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大國盛世崛起:大陸老人的悲慘生活驚人 高清16圖

——陽光照不到的晚年:中國老人的悲慘生活(備紙巾/高清組圖)



  58歲的李貴友病情加重,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他到死也沒有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一個有兒女的人,卻沒有兒女在死亡書上簽字,屍體無人認領。一年前他被兒子李剛送到老年公寓,當時已偏癱,之後兒子便杳無音訊。養老院的負責人用棍子撐着李貴友的睡衣,身上掛的紙板上寫着「捉拿李剛為父認屍」。有句老話: 「家中有老是一寶。」這個「寶」多被理解成有利用價值,而非「有媽的孩子是塊寶」的那個「寶」。



  老太太膝下有五兒一女,摔傷後大小便失禁,兒女嫌髒便將其送到豬圈,與豬共眠,從未出圈。生老病死不由己,父母從未想過牽絆子女,但肯定更沒想過,病時榻下無子,只有豬相伴。



  64歲的佘淑輝住在樓道里,太陽曬了撐個傘,渴了喝開水瓶里的水。而女兒的家就在這個單元樓上。她有時晚上就在女兒門外的樓梯轉彎處睡覺。面對外人的聲討,女兒大言不慚,稱母親不愛衛生太髒。但兒女卻未曾想過,老太太年輕時生活困難,為了把6個兒女拉扯大,只得靠揀垃圾為生,幾十年下來,已經成為了習慣。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父母曾經心甘情願吞下的艱辛,到頭來竟成了子女撇清關係的藉口。



  兒子為還40多萬賭債,找人冒充父母將房出售。大雪中,年近六旬的老人被趕出家門,住在樓下簡易帳篷中。兒子逃走下落不明。虧得北京房子值錢,不然難道能賣了爹娘?父母全力滿足子女所有的願望,然而子女卻能輕而易舉澆滅父母最後的指望。



  老人的老屋中只有一張床,一副棺材和一些簡單生活用具。鎮政府送來的「長壽人」匾額,隨意放在棺材上,塵埃覆蓋得厚厚的。老人身患重病,食不果腹。獨子雖離世,但兒媳就住在老屋200米開外的花園式洋樓里。面對鏡頭老人擠出的苦笑,世事百味雜陳其中。如此孤寂悲涼的晚年,長壽到底是福還是禍。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了,所以,請你緊緊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當年,我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據說這首詩來自一家養老院的牆報。衣食足了,心卻更空了。平時「忙」是兒女的藉口,老人就盼着過節,然而團聚之後孩子們散去的心理落差卻更加難以承受。



  八旬柴老太在老宅中去世,法醫的鑑定結果讓人驚愕,老人竟然是餓死的,老人的胃黏膜由於長時間空腹蠕動,已經被磨得像紙一樣薄。她膝下的4個兒子卻各執一詞拒不認罪。兒孫滿堂的老人餓死家中,靠兒不如靠己,那自己也靠不住的時候呢?



  養老院變「傷老院」: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家是唯一的港灣。在最需要安定的晚年,選擇養老院多是無奈之舉。暴打、辱罵、刷鍋水……老人身傷,心更傷。老淚縱橫訴說各般羞辱,是我們社會的羞辱。當養老需要依靠政府時,政府應有實際作用,難道只有「一曝十寒」的作秀式「送溫暖」?



  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截至2009底已達1.67億,選擇到養老機構去養老的人也越來越多。據測算,我國養老機構床位至少缺300萬張。北京一位市民為了讓老人進一家較好的養老院,整整排了兩年隊。「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年老時找塊巴掌地太難,各種問題集結成養老機構的尷尬,把老人僅有的退路堵死。



  醫生誤診導致老人白白挨了一刀,老人討說法,醫院回應稱實施的剖腹探查「手術」只是一種檢查手段。人老體衰疾病多,老人難免成醫院「常客」。即便遭受此番「開膛破肚」之罪,仍不得不來,更難料再受何種「刑罰」。那種風燭殘年的膽顫心驚,幾多無助,幾多悲戚。



