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紐時社論駁溫家寶 並不需要再多添一家長

——「被剝削的工人並不需要再多添一個家長」

紐約時報》7月6日以「中國-血汗工廠」為題發表社論。社論說,中國被剝削的工人並不需要再多添一個家長,他們需要的是工資、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組織獨立工會的機會。他們需要中國停止繼續成為世界的血汗工廠。此話是針對在中國工潮迭起困擾政府之際,中國總理溫家寶上個月在北京地鐵站說,「政府和社會應該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年輕的農民工」的講話而發的。

富士康公司連串自殺案發生後中國的工人抗議活動不斷。社論說,工作條件和工資都很糟糕的這類工廠實在太多。據《多倫多星報》報道,平頂山紡織廠的工人每小時掙65美分,通常工作在100多華氏度的酷熱之下。在本田鎖廠,工人們要求從原來月薪132美元提高70%。在那裏獨立的工會組織是被禁止的。

社論說,公司盈利吸取了這個國家太多財富,而工人獲得的卻太少。這部分地導致了中國的消費者花費僅占GDP的36%。而美國為70%多,歐洲和日本是將近 60%。

社論說,中國的製造業是可以付更高的工資的。在發生連串自殺事件後,富士康公司現在準備將其部分蘋果產品的生產線移到中國北部和中部地區,那裏將比沿海地區的工資低大約20-30%。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廠的工人月薪已經達到大約290美元。

社論最後說,提升工資、改善工作條件是中國轉型為一個由國內消費驅動的、更自給型經濟的必要步驟。只有當中國更好地對待其工人,中國才有機會建成一個公正和穩定的社會。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科技版星期二載文報道蘋果的供應鏈凸顯其在中國成本的增高。報道說,雖然最新分析顯示,蘋果在深圳的加工部分只佔蘋果成本中最小部分,大約只佔整個成本的7%,但是在中國從事加工正越來越昂貴。工人短缺和抗議工潮導致人工升高,人民幣升值使出口更昂貴,以及通貨膨脹和房屋價格居高不下,所有這些都威脅着在中國製造電子產品的成本的快速增高。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