,石油也長,化肥也長,補貼算下來不夠。出去工作一天可以掙50塊錢(一個勞動日),那我何苦去種地呢?」

中國農業部下屬的《農產品市場周刊》網站負責人黃良天則認為,中國農村行政村減少,以及土地撂荒現象,與目前中國農村土地的所有制有直接的關係:

「農村經濟衰退和行政村減少的根源在於我們這個土地制度的落後。中國的土地分成兩種:一種是國有的,還有一種是集體所有制。國家所有制就是發展所有制,但是對農民這一塊兒集體所有號稱大家都有飯,實際上大家對自己腳下的這些土地基本上沒有主宰的權利。第一,因為它從名譽上和實際上都不屬於他們。所以他們對自己的耕地和家園就沒有那種感情和利益的維繫了。」

造成中國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何在?「人民網」的報道指出,中國種糧效益低下可能是造成農村土地撂荒,農民對農業生產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報道以湖北省濱湖村為例,該村2008年的耕地撂荒面積達40%以上,並且還存在「隱性撂荒」現象,原本可種植雙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種了單季稻。農民一年支付種子、農藥及水電費後,甚至出現不賺反賠的問題。

北京的姚監復認為,中國農業發展有必要借鑑歐美國家的經驗,實行規模化生產、調整農業政策:

「我們應該搞農機合作社,像美國一樣用機械化他就合作了。你又不支持合作社,又不支持農機服務,國家不給這些支持。所以我想應該用多種政策。城市近郊區你要蓋房子、佔地,第一個得給農民好處。對於中部和西部這種撂荒地,我覺得應該注意發展合作社。我去過德國跟美國、日本的農場都是機械化,這樣可以經營更多的土地,這個應該是國家支持,包括柴油、農機呀。中國開始有這方面的補貼了。但是還不夠。」

中國國土資源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全國發生違法用地事件多達3萬7千起,同比上升超過4%。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違法用地比重佔到全國的81%以上,而地方政府主導的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則相當普遍。

黃良天認為,當前中國一方面土地撂荒問題嚴重,另一方面各地違法用地事件卻在上升,這一趨勢對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如果土地制度不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的話,不但影響中國農業的發展而且會摧毀整個農村文化。我的老家就在鄉下,回去一看基本上很多土地都已經荒蕪了。老百姓對種地沒有興趣,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地又被它給賣了。包括我們政府為什麼會違規圈地呢?就是土地的權屬不明。儘管中央政府出了很多惠農政策。計算上可以說我們今天投了幾百個億,多少個億,但是相對而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提得更快,所以,農民得不到很多真正的實惠,農村青年對於他們的未來是很迷茫的。 」

中共「人民網」的報道警告說,由於中國農村缺乏充足的勞動力,不僅導致土地撂荒問題嚴重,還會影響到中國的農業穩定和糧食安全。報道還認為,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但在當前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中國廣大農村和農耕文化正在消失,一些傳統的社戲、戲曲和民俗已經基本上「曲終人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本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