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讓子彈飛一會 讓人民想一會

作者:

毫無疑問,《讓子彈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 一個牛電影不在於利用想像力來講好一個故事,而在於這個故事倡導了普世的價值觀。老謀子和陳凱歌曾經拍出過這樣的好片子,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墮落到無法講好一個故事,更不要期望他們能夠去倡導正確的價值觀了。馮氏幽默會讓我記住一個溫情的好故事,但僅僅讓我留下一樂子。好在還有姜文,一邊站着掙錢,一邊射穿鐵門。當老謀子和陳凱歌還沉浸在宮廷政治、復仇、殺戮等等叢林法則里布能自拔的時候,當馮小剛還在鼓搗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的時候,姜文開始教我們該如何去追去公平、正義、自由了。。。。活該他們跪着要飯,活該人姜文站着就把錢掙了。


   《讓子彈飛》有很多種解構,我更願意把他看作是一個有關革命的寓言。「鵝城」亦是俄國曾經代表的紅色政權的縮影,其影射自然不言而喻,而操控這一極權政治的正是黃四郎這樣財大氣粗的特權階層。體制下的「鵝城」到處充斥着荒誕的社會不公以及黑白顛倒的冤假錯案。犯案的官員在公堂上擺出一副「我爸是李剛」的傲人姿態,政權身邊的走狗使出賊還捉賊的陰招,甚至連禽獸都不如地當着人家男人的面侮辱人家的妻子。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便他們心裏叫囂着反抗也只能默不作聲。錢鋪在街道上,卻沒有百姓敢拿,晚上偷偷拿了,白天黃四郎開馬車出來收,又全部交還。就算是把武器發給人民,他們依然不會去反抗,他們已經學會了墨守成規,抱着武器在家玩麻將代表了一種心理狀態和生存狀態,表面上歡樂和諧心理上則滿腔怒火。


    那扇充滿着寓意的大門被衝破之前,被射了無數彈孔依然不倒。但強權的倒台是遲早的事情,只是需要一個更合適的時機。「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張麻子策馬一遍一遍地策動人民走出自己的屋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人響應。五十隻鵝,也比懦弱的人民勇敢。但沒有打不透的牆,也就不會有倒不了的政權。讓子彈飛一會,讓人民想一會。為了等待最後的群起,姜文更是埋伏竹林3日。 直到張麻子的大刀將黃四郎的頭砍下的時候,這個極權統治終於轟然倒地。人民誰贏跟誰走,一擁而上,跑到黃府搶東西,順民轉眼間變成了暴民。武舉人平日裏幫着黃四郎欺壓百姓,這個時候他卻沖的最猛。整治黃四郎,他也最狠。 當然他死的也很慘,這就是見風使舵的報應。


    「你和錢,對於我來說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是的,錢不重要,張三李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強權的社會。一個新的時代來了,所以有人跑過來說:「縣長,這兩把椅子是我的了。」縣長來了先說公平,縣長走時體現平等,所以民眾這樣對公僕說話也無妨。


    人類最基本的善惡倫理和人類追求的真善美、公平、自由、博愛,才是普世的價值觀和永恆的主旋律,才是不變的時代主題和社會要義。對於反映這樣主題的電影,再多的溢美之詞給予姜文都不為過,但同時只有一個姜文或者寥寥幾個姜文又是我們的悲哀。  


    《讓子彈飛》,是給當下的時代和人們看的,一個強權政治的垮台是沒那麼容易的。變革成功需要少數人振臂高呼,但是也需要等待大多數人覺醒。「讓子彈再飛一會兒」,這是片中張麻子最喜歡說的一句話,那是成熟的純爺們狀態,也是理智變革者的狀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