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古代鏢局500年生存玄機

在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對鏢局的各種演繹和描寫。鏢局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充滿着無窮的玄機。真實的保鏢生涯,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般簡單和有趣,它有着各種規矩和他人所不知的生存之道,危險而辛苦。

 
《鏢局春秋》的作者古彧先生,為鏢局五百年的歷史總結出一套「官府要有硬後台,綠林要有硬關係,自身要有硬功夫」的成功學。在中國歷史上生存了五百年之久的鏢局,究竟是怎麽樣的,又有着什麽樣的禁忌呢?

鏢局原來是標行

在中國古代,驛站是唯一成系統的郵發運輸機構,可驛站是專門為朝廷押送一些來往信件物品的,而對於民間的一些商業往來,便沒有一個安全的保障機構。所以到了明末清初,鏢局就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應運而生。
 
鏢局印章
 
鏢局最早的時候叫標行,是受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古老行當,是憑藉過人的武功,專門為別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

清人吳熾昌《客窗閒話難女》中記載:【余舅金氏,以大海之洋行為業,自置洋船五,在東西洋貿易。每船必有標客,以御盜賊。】

《清稗類鈔技勇類洪峻與三等羯鬥》亦稱:【時有巨商貿販外國,苦海盜,聘洪護鏢。】

以前鏢局的鏢是「標」,如明代的《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說西門慶『家裏開着兩個綾緞鋪,如今又要開個標行。』足見明代的鏢行,稱「標行」。

到了清朝末年隨着票號的出現,才改為「金」字旁。「鏢」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後面的票代表票號的銀兩。鏢局的組織包括鏢局主人丶總鏢頭丶從事保鏢工作的鏢頭和鏢師丶大掌柜丶管理雜務的夥計和雜役。

古代的保安公司 —— 鏢局

鏢局主人講的是人面廣關係好有錢有勢,打出旗號使黑門檻的綠林好漢不敢招惹;萬一出了事能夠擺得平官府,鏢被劫了賠得起銀兩。大掌柜講的是眼明心細算盤精,看貨不走眼估價不離譜,上下里外該打點的絕少不了,該開銷的絕不浪費。

至於總鏢頭,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藝業驚人就是退休的名捕之流。

鏢局的買賣叫做「出鏢」或「走鏢」。按腳程遠近丶貨物的價值收取不同的「鏢利」,商定後簽訂「鏢單 」。在鏢單上註明起運地點丶商號丶貨物名稱丶數量丶鏢利多寡等,雙方各蓋圖書(即印章)。

護送到指定地點後商號取得鏢利。走鏢,通常有總鏢頭或是經驗老道丶能夠獨當一面的鏢頭「押鏢」,帶着幾個有功夫底子的鏢師,和一群手腳利落的夥計,銀貨鎖在鏢車裏,車子上插着鏢旗,夥計嘴裏吆喝着鏢號,拿着接收鏢物的清單,再帶上官府開的通行證。

遇到關口的時候,拿出通行證給官兵看一下。為了避免糾纏,鏢師有時便順手塞給他們一些銀兩。

鏢局開始只是送信之類的稱為信鏢。到了清朝中葉,隨着金融業的興起(票號的產生),鏢局的主要業務就是為票號押送銀鏢,這就形成了鏢局走鏢的兩大鏢系:銀鏢和票鏢。

到了清朝末期隨着票號的逐漸衰敗,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就轉化為保護一些有錢的客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押送一些衣丶物丶手飾,這就形成了人身鏢丶糧鏢丶物鏢。

綜合上面三種,這也就是鏢局走的六大鏢系:即信鏢丶票鏢丶銀鏢丶人身鏢丶糧鏢丶物鏢。

隨着清朝社會生活的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也越來越廣泛,不但將一般私家財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繳的餉銀亦靠鏢局運送。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繫或設有分號,一些匯款業務也由鏢局承擔。

到了後來,甚至連看家護院丶保護銀行等等也來找鏢局解決。據說當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國十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

