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十大臭名昭著入侵物種:澳洲野兔滿地走



  1. 野葛

  


  野葛

  


  野葛獲得了兩個新外號,第一個外號是「吃掉南方的攀援植物」,第二個外號是「綠色危險物」。


  野葛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性攀援植物,源自中國南方和日本等地。野葛也是這10種臭名昭著的入侵者中唯一的植物。1876年,野葛第一次出現於美國費城百年紀念館的展覽廳內。當時它被吹捧為一種「生命力堅強、可以快速生長」的地被植物,可以幫助當地人抑制土壤浸蝕問題。基於這種目的,野葛正式被引入美國。

  50多年後,也正是因為這兩大優點,野葛獲得了兩個新外號,第一個外號是「吃掉南方的攀援植物」,第二個外號是「綠色危險物」。如今,野葛在美國南方各州瘋狂蔓延,泛濫成災,甚至大有繼續北上之勢,觸角最北端已伸到新澤西州。美國土地上的野葛幾乎沒有任何天敵,它們的存在已經對美國南部各州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現在美國人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利用它,而是如何剷除它。

  2. 野兔

  


  野兔

  


  澳大利亞的野兔數量由最高峰時的6億隻左右下降到「只有」1億隻左右。


  1859年,澳大利亞農場主湯姆斯-奧斯汀曾經這樣寫道,「農場裏引入一些兔子,根本不會帶來害處,甚至還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打獵的機會。」不久後,他就將24隻外地灰兔子放到了野外。正是在這種認識的前提下,澳大利亞人對野兔的生長放任自流。到19世紀末,野兔的群體呈現瘋狂性的擴張之勢,野兔對當地的植物、動物甚至土壤都產生了嚴重的威脅,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已處於崩潰邊緣。

  面對日益猖獗的野兔群體,澳大利亞人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1937年,澳大利亞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曾經嘗試利用多發性粘液瘤病毒來對付野兔。政府專門在一些水池裏投放病毒藥水並引誘野兔前來喝水。圖中右下角顯示的就是一群野兔正在「政府藥池」旁喝水。到1950年,這種病毒終被證明可以安全地用來對付野兔。兩年後,澳大利亞的野兔數量由最高峰時的6億隻左右下降到「只有」1億隻左右。

  3. 歐洲椋鳥

  


  歐洲椋鳥

  


  椋鳥是一種群居鳥類,經常會形成一個個龐大的鳥群,數量高達100萬隻,甚至更多


  1890年,美國一位名叫尤金-施齊費林的莎士比亞崇拜者在紐約放飛了他從歐洲帶回來的60隻歐洲椋鳥。他希望能夠把莎士比亞作品中所提到的鳥類都引入到美國境內。第二年,他又出於同樣的目的放飛了40隻歐洲椋鳥。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如今,無所不在的歐洲椋鳥不僅僅是噪音的製造者,而且還對美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據了解,每年歐洲椋鳥所造成的美國農業經濟損失達8億美元。此外,大量的飛鳥對飛機的飛行也是一個致命的威脅。椋鳥是一種群居鳥類,經常會形成一個個龐大的鳥群,數量高達100萬隻,甚至更多。儘管天空中龐大的鳥群可以產生一幅幅壯觀的畫面,但是現在已經有人對它們的存在表示反感。

  4. 緬甸蟒

  


  緬甸蟒體型巨大,最長可達到20英尺(約合6米)長,甚至連美洲鱷魚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緬甸蟒


  緬甸蟒現在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來說就是一種災難。據佛羅里達州政府部門估計,位於該州的沼澤國家公園裏滋生着大批緬甸蟒,大約有3萬多條。由於這種外來入侵者在當地幾乎沒有天敵,因此這一數據仍將有可能會繼續增加。緬甸蟒體型巨大,最長可以達到20英尺(約合6米)長,甚至連美洲鱷魚都不是它們的對手。有人曾經在一條被捕獲的緬甸蟒腹內發現了一隻長約5英尺(約合1.5米)的美洲鱷魚。當地許多瀕危物種對於這種龐然大物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佛羅里達州的緬甸蟒有的是逃自寵物商店或動物園,有的是被寵物主人放生,還有可能是來自動物偷渡者。全球氣候變暖為這種動物在美國東南部地區大批滋生並泛濫成災提供了適宜的生活條件。

  5. 海蟾蜍

  


  海蟾蜍

  


  海蟾蜍並沒有起到滅蟲的作用,反而帶來了另一場災難


  也許你會認為,澳大利亞人既然有過一次放生野兔的慘痛經歷,那麼他們就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不再引入外來物種。沒想到的是,他們接着又做出了一個傻得可愛的錯誤決定。為了控制甘蔗園中的蟲害,他們引進了大批海蟾蜍,指望它們把甘蔗蟲吃光。海蟾蜍又名甘蔗蟾蜍,是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的一種陸生蟾蜍。 1935年,澳大利亞人引入了首批20隻海蟾蜍並投放到昆士蘭州的甘蔗園中。到1937年,總共大約有6萬隻海蟾蜍被引入澳大利亞。

