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揭秘部分央企領導職務消費 一次舞會揮霍115萬

導讀:央企負責人職務消費的水到底有多深,局外人是根本搞不清楚的,只能據一些業已公開的資料作一些大致猜想:中石化原總經理陳同海,在職期間日均揮霍公款超4萬元;原建行老總張恩照,搞一次舞會派對便揮霍115萬元,其個人愛好則由網球、高爾夫球而至豪華遊艇;10年前國家電力公司在武漢召開內部會議,總經理高嚴住6萬元的特大套房,午休另有8000元/天的總統套房,從家具到馬桶都是專門訂做……

近年來,每當有央企乃至地方國企負責人落馬,便往往有傳奇般的「職務消費故事」傳出,種種奢靡之狀,真是出乎想像,令人咋舌。由是觀之,國資委開始關注央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委實大有必要,甚至有些太遲,辦法上也有些偏軟。而再進一步說,國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情況,只是向本單位職工公開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實現透明運行,更應該向全社會公佈。

國務院國資委紀委書記賈福興近日對150位央企領導進行集體談話時強調,央企領導不得濫用職權,不得違規自定薪酬福利,不得違規職務消費,職務消費的情況要向職工公開,透明運行。(《人民日報》11月17日)

央企負責人職務消費的水到底有多深,局外人是根本搞不清楚的,只能據一些業已公開的資料作一些大致猜想:中石化原總經理陳同海,在職期間日均揮霍公款超4萬元;原建行老總張恩照,搞一次舞會派對便揮霍115萬元,其個人愛好則由網球、高爾夫球而至豪華遊艇;10年前國家電力公司在武漢召開內部會議,總經理高嚴住6萬元的特大套房,午休另有8000元/天的總統套房,從家具到馬桶都是專門訂做……

近年來,每當有央企乃至地方國企負責人落馬,便往往有傳奇般的「職務消費故事」傳出,種種奢靡之狀,真是出乎想像,令人咋舌。由是觀之,國資委開始關注央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委實大有必要,甚至有些太遲,辦法上也有些偏軟。而再進一步說,國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情況,只是向本單位職工公開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實現透明運行,更應該向全社會公佈。

眾所周知,央企屬於全體國民所有,地方國企則屬於當地全體公眾所有。所以,即便人們不便干涉國企的經營,但對國企的成本支出和利潤使用,卻是有權力進行監督的。當然,或許企業的一些投資和支出在一定的時期內屬於商業秘密,不便於立即公開,但其負責人的薪酬、職務消費等並不屬於此列,其高額薪酬和職務消費的合理性,只有在公開的基礎上才可以獲得。

必須看到的是,超範圍、超額度的職務消費,從本質上看應屬於貪污行為。而近日有專家在《廉政瞭望》上披露,許多國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已是「基本處於失控狀態,比薪酬亂得多,問題也嚴重得多,業已成為高管們一筆龐大的隱形收入。」國資委亦有資料顯示:在其管轄的近200家央企中,多數企業高管職務消費沒有公開透明,存在項目雜亂、支出隨意、管理失控等問題。

職務消費所存在的這些問題,顯然既影響了企業發展,又戕害了社會公平,所以筆者認為對此萬萬不能有「法不責眾」的意識。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僅僅由紀檢部門出面作紀律要求或還不夠,更應該上升至法律層面的約束。如果法律的力量對此尚有不及,至少在目前,央企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和薪酬情況,應該向全體國民公佈;而地方國企的同類情況,亦應該向當地的公眾全面公佈。(郭之純)

1400億利潤助長了部分央企領導大手大腳?

國資委18日公佈的信息顯示,今年1-5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2697.3億元,同比增長48.7%,增幅比14月收窄1.7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利潤4213.2億元,同比增利1824億元;已交稅費總額5438.2億元,同比增長30.3%。(6月19日中國經濟網)

央企今年前5月的利潤創歷史同比新高,按說利潤高,上繳紅利就多。可是從以往看,利潤是利潤,紅利是紅利,即使利潤再多,要想央企上交紅利難上加難。

「按照國際上或者是國內民營企業的一些分紅,一般成長型企業是10%-20%,成熟型企業是50%。」。央企有着獨特的優勢,不少還有壟斷優勢。加之名聲大,招牌大,在政策、資金、進出口方面都有不同的優惠,尤其是一有風吹草動還可以提高收費,因而比起其它企業特別是比私企更易獲得利潤,按說央企上繳紅利理當比其它企業高,可是從目前上繳紅利的標準看,有的央企還未交紅利;有的只是上交5%;就是利潤頗豐的煙草、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五個資源性行業上交利潤也只不過是10%;遠遠低於國際慣例。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就是這麼低的紅利標準,也難以收上,並且大打折扣。有資料顯示:自1994年十多年來,中國數目龐大的國有工業企業,包括一些處於壟斷行業擁有高額利潤的企業,從未向國家和社會分過紅;在此之後,象徵性的交紅利也難上加難,如:2008年從一季度開始不斷有央企向國資委和財政部申請減免,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的中石油、中石化甚至得到財政補貼。去年是央企最好的年成,利潤非常的豐厚,可是:2009年,央企上繳紅利約為總利潤的十分之一,只有「九牛一毛」。

央企大量的利潤自留,企業內部的自主權就顯得相當的大,當然,其中不少資金用于于技術更新改造,擴大再生產,但是一部分資金不可避免會出現亂花亂用,有的不務正業,亂投資,到處搞開發,如:一些央企熱衷於房地產開發,頻頻現身土地拍賣市場,成為赫赫有名的標王。有的把巨額利益當作內部的「私房錢」想花就花,想用就用,如: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間。還有的成為腐敗資金:一些央企高管酬薪近百萬元還嫌少,有的高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尤其是職務消費更是個無底洞,不論公和私,只要有發票,什麼都往裏填。

央企利潤大,如果交得紅利少,就難以體現一種社會責任,給國民的回報就少。自留利潤太多,自行分配資金太充足,社會群體收入差距就難以縮小,而且助長了一些人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因而,此次央企利潤如此之大,更應讓其承擔社會責任,有關部門應着手確定合理的上繳紅利標準,並保證收得上,不能象以往一樣「心太軟」。(半月談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