  公交車上,一個猛剎車讓74歲的孔奶奶摔倒在地,滿車乘客,沒一個伸手扶一把的。「怕被訛」像信條一樣被廣為普及,我們的助人之心被這一光明正大的藉口擋得嚴嚴實實,老人的孱弱無助亦常被扭曲成「歪門邪道」。在這樣的社會中,老人只能變得更加無助,但肯定也有那麼一天,這種無助會輪到我們自己頭上。



  這個在街上賣紅薯老人的三輪車鏈條被城管人員剪斷,前輪鋼絲被城管踩斷。城管幹完就走了,他靠着牆獨自哭泣。好心的路人紛紛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幫他把錢收到懷裏。有網友表示,中國人是好面子的,這個草民也有面子。但他此時不要面子了,老淚縱橫,必是傷心到了絕地。因為,他得吃飯,他是個老人,所以他做不了民工,他也沒力氣去偷搶,他是個男人,所以他當不了妓女,但他也得活呀。不讓他賣東西也許是對的,那你給他指條活路呀!



  「當你老了,兩鬢斑白,沉沉欲睡……」中國人欣賞愛爾蘭詩人葉芝在《當你老了》中所描繪的愛情。但當我國快速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之際,越來越多的普通中國人在思考「當我老去」時,所想到的問題卻往往沒有詩中的浪漫。爭議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是「錢」的問題。不斷被做實的中國個人養老賬戶基金,正在無聲地被另一種力量不斷「做虛」:由於保值增值渠道非常狹窄單一,這池不斷積累的巨量資金之水,隨着中長期CPI可以預期的攀升,面臨不斷被「蒸發」的窘境。



  一個多小時,在樓頂徘徊、掙扎,兩位60歲左右的老夫妻還是選擇了共同死亡。警察得知,兩位老人都患有重病,人們猜測,他們是為了不拖累兒女才選擇一起赴死。 我們或許能理解老人的初衷,但誰能鼓起站在樓頂這一躍的勇氣?生,誰不留戀,只是一個病字給了老人和兒女太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艱辛,恐怖到,寧可棄生而死。



  麥收時節,老人拿着鐮刀在4分5哩地里獨自收割,老人說,兩個娃都在外打工,很忙,回不來,「我自己個能割」。佝僂的身軀、如雪的白髮,動作緩慢卻嫻熟,她不時地撿起掉下的麥穗。 小時候,我們或許還能跟在父母身後撿麥穗,當他們把白米飯端到我們面前時,一定沒有想到,遲暮之年竟沒有人可以搭把手。麥子收了,操勞可以告一段落,但那沒着沒落的孤獨呢?



  一位瘦弱的老人坐在地上,面前是要賣的報紙,冬天披件衣裳,夏天打把傘,吃飯在攤前簡單解決。 網友的貼圖在網上迅速流傳,「我奶奶也是這麼大年紀。」有的網友讚揚老奶奶自食其力,但也有人指責老人的子女沒有盡到贍養責任。頭上雪白銀髮,臉上深深皺紋,街頭疲憊的老人家刺痛人心。我們是該因老人自食其力而稱讚,還是該以此為恥而覺羞?



  剛住了四年的房子被要求拆遷,商談不成便已被拆成危樓。「他們用盡各種手段威逼我!」劉老太說,他們上下左右「圍攻」,毀樓頂,砸山牆、割樓梯、斷自來水……甚至雇了不明身份的社會青年。 「特色」強拆,我們已看到接近麻木。只是這張着兩個大洞的牆,和一個六旬老人同矗藍天下,又多了幾分悲壯和淒涼。中國人安土重遷,老來尤甚。想不出好好的家為何說沒就沒了,縱有再多顧慮,也只能鼓足勇氣站在這,為安居,做最後的鬥爭。



