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海爾冰箱半年內致兩少女觸電身亡 質量遭質疑

國內冰箱行業的龍頭企業海爾再度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8月16日,江西省永豐縣一名11歲女孩在靠近海爾冰箱撿東西時不幸觸電身亡,這已經是今年內第二起少女因海爾冰箱觸電身亡事件。當年張瑞敏曾掄起鐵錘砸掉質量不合格的海爾冰箱,成為一段廣泛流傳的企業傳奇,如今海爾冰箱已經成為行業銷量第一,卻依舊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故,難道還需要張瑞敏再揮動鐵錘才能砸去海爾冰箱的質量問題?

半年時間兩少女觸電身亡

2010年8月16日,江西省永豐縣一女孩在靠近海爾電冰箱撿東西時,被帶有強大電流的冰箱外殼牢牢吸住,11歲少女不幸觸電身亡。據悉,死者劉思清家的海爾冰箱型號為 BCD-196TDXZ,已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期間,曾有村民多次向劉思清父母反映,當靠近冰箱時會有觸電的感覺,但礙於兩位家長多次親身靠近冰箱體驗時,未曾出現觸電感覺,於是該隱患一直潛伏到11歲幼女喪命之時。

此前據廣東梅州電視台報道,2010年2月1日,梅縣石扇村南村一名年僅8歲的少女葉燕輝在開海爾冰箱時觸電身亡。葉燕輝的父親告訴記者,這台冰箱是他於去年8月29日在梅城一商行購買的。買回來沒幾天,就發現冰箱有漏電問題。海爾經銷商卻答覆:「這是超低壓的,沒什麼關係。」葉燕輝的家屬說,在得到經銷商的答覆後,他們也就放下了心,對冰箱的放電現象不以為意,每天都照常使用。但讓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台冰箱,帶走了他們唯一的孩子。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就有兩位花季少女因為海爾冰箱的漏電問題而觸電身亡,失去了鮮活無辜的生命,也給家人帶去了無盡的悲痛。而背後體現出來的,是海爾缺乏家電大企業的自覺,漠視質量問題,導致事故頻發。

轉型轉出的質量問題

據青島海爾近期發佈的上市公司中報顯示,2010年上半年海爾冰箱營業收入達到131.32億元,同比增長37.85%。中怡康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海爾冰箱市場零售額份額為25.21%,市場龍頭地位穩固。然而,這些漂亮的數字,並不能掩蓋海爾冰箱的質量問,甚至為更多消費者帶來隱憂。

作為「中國製造」的代表型企業之一,近年來海爾開始提出從單純的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型。在海爾的「轉型」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於,海爾將逐漸淡出生產製造業務,將其生產環節外包,以實現從製造型企業向營銷型企業的轉型。據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在服務轉型途中,海爾正經歷着「即需即供」、「零庫存」的轉型之痛;另一方面,海爾也因為質量的不可控與服務的不規範,正在經歷消費者投訴的「質量之痛」。

而海爾冰箱的質量問題,也使得消費者開始效仿張瑞敏,用鐵錘給海爾公司敲響質量警鐘:據湖北媒體報道,2009年3月9日,在湖北武漢,武昌徐東路一家電器商場內,顧客盧女士掄起一把鐵錘,將賣場的3台海爾電冰箱當眾砸壞。海爾冰箱之所以被砸,是因為盧女士家中海爾冰箱突然失火引發火災,導致財務受損索賠未果所致。

海爾的真誠到底有多遠

海爾在轉型之前,就大力宣揚其優質服務,「海爾,真誠到永遠」更廣為流傳的知名廣告語。然而,在屢屢發生的質量問題,甚至導致消費者死亡的極端質量事故後,海爾的服務態度卻是「有多遠,離多遠」。

江西永豐少女劉思清觸電身亡事件中,在鑑定結果出來後,劉思清家人和永豐縣海爾專賣店負責人協商賠償一事。對方要求他們上交一份詳細的事故報告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並提出自己的訴求。然而劉思清姨丈上交的事故報告當天被駁回,海爾一方要求劉思清家人將報告標題中提到的「補償」兩字改為「援助」,否則,協商到此為止。從「補償」到「援助」,是從服務者的角度到高高在上的施捨者角度,更是想將自己的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

而在廣東梅州少女葉燕輝觸電身亡事件中,死者的家屬認為釀成悲劇的原因跟冰箱的質量有關,當着記者的面,死者的家屬也再次撥通了經銷商的電話,在電話中,經銷商承認,當初確實接到過死者家屬關於冰箱漏電投訴電話。但經銷商認為,當初反映的情況並不屬於漏電,而是正常的靜電現象。「正常的靜電現象」卻導致觸電身亡事故,正是這種漠視的態度,導致本來完全有可能避免的慘劇最終發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鳳凰網財經頻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