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大財金高官驚人語:中國陷滯脹 經濟明年或見底

「明年中國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經濟滯脹將進一步加劇,2011年,中國或將面臨二次探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語出驚人」,指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已進入滯脹期,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受影響難以提高、物價水平高、失業率高,並建議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

「明年中國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經濟滯脹將進一步加劇,2011年,中國或將面臨二次探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語出驚人」,指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已進入滯脹期,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受影響難以提高、物價水平高、失業率高,並建議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

68歲的賀鏗去年曾因在參加央視《面對面》節目時,批評政府炒地,自爆靠工資自己也買不起房子而聞名。《廣州日報》引述他前日在北京的2010年恩比特(新智庫)經濟論壇上作出上述預測。他分析,有別於發達國家所表現出的經濟低水平、高通脹、高失業率的「滯脹」定義,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長期保持在10%以上增長,「假如明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定在8%,CPI(消費物價指數)放寬為4%。那麼,如果兩個數值都兌現,對中國而言,就是滯脹。」賀鏗認為,滯脹讓中國經濟陷入兩難境地,「如果遏通脹,就容易導致經濟進一步下滑,而如果刺激經濟,又容易導致通脹加劇。」

稱凱恩斯式「泵水」不可持續

對於造成滯脹的內因,賀鏗分析,「中國長期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2009年實施的財政政策導致政府赤字1.05萬億,採取的貨幣寬鬆政策也使新增貸款規模達9.6萬億,這種凱恩斯式的財政投入和擴張顯然不可持續,一旦回復正常,問題就會出現。」外因方面,與會的中國外匯管理局(SAFE)副局長鄧先宏表示,由於國際上的投資大量湧入,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將對金融市場造成較大衝擊。

賀鏗認為,「十二五」期間的政策組合方式應為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尤其在匯率方面應保持穩定,而銀行利率應在有條件的情 下靈活調整、市場化,不能使長期存款的居民負利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