  孫法菊今年72歲,她和95歲的母親董寶英住在一起。因為沒有戶籍證明,兩位老人不能入住養老院,也無法享受低保,為了生活,孫法菊每天去撿拾廢品。住着破舊的、漏雨的小屋,吃着撿來的、別人送的食物,她每天給母親洗腳、暖被窩,用飲料瓶子給母親製作「熱水袋」……只是有時會無奈地感慨「就是太窮啊」。人到七十古來稀,腰已直不起來的她依然恪守孝道,「不養老人要遭天譴的!」如此樸實卻振聾發聵的語言,那些年輕的兒女可曾聽到?讓老人疲於奔命的社會可曾聽到?



  老人有兒有孫,四世同堂 ,兒孫住屋裏,老人開始住在地下室,後來卻堅持搬出來住在不足兩平米的窩棚里。「兒子對我很好,很孝順,是我自己願意的。每天都能吃得很飽我就知足了……」,老人不斷地念叨着。也許腿腳不好確有不便,也許人多房少確實擁擠,但在他的晚年之中,不給兒孫帶來麻煩,肯定是他最大的願望。我們有如此心地善良、一心為後輩着想的老人,卻沒有能讓這麼好的老人安享晚年的一席之地。



  76歲的菜農張全會和老伴,趕着毛驢車走了8個小時,到鄭州賣紅薯。一個男子從執法車上下來,把他們的菜往地上摔。老人駝着背,極力阻止,卻被連連扇臉。張全會想說:「我們這麼做,只為給家中癱瘓兩年的大兒子掙點買藥錢。」本已年事頗高,無法享受關愛還要照顧兒子;本已生活拮据,無法改善生活還要種菜賣錢給兒子買藥;本已辛勤奔波,沒有多掙一分錢還要挨人巴掌。這巴掌不止是拍在老人臉上,更是給整個社會的一記響亮耳光。



  兩個兒子外出打工十年未歸,六旬老人思念至極,半夜醒來也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老人從新疆坐了4天4夜的火車來到廈門,但裝着兒子照片和手機號碼的行李隨即被偷,她沿着國道走到泉州,雙腳走腫,鞋也走破。這一雙腳,能量出千里的距離,卻量不出思念的長度。這一顆心,能裝下萬般艱辛,卻裝不下年老孤寂。



  林先生有一套200多平米的房子,10年前他和黃昏戀的老伴走到一起。兩個已成家立業的兒子和老人一起住,並時常逼老爹把房產證交出來,說怕他有個三長兩短,房子會落到繼母手裏。但林先生怕兒子們賣房分錢,自己甚至會無家可歸。無奈之下,他出此下策:兩人離婚,房子還放在自己名下,再繼續一起生活。只道老人沒錢苦,誰知有錢也為難?兒子要房理直氣壯,老夫妻離婚卻要尷尬解釋。難為他們絞盡腦汁想出這樣的辦法,這輩子到底是誰欠誰的?



  過了一輩子,眼看着兒孫滿堂該頤養天年了,古稀老人卻走進婚姻登記處要求離婚。和離婚證形成強烈反差的竟是兩張微笑的臉,因為有了離婚證他們就能多拿數十萬元的拆遷款。金婚銀婚是美好的希冀,如今卻為多分拆遷款爭相離婚。這雙略顯顫動又黑又瘦的手,與鮮紅的離婚證相襯極具諷刺。我們該討論值與不值,還是該反思是什麼讓老人作此決定?



  92歲的她獨居在山上的一所破到不能再破的老屋,用刻滿歲月痕跡的手扒拉木頭渣滓,這是她在給自己準備棺材。老人有三兒兩女,她說,兒女們不是不管她,但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到城裏老是害病拖累兒女們,所以執意回到老屋來住。搖搖欲墜的破屋下一副滄桑的面容,還有堆了一地準備做棺材的木材,誰能不心酸?不管有多少理由,一個將近百歲的老人在自己做棺材準備後事,難道,我們能做的只有心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