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WSJ:奧巴馬訪北京行程受限 魅力無從展現

隨着此次訪華之行的深入,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發現很難展現他標誌性的個人魅力。

奧巴馬將於周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隨後兩人將發表中國電視直播的聯合聲明。但這可能是奧巴馬直接面對中國民眾發表講話的唯一機會。奧巴馬周一參加的面對面活動原定是要彰顯奧巴馬的平易近人,但最後卻成為了一場嚴格照本宣科的活動。

這方面的直接影響是,外界預計奧巴馬此行既無法達成重大實質性協議,也不太可能獲得明顯的象徵性勝利。長期觀察人士說,奧巴馬此次訪問是近期記憶中控制最為嚴密的一次,奧巴馬沒有像他的兩位前任一樣得到直接面對中國民眾的機會。奧巴馬將於周三結束此次訪華行程。

正在中國做訪問學者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中國研究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說,神秘之處是缺乏公眾接觸。奧巴馬是一個民粹主義政治家,但他無法與中國民眾進行任何互動。

美國和中國官員說,雙方就奧巴馬訪問行程產生了激烈爭論。一位中國媒體內部人士透露,美國希望有機會讓奧巴馬展現他的上鏡魅力,呼籲實現進一步自由,但中國官員拒絕了。中國方面擔心這會讓奧巴馬看起來比中國政界人士更平易近人,中國領導人出現在電視上的畫面都是視察等精心安排的活動。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為奧巴馬此次訪華進行了辯護,他們拒絕將奧巴馬此次訪華與克林頓(Bill Clinton)任總統期間時間更長、更為自由的訪華行程進行不利的比較。

奧巴馬高級顧問阿克爾羅德(David Axelrod)說,奧巴馬此次是集中訪問亞洲,這意味着他必須壓縮訪華時間。奧巴馬必須先在日本停留,日本是美國信賴的盟友;隨後他前往新加坡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還要去韓國就朝鮮這個最為緊迫的外交政策問題展開磋商。

阿克爾羅德說,克林頓當時訪華時間超過一周,他有時間做很多事情,會見更多的人。而我們這次在中國的時間只有兩天半。

奧巴馬此次訪華缺乏民眾互動的問題周二將變得尤為明顯。雖然胡錦濤與奧巴馬將出席新聞發佈會,但他們不會回答問題。知情人士稱,奧巴馬下午將觀光,隨後將參加一個國宴,中國方面控制着邀請赴宴名單。此次宴會沒有邀請美國資深商業領袖以及學術界人士。

奧巴馬周三將會晤中國總理溫家寶,當天下午乘飛機離開。預計這些會談不會達成重大協議或聲明。

這與1998年克林頓訪華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克林頓有四次直接向中國聽眾發表演講的機會,其中包括一次不受審查的中央電視台現場採訪和對中國學生的數次演講。不過,當時中國是在努力獲得克林頓這位自1989年以來首次訪華的總統的好感。

2002年,前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對中國大學生發表了一次演講,讚揚了政治和宗教信仰自由。那次的演講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相比之下,眼下美國的地位遠沒有以往訪華時那麼強,美國的經濟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軍隊正在海外進行着兩場漫長的戰爭。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說,美國不能再把自己的日程強加到中國身上了。

在奧巴馬周一在上海與中國青年的見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差異。周一的活動本應該是一次面對面的活動;一般來講,在面對面的活動中,願意參加討論的觀眾可以進行公開討論。此次的活動卻相反,奧巴馬演講的對象是一群從上海地區精挑細選出來的青年,其中一些人說他們是經過「培訓」後被大巴車運來參加活動的。負責報導白宮事務的記者被安排在一個「觀看室」里,卻無法看到活動的情況。

或許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活動並非中國老百姓普遍都可以看到的。活動只在當地一家電視台上播出。新華社報導說,活動的視頻會發佈到網上,不過最後卻只有問答環節的文字實錄。

或許更為恰當的是,奧巴馬利用上海科技館的公開討論活動來呼籲信息流動的自由;他說,信息的自由流動可以讓社會更強大,讓政治領導人負起責任。他說,處於權力中心的人可能會對批評感到憤怒,不過公開的批評可以使我們的民主制度更加強大,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因為它迫使我傾聽那些我不願聽的意見。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哈默(Mike Hammer)在周一的活動結束後說,中國人民將了解奧巴馬總統今天說了什麼,我們對此感到滿意。白宮發言人夏皮羅(Nicholas Shapiro)說,有限的播報和缺乏預先的宣傳,這些都只突顯了奧巴馬傳遞出的信息的重要性。

一位提問的聽眾提出,美國和中國存在文化差異,美國不應該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中國身上。奧巴馬回應道,美國相信,不論是何種文化,人類都有着某些共同的基本原則。

不過他沒有提及敏感的人權問題,比如西藏或維吾爾族問題。相反,他說,兒童不應受到剝削,被迫成為童工;婦女應該受到尊重,可以受教育和追求事業。他強調了美中合作以及改善政治和經濟關係的必要性。

Ian Johnson / Jonathan Weisman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