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王克勤住房被報社收回 引發中國大陸新聞圈震撼

——經濟時報取消「特別報道部」引政治整肅揣測

 
作者 上海特約記者 曹國星

昨天(7月18日)上午,北京中國經濟時報宣佈,撤銷由該報知名調查記者王克勤負責的「特別報道部」,香港大學傳媒中心中國傳媒主任錢鋼將其稱為「被連鍋端」,該部門員工待崗,王克勤住房被報社收回,此事昨天上午經微博披露後,引發中國新聞圈震撼。

 

 

王克勤是資深調查記者,現年47歲,服務《中國經濟時報》多年,其報道樸實無華,雖其報道偶有新聞專業方面的爭議,但其為人與為文,在新聞圈內頗有口碑。

多年來,他做的定州拆遷血案,山西污染疫苗事件,其團隊做的河北大學「李剛之子」車禍,浙江樂清錢雲會案,均影響深遠,也引來了官方的重視和輿論管制部門的打壓。

網絡消息稱,王克勤揭露山西疫苗黑幕後,包月陽社長被去職,新任社長韓立軍對王克勤團隊進行打壓。此前,該報經集體研究為王克勤等職工各分配了一套住宅房,新任社長韓立軍近期簽署紅頭文件,將王克勤的住房列為集體宿舍,後又簽署文件將王克勤所在的調查部撤銷。

晚間,資深記者李玉霄說,「剛剛電話王克勤,他正在地鐵里,電話里傳來的聲音很無奈。十年的辛苦,薄薄一兩千元的工資,拿了這麼多年;對於那套報社院內的房子,原先還存有一定幻想,指望就這麼繼續服務下去,有一天能拿到房產證。現在,這個念想也不給了,那套房子,收回;調查新聞部,撤銷。情何以堪!」

雖然下午,該報對外聲明稱,此次調整,是為了向「財經媒體」轉型所需。但一般認為,此次「轉型」,與外界政治壓力有關。

該報記者、王克勤的調查部同事火興才通過透露,報社要求他們的團隊轉型,「社長說我們團隊社會問題報道較多,以後要以經濟報道為主,以正面報道為主,不再做負面報道。」該報記者,王克勤的同事馮軍則說,「據我所知,自山西疫苗案包總被調韓社長主持後,王老師一直「被整肅」,多次會上被批為報社「不正之風」,後被要求不許擅自接受採訪,不許做負面新聞,被撤銷之事亦不許外泄。

對該報向專業財經轉型的說法,有該報記者認為,「經濟時報的聲譽,仰仗於王克勤及其團隊的調查甚多;何況,各(財經)媒體紛紛成立調查部,以調查取勝,經濟時報卻自斷手臂,無解。」
有記者透露,此前,該報社長韓立軍等參加新聞出版總署的一次總編培訓,該報的調查報道被有關高官痛批,此事或是該報痛下決心,將為該報創下不小聲譽的特別報道部裁撤的直接原因。

研究中國調查報道的的新聞學者,中山大學副教授張志安說,「調查性報道一直是這份報紙建立業界口碑的重要利器,若失去這塊,實在可惜。若是「外因」則令人扼腕,若是「內因」則叫人遺憾。」


    
    中國經濟時報高級記者王克勤/「巴黎動態」綜合圖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