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江生死牽動胡習命運 胡錦濤習近平不宣佈死訊動機

——江生死牽動胡習命運

作者:

北京官場流行着一種看法:江正在死亡谷上踩鋼線,儘管一時間的表演似乎中規中矩,儘管他的兒子、妹妹都藉助「行為藝術」表現江澤民還活在死亡谷外,但是人們相信,踩鋼線的重病號是不可能不失足掉下去的。

 

  江「失足」,即使獲救成植物人,也不能欺世盜「命」,其結果必然影響大局,必然導致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的爆發。據傳,為了應對可能的重大危機,江指定的隔代接班人習近平及其正在組織的新勢力推出風險測試,通過香港媒體放風「江澤民死了」​​。在國內也有精心的策應:其一,重要官媒不作國內「闢謠」回應;其二,山東新聞網(www.sdnews.com)以「誤傳」的形式轉介港媒消息,以致於被暫時關閉。

 

  威權主義走到盡頭

 

  國內沒有「闢謠」,但新華社對國際上所發的英文稿被一些突破網絡封鎖的網站傳回了國內。至於山東方面,從江澤民時代起它的基本政治取向就是反江的,如山東籍的前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曾在山東主政的後來的副總理姜春雲,對江的明確反感與軟抵抗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更有趣的是,山東新聞網「誤傳」江死的消息用了很鄭重的「悼念格式」。

 

  按國內一些分析家的說法來論,江澤民的政治有三大特點:第一是,「以腐敗換團結」的黨內高層權力協調機制,由此也使中共整個系統實現了買官賣官、騙官鬧官的合理化;第二是,發動最高權力主導的國內政變,借鉗制民間異議與鎮壓宗教形成類於巴西、韓國曾出現過的威權統治;第三是,上兩項邏輯地導致了權貴資本主義的政治結構,社會出現高度貧富不均的階級結構。

 

  正是上述三重力量的交叉影響才形成了中國今日威權與維權不可調和的衝突。正是此種衝突內含着巨大的騷亂誘因,才使威權主義遭遇了道德困境──只有增長而無公平的社會是沒意義的,理當遭遇革命。為了避免革命,胡溫一方面以民生主義調門來表示與江氏威權主義脫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理論體系里認可江的政治品牌「三個代表」。

 

  軍權分割尚未完成

 

  胡溫不會解決這個內在衝突,試圖把它拖給習近平與李克強。因此,北京有現任高級官員坦率地講:「胡講腐敗亡黨,溫說推進政改,都言不由衷,只有等江死後的大亂而達『大治』。但江死在胡溫交權之前,是胡溫不願看到的。」此言極為有理!胡溫希望江活着繼續以飽受社會攻訐的形式償還政治欠債,並由此為胡溫失敗的政治項目「背黑鍋」。而等二人交了權,江死而致天下大亂,那就全面由習李二人艱難應付了。

 

  江什麼時候死,真的成了大問題!尤其是在軍權的份額分配上,「三家分晉」的情況已經十分明顯。江系控制着約為三分之一的軍隊政治資源,但在逐漸消退;胡聚攏的力量超過三分之一,而且試圖借明年建軍節進行一次全盤佈局;習初步構築了自己的軍方底子,但尚未得到曾慶紅「軍工科技體系」(江系裏的子系統)的明確支持。

 

  正是由於軍權「三家分晉」造成的緊張與微妙局面,新華社才在黨慶九十周年之前的六月二十四日發表數位《人民日報》記者的文章。該文不僅稱「黨指揮槍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而且把本不值得特書的江主導的軍隊「九八抗洪」吹捧了一番。對於汶川震災中的軍隊表現也虛譽有加,而絕不提溫家寶對軍隊的批評。「許多人沒認識到『六‧二四』頌文的內在含義,它同六四前的『四‧二六』社論可謂異曲同工!」一位堅持平反六四的退休高階軍官如此而言。

 

  「六‧二四」頌文的含義之一是表明江在軍隊中尚有影響。

 

  儘管習近平是江澤民隔代指定的接班人,但習並不想為江的政治負債買單,他最迫切的政治努力是在十八大前撇清與江系的關係。此類做法在中共高層官場是被認可的潛規劃。如賈慶林個人仕途起步受惠於老上級項南,在項南飽受「傾向資產階級自由化」攻擊之時,賈斷絕與項的交往,因此,江稱賈「有立場」。

 

  習對江也是「有立場」的,用「江假死」來試探民間反應既是附帶棋步又是高招──江無從自辯,而胡溫又心驚膽戰。江的生命是否處於維持狀態並不緊要,他的體系還有家族尋求新主時代的政治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如其不果,就得大批地逃亡國外。這個訊息早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了。上海市政府請示中央,要求開放上海市民對外的直接外匯投資,實現擴大版的「港股直通車」,儘管後者看不出有重新啟動的可能。不知出於策略還是出於恐懼,溫對此一直不作批示。

 

  謠言背後還是謠言

 

  就中共高層權鬥態勢講,反腐的政治化本質不能制約江系的政治抉擇。因此,軍隊是否會發生以「溯江反腐」的政變才是習近平最擔心的事情。中下層軍官反對國家政治體系及軍隊中普遍存在的腐敗而發動政變,在韓國、巴西、菲律賓、土耳其四國威權形成時期有之,在反威權、推進民主時期有之。因此,新華社發表的「六‧二四」頌文在一定程度上講,裏面有終將掌握軍隊的習近平的恐懼反應。更弔詭的是,軍內不滿情緒的高度膨脹很可能使胡放棄「江規胡隨」的套路,而在卸任總書記的同時利落地交出軍權,讓習李為老江的政治負債買單。

 

  江澤民死不死,不由他自己定,死了又在何時發佈消息,也不由他來定。他的死是否對外發消息也成了一大懸疑。


 

胡錦濤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隨着拍節跳起舞來。

 


胡錦濤跳到「電音三太子」的演員面前,手掌拍手掌

7月12日晚間,CCTV《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個視頻內容,主角是胡錦濤。一位朋友意味深長的發來一個電子郵件:「見過胡錦濤這麼開心過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動向雜誌2011年7月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