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先做最壞的打算,才能督促自己努力,以免懊悔。
——佚名

某家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老闆非常重視員工的福祉,每年都會固定發放三個月的年終獎金。

但是,今年受到大環境影響,公司沒有賺錢,還差點賠錢,算來算去,都只能發放半個月的獎金。

老闆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心想員工們一定會很不高興。但他還是決定,請秘書先行告知大家這個壞消息。果真如老闆所料,消息發佈出去後,所有員工都顯得無精打采。

再過幾天,到了發年終獎金的日子。老闆拿着一個個紅包全公司發放,以為會聽到員工排山倒海的抱怨。不過,奇怪的是,所有的人不但沒有絲毫埋怨,領到紅包時反而又驚又喜,高興得不得了!

大家的反應,讓老闆深感詫異。這時候,秘書悄悄走到老闆身邊,跟他說:「其實我沒有按照您的吩咐,告訴大家今年只有半個月的獎金……我是告訴大家,今年景氣不好,所以公司不發年終獎金。」

老闆詫異地看着秘書:「你為什麼這麼說呢?」

「道理很簡單。」秘書笑了:「如果大家預期能和往年一般,拿到三個月獎金,當他們知道獎金減少,一定會感到很失望;但如果大家預期一毛錢也拿不到,卻意外拿到一筆獎金,大家一定都會非常高興!」

故事中的秘書掌握了大家的「預期心理」,因為她知道期待愈高,失落感就會愈大,但相反地,當大家沒有期待的時候,獎金就會成為讓大家歡天喜地的「意外之財」。

秘書這麼做,也許耍了點小聰明,但無可厚非的是,這樣的做法,確實較能鼓舞員工士氣!

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學會掌握自己的「預期心理」,面對困難時「做最壞的打算」,行事就會更遊刃有餘。

但是「做最壞的打算」不是要我們坐以待斃,想要成功,我們還必須「盡最多的努力」。

我有個朋友在台北商圈開了一家服飾店。起初大家都不看好,因為鬧區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服飾店熱熱鬧鬧地開幕卻「曇花一現」,沒幾個月就宣告倒閉。但是他開店幾年來,業績卻不斷上升,生意十分興隆。

他說,他的成功秘訣其實很簡單,正是「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多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就是假設商品賣不出去。

為了因應這個可能,他堅持不囤積過多商品,同時預備充足的周轉金;「盡最多的努力」,就是努力打響知名度。除了時常舉辦活動炒熱買氣,他也透過架設網站、投入網拍,讓商品的能見度更高!

我們不妨把人生的考驗譬喻為成颱風。當颱風警報來襲時,我們先把颱風想像成最猛烈的狀況,並且先做好一切防台準備。

如果颱風真如同預期般強烈,我們不至於手足無措,損失也能減到最低;如果颱風強度遠不如預期,自己其實也沒太多損失!

面對人生的挑戰,先做好「最壞的打算」,既能提醒自己不要懈怠,也是一種心理調適;但也別忘了「盡最多的努力」,如此一來我們即使身處風雨之中,也可能創造奇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沙發書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