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紐時:一胎化政策殺害女嬰無數

中國人傳統以來養兒傳宗接代的觀念極濃,但是數十年來中共當局為壓抑人口成長,強力實施一胎化政策,也就是一對夫妻只准生一位子女。這種政策執行下來,不但造成男女人口嚴重失衡,也發生了無數扼殺女嬰與墮胎的殘忍事件。

紐約時報》報導,薛欣然是一位中國作家與播音員,1989年她在山東偏遠的山區村落與上司用晚餐,上司的媳婦正在隔壁房間分娩。此時房間傳來哭聲,不久助產士收取酬金離去時,她的助產箱竟露出一隻嬰兒的小腳。全場只有薛欣然感到震驚,上司的太太表示他們家不要女嬰。

中國的傳統觀念認為,一個人要是沒有兒子傳宗接代,他就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1979年中共為控制人口成長,強力實施一胎化政策,超過一個小孩就屬違法。因此有些家庭如果生出女孩就一個個殺死,直到生出男孩為止。

薛欣然本人就曾碰上這種悲慘的狀況。有一回她搭乘火車,車上一對夫婦帶着小女兒同行。火車離站後,她看見小女孩仍留在月台。後來她發覺這對夫婦蓄意離棄女兒,希望搬到別處後下一胎能生個兒子,而這已經是第四次了。這對夫婦躲避當地的生育計劃,希望到他鄉生個兒子,中國人稱這種人為「超生游擊隊」。

薛欣然在南京擔任過廣播記者,1997年遷居英國,她撰寫過「中國好女人」等書,並有英文版問世。離開中國前,她主播的女性節目「晚風夜語」廣受歡迎,有數百萬聽眾。當年中國人有電視機的家庭很少,很多人是文盲,因此播音員的影響力遠大於電視台的記者或報社記者。她收到上百封聽眾的投書與電話並將大眾的痛苦心聲在節目中表達出來。

報導說,薛欣然以前的廣播節目乃至現在出版的書籍,表達中國社會可憐婦女的心聲,否則她們根本無從申述內心的苦楚。其中有一位婦女古梅(Kumei,音譯)是洗碗工,有兩度因被迫淹死自己的女兒而兩度試圖自殺。古梅敘述生產時一位助產士準備一碗溫水,如果是生女嬰,就用水將她淹死,稱之為「解憂水」:如果是生男嬰,就用來幫他擦澡,稱之為「洗根湯」。

薛欣然也調查中國孤兒院的情況,其中被遺棄的幾乎都是女孩子,她們被受到孤兒院時通常兩腿都有傷痕,那是助產士用油燈檢查性別所留下的記號。通常作母親的被迫遺棄女嬰時,都會在衣褓中留下一些信物,希望將來還能追溯女兒的去處,但是孤兒院通常都會將這些信物丟棄。

薛欣然另有一本著作「無名中國母親的口信」,書中提供一篇篇有關一胎化政策令人心碎的故事,既粗暴又震撼。

報導說,薛欣然已成立「母愛之橋」基金會,這是個提供外國家庭收養中國兒童的管道,她的志節讓人不忍對其多所指責。但是,有時她反覆訴諸個人情緒,表現反常,例如她憶起自己的母親從未擁抱過她而失控哭泣,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成圳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