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新疆封網各界用戶損失慘重 學者指違憲應做賠償

新疆當局雖然在本月20日有限度開放疆外互聯網,但大部分網站及海外網站,仍然封閉,即使剛開放到電子郵箱也是「半開放」。已退休的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指當局的行為違法,應該對消費者賠償。也有商戶為了繼續營商,被迫離開新疆。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喬龍的採訪報道

圖片:中共在十一期間為了維穩而瘋狂封網,手機藍牙已成為民眾互傳訊息的缺口。(大紀元網站網絡截圖)

新疆七.五事件後,當局封鎖互聯網至今。雖然今年開始逐步開放,但是大部分網站仍然封閉,即使電子郵箱,也屬「半開放」狀態。烏魯木齊市民吳小姐說,當地開通的互聯網非常有限度,而剛開通的電子郵件,部分功能卻無法使用。「還有一部分還是沒有開通,電子郵件郵箱開了,可以看,但是不能下載(附件)。」
 
當地一家網吧的服務員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因無法使用聊天軟件,所以光顧的客人很少。
 
記者:你們網吧QQ聊天可以登入嗎?
服務員:不可以。
記者:MSN呢?
服務員:不行,現在還沒有開網呢。
記者:現在聊天的網站都不行嗎?
服務員:對。
記者:現在客人多嗎?
服務員:不多。
記者:什麼原因?
服務員:沒網啊,人當然沒有。
記者:現在每天有多少人上網?
服務員:五、六十個,差不多了。電腦不少。
記者:你們有幾台?
服務員:兩百台。
 
山東大學學者孫文廣,去年就發表了《切斷通信是違憲行為》一文。日前,孫教授提出,受害者有權索取經濟賠償。他周五接受本台採訪時說:「切斷通訊是違反《憲法》的,因為《憲法》規定保護公民的通訊自由,現在把電話線切斷,把互聯網切斷,顯然是侵犯了公民的通訊自由權利,長達八個多月的時間,一直是互聯網不能發電子郵件,很多網站打不開。」
 
孫教授表示,互聯網和電話是當代主要的通信工具,全國上網民眾達四億人,新疆約有600多萬人在上網,很多人登記了寬帶網,預交了上網費,現在網絡公司違約,對此用戶有權要求經濟賠償,對他們的維權活動,政府應該給予積極的回應。此外,新疆商家很多業務來往都靠電郵傳遞信息,但被政府切斷,也使新疆旅遊等產業受到重創,理應賠償商家損失,或減免其稅賦。
 
當地一家由維吾爾人經營的經營公司負責人表示,封網措施令他們的經濟受到損失。
 
記者:影響大嗎?
維人:我們受影響較大,當然影響大。
記者:損失有多少?用現金來計算的話。
維人:現在還沒有算過。
 
一位在互聯網經營手機卡的商戶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去年7月6日封網以來,他原本每月五、六萬元的營業額化作泡影,投訴無門。他說,受影響的新疆網絡經營者為數眾多。「新疆比較落後,18歲到60歲的年齡段(就業者)應該有一千萬人以上,就按百分之一計算受到直接影響的人不少。我們的聲音根本發不出去,從七.五到現在,政府從來就是沒有給我們一個準確信息,說是什麼時候恢復網絡。」
 
張先生說,他從7月等到10月,看到武警和防暴公安沒有撤離的跡象,為了進行經商,離開了烏魯木齊。「我們總想着趕快形勢平靜下來,等武警撤走以後,社會就恢復,有希望了,結果我們去年看到他們來了以後,在建供暖設備,就知道他們要長期住了,去年10月份的時候,我就離開新疆了。」
 
對此,孫教授說:「在這麼長的時間裏面,新疆居民,他們交了網絡的包月的費用,你現在不能提供這個服務,那麼你應該賠償,但是中共政府至今,沒有對這個問題表示,或者是道歉,或者是賠償的承諾,這是不對的。新疆的用戶有幾百萬,他們有權利去索賠。」
 
孫教授同時也強調,通信自由是基本人權,政府故意剝奪兩千餘萬新疆居民的通信權利,這是侵犯人權的重大事件,這樣的事在中共建國六十年來也是空前的。當局作出如此侵犯人權、違憲、違法的大動作,是破天荒的。必須追究責任,應向新疆和全國民眾說清楚。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