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電:中國經濟恐很快踩剎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能源消費國,出口國和製造國,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眼下可能瀕於嚴重衰退邊緣。
《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看衰中國經濟。圖為2004年上海的一個建築被人工爆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能源消費國,出口國和製造國,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眼下可能瀕於嚴重衰退邊緣。

4月1日, Market Watch的著名財經專欄作家,同時擔任 Money Show編輯的霍華德‧金(Howard R.Gold)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中國經濟恐怕很快踩剎車」(China's economy may soon hit the brakes)的文章表示,中共領導人和商業銀行正在緊縮過去幾年製造了一個又一個資產泡沫的體系中的流動性。這不可避免地會波及中國股市

霍華德‧金引用投資銀行家出身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貝姆(David Beim)的一篇新論文《中國增長的未來》(The Future of Chinese Growth)中的內容,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無法持續。中國是在利用大量超額貸款保持增長引擎的運轉。

貝姆寫道,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金融過度人為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應對2008至2010年經濟衰退的辦法就是讓中國的銀行過度放貸。這導致工資、股票價值和房地產價格大幅膨脹,就像當年的日本那樣。這一過程持續的越久,經濟下滑所帶來的痛苦可能越深。

據貝姆研究,固定資本形成總額(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從1980年占GDP的29%上升至2010年的42%,大多數投入的資金來自國有商業銀行給國有企業的貸款,這也是導致低效和腐敗的原因。與此同時,隨着政府在本世紀初為中國的銀行清理賬本,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壞賬奇蹟般地消失。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中國問題專家佩蒂斯(Michael Pettis)告訴霍華德‧金,消費支出從2000年佔比GDP的46%下降至現在的36%。佩蒂斯說,在各種情況下,治理銀行業的方法就是從家庭部門轉移財富。想想愛爾蘭,或者是美國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ARP)你就會明白。

佩蒂斯很擔心下一波的不良貸款,正是這些還未被減記的不良貸款支撐了最近一波巨大的擴張潮。誰來為此埋單?是正在崛起的中國中產階級?還是農民工?亦或是農民?或者中國不得不利用巨額外儲來救助這些銀行?

這一切使政府的首要任務──刺激消費變得更加困難。佩蒂斯告訴霍華德‧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新一代領導人李克強習近平(這兩位明年將分別接替溫家寶和胡錦濤)都知道,你不能在繼續刺激投資的同時還希望能夠刺激消費。

佩蒂斯說,對於資本投資導向型的經濟來說,很難確定何時應當停下來,因此每次這類國家都陷得太深,最終陷入非常麻煩的調整。

與此同時,中國更容易受到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溫家寶在3月份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通貨膨脹就像是一隻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

然而佩蒂斯更關心的是資產價格通脹,即房地產,同時還包括藝術品、郵票、珍稀波爾多葡萄酒,這些都在以創記錄的價格易手。他說,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在流動性過剩的時期出現。

但隨着政府減少經濟體系中的流動性(美聯儲也縮減了其「定量寬鬆」計劃),人們有可能看到其中一些泡沫破裂。中國內地和香港房地產價格有望出現重大降溫,收藏品市場也將遭受打擊。

霍華德‧金表示,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經濟增長即將放緩,他預計中國股市未來幾年不會有什麼作為。正如貝姆所說,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很有可能已日薄西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