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共軍

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據稱為殲11B試飛的照片

東方網11月23日消息 俄羅斯軍事平等網日前刊文將我國殲-11B與俄制蘇-35戰鬥機的性能進行了對比。文中比較的對象包括飛行控制系統、航電設備、動力系統和機體特性等。

該文指出,殲-11B是中國軍事工業在俄制蘇-27SK基礎上發展出的一款性能較為先進的戰鬥機,其較蘇-27SK的主要改進內容包括:

1、完善了動力系統:殲-11B裝備兩台FWS-10發動機,推力較AL-31F提高700千克。不過,FWS-10的其他主要性能指標並未超過AL-31F。

2、安裝了時下流行的「玻璃化座艙」,包括5部液晶顯示器和一個平視顯示器,蘇-27SK上原先龐雜的指針儀錶盤已不見了蹤影。

3、蘇-27SK上裝備的俄制N001火控雷達被中國自行研製的149X雷達所取代。後者可保障戰機同時對兩個目標發動攻擊,能夠制導多種導彈和航空炸彈,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

4、配備了中國自行研製的PL-12中距空空導彈。

5、在機體結構中增加了強度更高且質量更輕的複合材料的用量。

上述方面的改進使得殲-11B的性能較蘇-27SK有了明顯的提升,成為一種較為先進的現代化戰機。國產雷達的使用降低了殲-11B的空重(原先蘇-27SK上使用的俄制雷達重量較大,僅計算機的重量就有數十公斤)。由於換裝了質量更大的發動機,殲-11B的重心也有所後移,這增加了戰機的靜態不穩定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更新飛機飛行控制軟件並增加氣體前部的重量。

早期蘇-27SK的航電設備水平較為落後。殲-11B上航電系統的水平雖然較蘇-27SK有了顯著提升,但依然算不上先進。比較而言,蘇-35上安裝了兩個大型液晶顯示器和一個平視顯示器。總體上將,殲-11B的航電設備水平僅相當於蘇 -30MKK,也就是處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

殲-11B裝備的主要空戰武器為中國最新研製的PL-12中距空空導彈。這種導彈的裝備,使得殲-11B的空戰能力超過了蘇-27SK。雖然中方宣稱PL-12的射程可達80千米,但其實際射程只有50千米(相當於美國AIM-120C早期型號的水平)。殲-11B所裝備的149X火控雷達的總體性能要明顯遜色於相控陣雷達,且在幾種工作模式下的穩定性也要差一些。而在這方面,蘇-35所裝備的相控陣雷達在探測距離和穩定性上都要出色很多。

在機體結構上,由於一種型號的飛機的機體事實上是無法進行改動的,因此複合材料的使用並不能顯著改善機體的整體結構水平。蘇-27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在出售給中方的蘇-30MKK上,機體性能的問題已得到一些改進。

總體上講,殲-11B的性能與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蘇-27M大體相當。雖然殲-11B可使用的現代化武器的種類要多於基本型號的蘇-27,但兩者的推重比卻仍處於同一水平上。

而蘇霍伊公司最新研製成功的蘇-35則是通過對蘇-27進行全面現代化改造發展出的一種全新戰機,其無論是飛行特性(蘇-35事實上具備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還是火控雷達和航電系統的水平,都要明顯優於殲-11B。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東方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