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國媒體評中共:南中國海之戰



華爾街日報7月27日發表一篇沒有署名的評論,題目是「南中國海之戰:希拉里·克林頓支持中國在那個地區的鄰國」。評論說,「希拉里·克林頓上個星期居然在河內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會議上對南中國海問題斗膽提出了解決爭議的建議。中國外交部很快對美國國務卿發出抨擊。中國政府媒體也快速跟上,發表社論予以譴責。美國終於對中國在南亞地區的霸道行為做出了反擊。」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克林頓國務卿敦促對南海有爭議的島嶼提出主權要求的6個國家(包括中國)制定一項有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並建立一種制度性的程序解決主權要求的爭議。克林頓國務卿說,『美國的國家利益在於航行自由,亞洲公海開放,在南中國海遵守國際法。』」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這些話聽上去足夠講理,因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船運要經過南中國海,那裏是富饒的漁場,那裏的海床據認為蘊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但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把克林頓的上述言論看作是對中國的『攻擊』,表示『沒有人認為那一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受到任何威脅。』」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東南亞國家並不這麼看。越南不顧中國的反對,力圖把南海行為準則列入東盟地區論壇會議的議事日程。中國在1988年的一次海戰中把越南從斯普拉特利群島當中的一個島上驅趕出去。有70多個越南人在那次戰鬥中喪命。最近,那裏還發生了更多的小衝突。」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中國在那個海域令人擔心地實行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1992年,北京簽署了東盟關於南中國海的宣言,那個宣言的目的在於保持現狀。但是,三年之後,中國從菲律賓那裏奪取了美濟礁,並最終在那裏興建了一個軍事哨所。」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圍繞這些島嶼的爭議正在升溫,因為中國官員和學者開始把中國對那些島嶼的主權要求歸類為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一範疇原先只適用於西藏和台灣。在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一條U型的邊界線把幾乎整個南海海域囊括其中,並且侵入了其他國家的大陸架。北京基於歷史對那些島嶼提出的主權要求是牽強的,很可能通不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中國是該公約的簽署國。」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撇開對那些島嶼直接提出的主權要求不談,海洋國家更關切的是自由航行原則。去年,中國船隻試圖把美國海軍的情報船無瑕號從海南島以南的國際水域趕走。這個月,北京威脅美國不要派遣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進入黃海參加軍事演習。中國實際上想要擴大通常是12海里的領海範圍,把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全都包括在領海範圍內。」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只有美國參與才能讓東盟國家獲得足夠的信心堅持要求北京遵從國際法。華盛頓多年來遷就北京,如今似乎終於意識到准許北京對其鄰國橫行霸道的危險。毫無疑問,還會出現更多的摩擦。但東盟及其盟友有機會聯合起來向北京顯示,北京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