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即將告別人口紅利時代?

中國《第一財經日報》星期四載文稱,中國將告別人口紅利,廉價勞動力恐怕變成人口負債。中國人口紅利時代, 即充足廉價的勞動力供應還能持續多久?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的採訪報道


中國《第一財經日報》星期四刊登的文章說,「未來五到十年, 中國毫無疑問地將告別人口紅利」。對此,中國社科院社會學者唐鈞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我覺得在我們研究中它最主要的是18歲到25歲這一階段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因為這一段(年齡段)確實也是外出打工的人的一個主要的(年齡段)。但是這一部分人的減少就是年齡段實際上會擴大,它可能會擴大到30歲到35歲。所以你在北京觀察的話,比如說以前像保姆、小時工這都是女孩子幹得比較多的,那麼現在已經逐漸逐漸比方說30歲以上,35以上,甚至40歲以上的人進入了這個行當。然後你到建築工地去觀察的話,可能以前都是年輕人比較多,現在你到建築工地去看的話,可能40歲以上的,甚至有50歲以上的都會有。我的意思是說中國總的勞動力在人口老齡化最高峰的時候仍然有七億,所以中國的人口問題不是象他們說得那樣。」

唐鈞以上提到的蔡昉是指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最早將人口紅利理論從西方引進中國的學者。《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援引蔡昉的觀點認為,雖然未來五到十年中國要告別人口紅利時代,但在社會老齡化初級階段, 中共政府可以通過完善養老保障制度、提升教育水平等有效政策, 使中國獲得可持續的第二次人口紅利。

中國新浪網財經博客沈毅亭根據個人觀察表示,中國正在享用的人口紅利在未來五到十年間根本不可能喪失:「因為中國畢竟它的區域性很大,而且人口的分佈很不均衡,你象現在在中西部地區,低成本的勞動力的數量還是非常高的。還是可以給中國大的製造企業能夠提供相當數量的低成本勞動力。這個人口紅利應該會繼續存在的。」

人口紅利是人口經濟學術語。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在刊登的一篇相關文章中將人口紅利定義為一個國家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少兒撫養比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勞動力資源變得相對豐富、加上社會撫養負擔輕、經濟發展由此進入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人口經濟學家將其稱為「人口紅利」。

沈毅亭認為,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取決於將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和走向:「人口紅利如果是對單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結構上來說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將來開始走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國內的內部消費為主的經濟結構的話,我覺得人口紅利反而不見得是很有利的。因為人口紅利你畢竟是一個低成本的勞動力作為付出的。如果將來整個經濟往前發展,勞動者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可能對國內的內部消費來說提高是更有幫助的。所以我覺得人口紅利可能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隨着往後發展的話,如果以投資類型為發展方向而不再以出口為發展方向的話,可能人口紅利有和沒有我覺得差別不是太大。」

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證明,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要想使其經濟長期持續地健康發展,讓國民同時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實惠,內需是根本。《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引用的統計數字顯示,在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目前工資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54%到65%之間,而中國分配率逐年不升反降,2006年中國職工工資總額也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1% 對此,唐鈞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的勞動力他對工資對薪水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它總會往這個方面走的。但是一般勞動力他依然會存在。中國二零三幾年(的時候),人口老齡化高峰的時候中國仍然有七億勞動力。所以從現在開始到那個時候,中國對就業問題你是不能忽視的。現在有民工荒或者是大學生就業難等等這些問題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是我們的政策不當造成的。 」

《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認為,中國即將結束的人口紅利,如果相關政策不力,相關措施不當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持續發展的「人口紅利」可能變為「人口負債」。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