鏢不喊滄

鏢局走鏢有三種方式,一是威武鏢,二是仁義鏢,三是偷鏢。

威武鏢,是在行李上長插一杆大旗,旗上寫明鏢師的名字。旗子都是活動的上面安了軲轆。走鏢時將鏢旗拉至頂上叫做「拉貫頂旗」,長槌打起鑼聲:哐!哐!鏢手們或亮起噪門喊號子,或者喊出本鏢局江湖名號,這叫「亮鏢威」。

走仁義鏢那就得下半旗,打十三太保長槌鑼丶五星鑼或七星鑼。

如果某個關卡十分厲害,既不讓押鏢的隊伍經過,鏢局的人馬又鬥不贏他,那就只有悄悄不做聲,馬摘鈴,車軲轆打油,旗子收起偷偷摸摸過去,這便是「偷鏢」。

走南闖北的鏢車,到了滄州時都會扯下鏢旗悄然而過,不得喊鏢號。否則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清末,「鏢不喊滄州」已成為南北鏢行共同遵守的常規。

為什麽唯獨在滄州不可喊鏢呢?

《武術匯宗》言:【實則滄州一帶,最出鏢師,高人盡多也】。

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州境內,京濟丶京大要道貫通南北。滄州丶泊頭丶鄚州丶河間丶獻縣均為南北水旱交通要衝。為京丶津丶冀丶魯丶豫商品流通必經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也是官府巨富的走鏢要道,所以滄州鏢行丶旅店丶裝運等行業興盛。

而面臨各業相爭,必須具備高強的武技才可立足。當時河北滄州為武術之鄉,各地鏢局為表示對滄州武界的尊重,所以一進入滄州地面都不能再喊鏢。若在滄州喊鏢則有逞強之嫌。

三會一不

走鏢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且不說需要日夜兼程,就連風餐露宿也都是常有的事情,有時甚至得面臨各種各種的險境。因此,鏢師們在帶徒弟時,會教給徒弟「三會一不」的技能,這也慢慢地變成了規矩。

一是要會搭爐灶。

因為走鏢多會在荒山野嶺,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為了不至於餓肚子,鏢師們就不得不自立更生,搭爐灶做飯菜才能飽腹。

二是要會修鞋。

鞋在鏢師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走,所以沒有一雙合腳的鞋,將會是件很痛苦的事。雖然,可提前備好鞋子或是在沿途中買新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腳。因此鏢師們都得會修鞋,要保證不影響行走。

三是要會理髮。

走鏢有時一走就是數月,而且極有可能是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所以鏢師們常常是風塵僕僕,一副狼狽相。

偶爾路過城鎮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訪地方勢力,中國向來注重禮儀,因此拜訪他人一般都要把自己修整乾淨丶收拾體面再去,這時鏢師就得學會理髮,打扮自己,這樣一來,不僅自己不丟面子,而且還可以顯示鏢局的實力。

除了三會,就是一不了,這一不就是不洗臉。在走鏢的過程中,「洗臉」和「到家」是同義語,用鏢師們的行話說「該洗臉了」,也就是該到家了的意思。

但是深究其原因,不洗臉其實是為了保護皮膚,在戶外冬季寒風凜冽,春秋風沙撲面,夏季驕陽似火,用土鹼洗完臉之後凌厲的風一吹,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規,保鏢行業的江湖文化色彩,也就決定了它的行規的特殊性。

保鏢六戒:

一丶戒住新開張的店:新開設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鏢之人便不去隨意冒險,只要門上寫有開業大吉的店,他們都不住。

二丶戒住易主之店:換了老闆的店,保不准人心叵測會有賊店,保鏢之人也不住。

三丶戒住娼婦之店:有些店內的娼婦會苦苦糾纏,使鏢師中計丟鏢,所以保鏢之人一般也不會去冒險。

四丶戒武器離身;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住店休息,武器都必須帶在身上以防萬一。

五丶戒鏢物離人:無論是早路上的鏢車,還是水路上的鏢船或是受保護的官員丶商人丶鏢師都不得隨意離開。

六丶戒忽視疑點:當鏢師的人必須具備眼觀六路丶耳聽八方的警覺能力,一旦發現可疑之處,就要密切注視,隨時準備投入戰鬥之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探索與發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