  然而,事與願違。海蟾蜍並沒有起到滅蟲的作用,反而帶來了另一場災難。首先,雖然甘蔗地的食物無法滿足海蟾蜍的營養需要,但是它們胃口很好,可以吃掉身邊所有的可能食物,這對當地食物鏈造成嚴重影響。其次,它們身上的毒液可以殺死許多捕食者,讓它們在澳大利亞成為沒有天敵的強者。諸多原因最終導致了海蟾蜍的泛濫成災。海蟾蜍最長可以有15英寸(約合38厘米)長。

  6. 灰松鼠

  


  灰松鼠

  


  英國人發起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拯救紅松鼠」運動。


  灰松鼠是一種原產於美國東部和加拿大東部等地區的松鼠。如同野兔和海蟾蜍在澳大利亞的情形一樣,灰松鼠來到英國後也成為了臭名昭著的入侵者。與灰松鼠相比,英國本土的紅松鼠體型較小,根本不是灰松鼠的競爭對手,而且灰松鼠比紅松鼠更具進攻性。此外,灰松鼠身上攜帶了一種致命病毒,這種病毒只會感染紅松鼠,而對灰松鼠卻毫無影響。

  灰松鼠的到來嚴重影響了英國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英國人發起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拯救紅松鼠」運動,甚至連英國王儲查爾斯都出面呼籲通過各種方式剷除他們所討厭的入侵者--灰松鼠。根據英國法律,灰松鼠被認為是一種「害獸」。

  7. 蛇頭魚

  


  蛇頭魚

  


  蛇頭魚最具進攻性,是一種食肉魚類

  


  它們能夠憑藉特殊的呼吸系統,在無水的情況下蠕動身體越過陸地,去尋找新的池塘


  蛇頭魚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它們在一個池塘或是湖泊中大批滋生的話,它們會吃掉所有能夠發現的目標。蛇頭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擁有一個特殊的呼吸系統,可以在水面上呼吸空氣。當旱季池塘乾涸後,它們能夠憑藉特殊的呼吸系統,在無水的情況下蠕動身體越過陸地,去尋找新的池塘,最長可堅持四天。有些地方政府曾經在整個湖泊中投毒,就是為了徹底殺死潛伏於爛泥中的蛇頭魚。蛇頭魚最長有3英尺(約合0.91米)長。據了解,蛇頭魚最具進攻性,是一種食肉魚類。

  8. 老鼠

  


  
老鼠


  世界上90%以上的島嶼都出現過老鼠大批滋生現象。有人認為,一些海島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滅絕,有60%要歸咎於鼠患。最典型的鼠患發生於阿拉斯加的「 老鼠島」。1780年,一艘載有大量老鼠的日本船隻在該島附近沉沒,船上的老鼠紛紛湧入該島。由於缺少天敵,日本老鼠迅速繁殖,趕走了本來棲息於島上的鳥類和其他生物。老鼠島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樹林的無人居住島嶼,於是老鼠最終成為了該島的統治者。

  為了恢復該島的生態平衡,2008年美國政府與老鼠島「統治者」展開了一場人鼠大戰,美國人在老鼠島投下了大量的老鼠藥。最終戰爭以美國人勝利而告終。2009年,生物學家宣佈,該島已經沒有任何老鼠的蹤跡。

  9. 殺人蜂

  


  殺人蜂

  


  殺人蜂也叫「非洲化蜜蜂」,它的毒性很強,甚至可以蜇死人和動物


  殺人蜂也叫「非洲化蜜蜂」,它的毒性很強,甚至可以蜇死人和動物,殺人蜂的名字由此而來。殺人蜂事實上是一種雜交蜜蜂。科學家為了改良歐洲蜜蜂的生存能力,他們於1957年從非洲引進了26隻坦桑尼亞蜂王進行雜交實驗。然而,由於管理人員的疏忽,26隻坦桑尼亞蜂王從實驗室中逃走,並很快與當地野蜂交配,於是就產生了令人恐懼的殺人蜂。殺人蜂比歐洲蜜蜂攻擊性更強,生命力也更強。

  由於殺人蜂生命力強,繁殖速度快,它們已經在世界許多地區大肆漫延。又由於它們的攻擊性強、毒性大,因此它們在這些地區形成了災害。2007年,人們在美國新奧爾良地區發現了殺人蜂。2009年,殺人蜂又開始出現於猶他州境內。在南美地區,殺人蜂的漫延速度更是快得驚人。然而,人們至今仍然未能找到有效措施制止殺人蜂的繼續漫延。

  10. 亞洲鯉魚

  


  亞洲鯉魚

  


  現在亞洲鯉魚卻在美國大肆繁殖,成為美國眾多水域的災難


  顧名思義,亞洲鯉魚源自亞洲。但是,現在亞洲鯉魚卻在美國大肆繁殖,成為美國眾多水域的災難。最初,美國人進口亞洲鯉魚是為了清除美國南部一些養魚場中不斷蔓延的水藻。後來,由於洪水的原因,一些亞洲鯉魚逃進了密西西比河及其一些支流中。在那裏,它們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當地的大多數種群。亞洲鯉魚成長速度驚人,體重可以超過100磅(約合45公斤)。

  如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亞洲鯉魚災難正成為當地人最為頭痛的事。亞洲鯉魚不僅僅體型大,還可以吞食相當於自己體重數倍的水生植物和小型魚類,很多本土魚類因此而失去食物。在五大湖水域中,亞洲鯉魚根本沒有天敵。美國人至今對亞洲鯉魚的泛濫束手無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