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妙文 李鐘琴:喜聞中科院院士獲諾貝爾獎

作者:

美籍華人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大紀元資料室)
 

今日上網,一則新聞令我振奮:《中科院院士獲2009年諾貝爾獎》。打開一看,原來是轉發的新華網快訊: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佈,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科學家高錕以及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3名得主的成就分別是發明光纖電纜和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他們將分享1000 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高錕何許人也?

據網上的資料,高錕先生系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1933年出生於上海,1944年隨父移居香港,曾留學英國倫敦大學。1966年發表了利用極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媒介,傳送光波,作為通訊之用的基礎理論。1987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6年退休後,成立了一個高科技顧問公司,擔任香港電訊等多家公司的顧問。中科院網站關於高錕先生的簡介最後有一句特別醒目:「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我起初還以為高錕先生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呢,所以才急不可待地打下文章的題目「喜聞中科院院士獲諾貝爾獎」,本想長篇大論一番,以駁斥「落後體制扼殺人才」、「大陸人失去了創造力」之類的惡毒言論,宣傳一下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誰知在網上一檢索,才知高錕先生11歲時就到了資本主義的香港,之後又到「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留學,獲博士學位後一直在香港工作。他出成績的那年,大陸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大革文化命,香港還沒有回歸祖國。

看罷關於高錕先生的介紹,頗感到有點美中不足,不禁恨恨地想:他怎麼就不是大陸人呢?

眾所周知,共和國正值盛世,剛剛結束的大閱兵,威武雄起,氣吞天下,除了朝鮮的「阿里郎」有得一拼,試看天下更有誰能敵?又是盛世,又是華誕,再有新中國的科學家獲得國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那可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非常大喜事!孰料高錕先生又是一個「華裔」,這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也太不識相了,真令人徒喚奈何!

又眾所周知,新中國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特別是在醫學方面,現代醫學還沒解決的諸多難題,中國都有辦法醫治,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人間奇蹟啊!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真是有眼無珠!

好在中科院有先見之明,將高錕先生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麼說來,高錕先生自然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了,他獲獎,自然也就是新中國的科學家獲獎了!可喜,可賀!

欣喜之下,我忽然福至心靈,想出一個可以大大提高中國科學家獲獎率的好辦法:將港、澳、台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科學家,全部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將世界上所有華裔作家全部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外籍會員」(金庸先生不是已經入彀了嗎)。這樣一來,只要是華人獲諾貝爾獎,都是祖國大陸的光榮!

甚至,只要解放思想,我們可以將世界上所有頂級科學家和作家都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中國作家協會外籍會員」。那樣,諾貝爾獎就可以讓中國人包圓兒了,足以讓國人過夠獲獎癮!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網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