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最簡單的防輻射措施

如果大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普通人該怎樣保健防範?遭遇核輻射時要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遠離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如可穿雨衣、戴墨鏡、洗淋浴等。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 

如果大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普通人該怎樣保健防範?遭遇核輻射時要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遠離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如可穿雨衣、戴墨鏡、洗淋浴等。

●如果發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別是有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時,該怎麼防範?

總的防護原則是「內外兼防」,具體包括兩方面

一是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儘可能遠離放射源。

二是注意屏蔽,利用鉛板、鋼板或牆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簡單的防護就是緊閉門窗。當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形成煙塵通過時,要及時進入建築物內,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避開門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隱蔽。同時避免食入、減少吸收、增加排泄,一定要避免在污染地區逗留。如果核事故釋放出放射性碘,應在醫生指導下儘早服用穩定性碘片。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 

●受到核輻射會有什麼後果?

人體受核輻射的影響與劑量大小有着密切的關聯。一般來說,受到核輻射後的急性初期症狀就是噁心、嘔吐、發熱、腹瀉。如受輻射比較嚴重,發展到了極期則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最嚴重的則是腦部出現症狀,也就是說神經系統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 

●想知道自己是否遭受核輻射,該怎麼辦?

懷疑自己遭到核輻射,可以到醫院核輻射科檢查。如果診斷出是受到較淺的核輻射,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促排藥來治療。相對嚴重的,也可以接受骨髓移植治療。如果受到了核輻射,應該儘早檢查治療。

日常生活和輻射

輻射的量(單位:微西弗)

100000微西弗/年:緊急作業場合所允許的上限

50000微西弗/年:輻射業務工作者及消防、警察所允許的上限

10000微西弗/年:巴西、峇里島一年間在土地上所受到的輻射

6900微西弗/回:胸部X射線斷層透視、CT檢查

世界平均而言,一個人在一年間承受的自然輻射:從宇宙來的0.39微西弗,從食物中的受到0.29微西弗,從大地中受到0.48微西弗,呼吸空氣中受到1.26微西弗。

1000微西弗/年:一般公眾一年的輻射限量(除去醫學治療)

2400微西弗/年-400微西弗/年:

在日本不同地區一年所受到的輻射量差(縣平均最大量)

600微西弗/次:胃部X射線檢查

200微西弗/次:飛機往返東京和紐約一次

50微西弗/次:胸部X射線檢查

50微西弗/年:原子能發電站(輕水反應堆)周遍的輻射目標量(實際遠低於這個目標值)

10微西弗/年:原子能發電站不工作狀態下的輻射水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海康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