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共國成為抗生素生產大國 濫用抗生素危害驚人



    
      我國何以成為抗生素生產大國?山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田夫林博士對此分析道,我國的抗生素產業更多集中於低端的原料藥,在全球擁有絕對優勢。此外,原料價格的下滑以及銷售價格的節節高升,讓藥廠一擁而上,紛紛投產抗生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國。在我國所有藥品的消費前十位中,抗生素幾乎佔去半壁江山。據統計,中國抗生素人均年消費量在138克左右,這一數字是美國的10倍。
    
      與此同時,抗生素在養殖業中的應用突飛猛進。「在中國,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於養殖業。」山東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牛鐘相教授說。然而,這些藥物並非用於治療生病的動物,而是用於預防動物生病。因為目前大規模集約化飼養,很容易暴發各種疾病。另外,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進動物生長,這已是養殖業內通行的做法。
    
      濫用抗生素危害驚人
    
      在醫療和農業生產中濫用抗生素,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在無形中埋下了抗藥性的「禍根」,導致耐藥性細菌泛濫,這將威脅到人類健康。研究表明,由於在畜牧生產中濫用抗生素,可以導致在牧場周圍的空氣和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零售的肉和禽類中,甚至是野生動物體內到處都充斥着抗生素。這些抗生素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在人體內蓄積。
    
      它不僅會導致器官發生病變,而且能把人體變成一個培養「超級細菌」的小環境,從而危害人類及動物本身。更為可怕的是,抗生素濫用還會導致抗生素資源的枯竭。在牛鐘相看來,抗生素和石油、煤炭一樣,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新的『超級細菌』還會陸續出現,或許10年~20年內,現在所有的抗生素對它們都將失去效力。」這個結論並非危言聳聽。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遞減。1996年至2000年的5年中,只開發出6種新抗生素。進入新世紀後,這一趨勢變得更加明顯。2003 年全球僅一個新產品―――達托黴素上市,而2004年竟是空白。
    
      研究抗生素的科學家還在絞盡腦汁,但要考慮到如果有一天,所有抗生素都對那些細菌產生不了作用怎麼辦?田夫林告誡養殖者說:「大家都要珍惜現有臨床中有效的抗菌藥物,每個人都要非常愛惜地使用它,該用的時候才用,該用多少用多少。」
    
      控制抗生素濫用是當務之急
    
      不可否認,抗生素的使用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保護功不可沒,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又成為今天威脅人類健康、生命和環境的重要因素。控制抗生素的濫用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對此田夫林博士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正確認識抗生素作用。要加大對濫用抗生素危害性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抗生素的辨證認識。要使養殖者認識到畜禽的健康並不是靠抗生素來維持,而是靠嚴格的飼養管理手段和清潔的養殖環境實現的。同時畜牧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養殖戶和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合理使用抗生素技術的培訓,推廣規範處方用藥制度,做到科學合理用藥。
    
      二是加強監管力度,明確抗生素使用規則。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在畜牧生產中抗生素使用情況的監管,可根據當前我國實際情況,由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起統一管理動物飼養、運輸、屠宰加工、市場營銷、進出口以及疾病撲滅和環保條件的執法管理辦法,使畜牧產品的生產有法監督,要亂用、濫用抗生素的養殖者能夠依法嚴肅查處,維護好畜牧安全生產的大環境。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完善市場監督體系,加強對動物產品的監管和標誌,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產品在價格上體現出差別,通過價格槓桿引導養殖戶主動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指導養殖戶在抗生素使用過程中,切實遵守獸用藥使用原則,要堅持做到人用藥物一定不能給動物使用;嚴格科學的用藥程序,用藥堅持由低級到高級,能用一種藥就不用兩種藥。
    
      三是提高科技支持力度,減少對抗生素的依賴。首先是要提高養殖水平,通過改善畜禽養殖場的環境、調整日糧結構、改變養殖方式來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是養殖場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健康養殖的藥物保健計劃;同時,在選用藥物的時候要做藥敏試驗,選擇抗菌效果最好的藥物,並要嚴格遵守休藥期。再其次是通過開發出更多綠色、安全的動物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
    
      超越抗生素前途遠大
    
      到目前為止,試圖通過建立殺菌的新方法來替換抗生素的思路有三個:噬菌體殺菌法、細菌素殺菌法和益生菌方法。
    
      噬菌體殺菌法。噬菌體是一種比細菌結構更簡單的病毒,它以吞噬細菌作為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物質基礎。而且,正如抗生素具有選擇性殺傷細菌一樣,噬菌體也具備這樣的選擇性。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噬菌體,它對人體無害,但又能吞噬那些感染人體的細菌,這種噬菌體就是比抗生素更好的抗菌藥。
    
      細菌素殺菌法。細菌素是細菌分泌出來的類蛋白毒素,它可以殺死那些與之相似或同一家族的細菌。而且,不同的細菌素具有不同的潛在醫療價值。有證據顯示,這是最有可能率先超越抗生素的方法。值得指出的一點是,在植物體內,這種細菌素殺毒法還可以通過基因方法進行移植,使得被移植的植物天然地具有殺菌能力。如果這樣的基因工程也能在動物體中實現的話,其提升動物免疫力的能力就是營養醫學方法望塵莫及的了。
    
      益生菌方法。這種方法的思路是將一些益生菌(如俄國細菌學家梅切尼可夫發現的乳酸菌),植入人體,並在人體中自己建立起與其他細菌共生、競爭、禁止殖民佔領的關係,這種益生菌可能能夠自己生成一些抗生素或細菌素,以阻止有害細菌對人體的傷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