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經濟處在大減速邊緣 為何可能不久後將踩剎車



  有跡象表明,中國將做出重大改變。其政府未來五年計劃中有兩個當務之急:保持價格穩定和促進消費。其中,後者一直是對華貿易存在大幅逆差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最關心的。這是個重大改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米高•佩蒂斯說,在上個五年計劃中,經濟增長還照常是最重要的。引人注意的是,中國把年均增長目標從7.5%降低至7%。當然,年復一年,過去中國均毫不費力取得了兩位數增長。但佩蒂斯認為這樣的日子將告一段落,「經濟人士越來越擔心有些事會發生改變。」事實上,中國總理曾表示,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7%的增長並不容易。

  自中國開始釋放市場力量以來,它就一直處於投資拉動型的經濟繁榮中。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大衛•貝姆稱,中國的超級增長不會一直持續。他說,當初日本也曾保持兩位數增長,而後逐漸停止,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達5%至7%,雖依然強勁,但不再那樣引人注目。韓國的發展歷程也大體類似。日本的經濟增長是由銀行「大規模超貸」人工催生的,並最終導致了股市和房市泡沫。如今,中國正通過同樣手段維持增長引擎運轉,「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經濟增長是由金融過剩所人為支撐的……」

  中國的快速增長是受奧運場館、高鐵、機場等投資所驅動。佩蒂斯擔心,最近的擴張勢頭可能帶來新一輪的呆壞賬。誰將為此埋單?中國的中產階級?農民工?農民?抑或中國將利用龐大外匯儲備拯救銀行?

  這一切均使得中共政府的第二個重中之重———促進消費變得愈發困難。中國領導層知道,持續投資將抑制消費增長。對投資拉動型經濟而言,你很難知道何時應該停下腳步。許多國家都走得太遠,最終將面臨艱難調整。貝姆認為,「中國超級增速的黃金階段似乎將告一段落。」就像中國近來的崛起一樣,這同樣可能撼動世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