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卜算子》在動車追尾第二天開始流行至今

 「我坐動車頭,君坐動車尾,昨日動車撞動車,同做動車鬼。
 
  貪腐幾時休,獨裁何時已?官無道德禽獸多,和諧你媽個腿!」
 
  這首《卜算子》詞,是「七二三」溫州撞車慘案次日在網上傳開的。這個特大的事故並沒有打消正在北戴河海濱消夏的高官們的雅興。但是這首詞所表現出來的群眾憤怒,已經敲響中南海的大門了。撞毀的是「和諧」號列車,震動的是一黨專政腳下的「和諧」社會。
 
  「和諧你媽個腿!」這是看透了所謂「和諧社會」本質的群眾,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自內心的怒吼。中南海里掌權的人,應該知道這首《卜算子》的分量。
 
  是的,他們知道,但是知道以後不是幡然省悟改弦更張,而是用新的錯誤去掩蓋原來的錯誤,結果鑄成更大的錯誤。
 
  凡是發生這類事故,首先是救人,然後是查明原因,為查明原因就必須保護現場。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常識。然而這次撞車事故中,搜救工作還沒做完,就下令停止搜救,立刻掩埋車體。煞而在停止搜救十四個小時之後,居然從等待掩埋的車廂里發現了劫後餘生的兩歲半女孩項煒伊!高層當局不但不保護現場,而是下令掩埋撞毀的車輛,也就是破壞現場。這已經不能叫作「錯誤」,而是真正的犯罪,因為只有罪犯才急於破壞現場以掩蓋自己的罪行。然而到底這命令來自何處?出自何人?到現在也沒有答案!
 
  八月十四日,國務院專門作出決定,對高鐵進行全面大檢查,還吸收了百多位專家擔任各個檢查組的副組長。看來,這又是中共「運動治國」的老藥方,不出事時也沒人管,出了事就來一次大運動,運動來時,其勢洶洶,其實不過是「雨過地皮濕」,一陣風過後,一切照舊。而且這次所謂「大檢查」,不過是在技術層面上,至多在具體的運營管理上,找找原因,追究一下當事人的責任而已,決不會挖到根子。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連高鐵本身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可能從指導思想和政治路線上找出根源了。
 
  其實高鐵問題真正的根源是這句「最高指示」:「發展是硬道理」。這是毛澤東的「大躍進」在鄧小平時代的翻版。鐵道部之所以瘋狂建設高鐵,就是這種路線的產物。毛澤東的「大躍進」雖然在害死三千萬饑民以後收起來了,但是並沒有受到清算。他是想超英趕美蓋過蘇聯,充當世界霸主,才那樣蠻幹的。鄧小平是為了從經濟上給一黨專政打好物質基礎,所以才發明出「發展是硬道理」這句經典語言的。如果說毛澤東的「大躍進」是「小土群」,那麼鄧小平的「大躍進」就是「大洋專」(「專」者專家也)。如果說毛澤東是「窮躍進」(「沒有褲子穿也要搞原子彈」),那麼鄧小平就是「富躍進」(因為改革開放使國家財大氣粗了)。兩個人都堅持一黨專政,鄧的專政,手裏有錢,這就比毛的「窮專政」日子好過得多。但是一黨專政畢竟是與人民為敵,拒絕政治改革又使社會百弊叢生,特別「六四」一役已經使這個黨在政治上和道義上徹底毀掉了自己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建設便成為粉飾一黨專政的主要油彩。現在中共自鳴得意的「中國特色」,一些御用學者熱心推銷的所謂「中國模式」,其實說穿了就是用獨裁政治來發展經濟;經濟上去了,獨裁統治就有了「合法性」了。「發展是硬道理」便成為這種政治需要的「理論根據」。
 
  在這種「指導思想」的鼓舞下,掌握了國家金庫的各路長官,從中央到地方,各種「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大項目,超大項目,爭先恐後,競相上馬。動輒萬億投資的「高鐵大躍進」,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鐵道部這些掌權者匆匆忙忙從國外引進一些技術,再加上自造的配套設施,七湊八湊,就變成所謂「自主研發」的「新技術」了。一時鴉鳴雀噪,忘乎所以,什麼「中國人民創造的人間奇蹟」(鐵道部原發言人王勇平),什麼「引領世界高鐵發展新潮流」(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各種豪言壯語,甚囂塵上。高鐵儼然成為「大國崛起」的新亮點了。而且這種「新技術」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沒過關,就要到世界市場上去「領先」,結果一個「七二三」撞車,就把肥皂泡撞個粉碎。這個慘案的前後,以及整個高鐵的種種醜聞,媒體已經披露很多,這裏不去重複。其實在「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之下,就是不發生「七二三」慘案,也會有「八二三」或「九二三」事件不斷發生。就是什麼事故都不發生,這種「硬道理」本身也足以把中國社會的矛盾推向極端。因為它的精髓是個「硬」字,也就是用行政命令去操控經濟,有權在手就強制推行長官意志,只能給腐敗提供更大的溫床,只能破壞市場經濟的發展,只能加劇兩極分化,加劇官民對立,等到各種矛盾匯集到了臨界點時,釀成一次總爆發,那時將由誰來收拾殘局,就很難說了。
 
  當局高壓「維穩」的政策已經把不少人逼上梁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暴力反抗。歌舞昇平已經掩蓋不住社會動盪的暗流了。說不定哪裏一個偶然事件就會引發連鎖爆炸。「七二三」事件還沒有落幕,它對當政者是一記猛掌。不知中南海是動真格的總結一下深刻的教訓,還是只在技術層面上敷衍一下,從鐵路上找個替罪羊草草收場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爭鳴雜誌2011年9月號社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