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貴州苗族老婦一眼破譯神秘圖案

新聞提要:近日,(貴州)鎮寧自治縣江龍鎮一支自稱為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聚居區,發現了數十個雕刻精美的賞凳石。奇怪的是,幾戶收藏賞凳的漢族、布依族主人卻不識賞凳上的圖案,唯有蒙正苗族婦女,一眼便能破譯上面圖案的內容。
 

       

賞凳石上發現古代軍士

   

專家由此推測鎮寧一古城可能是古夜郎「陪都」

    近日,(貴州)鎮寧自治縣江龍鎮一支自稱為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聚居區,發現了數十個雕刻精美的賞凳石。奇怪的是,幾戶收藏賞凳的漢族、布依族主人卻不識賞凳上的圖案,唯有蒙正苗族婦女,一眼便能破譯上面圖案的內容。而對於賞凳石上的幾幅兵器、軍士的圖案,相關人士懷疑,它們可能與古夜郎國的軍事有關。

    賞凳石上發現古代軍士

    8月8日中午,記者來到發現這些石賞凳的鎮寧自治縣江龍鎮楊柳村。據了解,楊柳村除居住了少量漢族、布依族外,主要居住了蒙正(遺留下來之意)苗族。

    在楊柳村楊柳垻村民組黃志會家,記者在石坎子左右兩邊,看見擺放的2個雕刻精美的方形賞凳石。每個賞凳石只有正面、左右兩面3幅圖案,除5幅是一些動物與植物圖案外,另一幅是植物與3把古代兵器月牙形的戟相融在一起的圖案。

    而在距黃志會家約2公里的楊柳村大幹仗村民組,村民陳福全家也有2個賞凳石和9個支撐房屋木柱的柱石凳。上面的數十幅圖案中,大多都是動物、植物。其中,4幅圖中出現了古代兵器和軍士的圖案。

    據了解,在楊柳村,還有兩戶村民家中收藏有這種賞凳石。

    苗族婦女破譯神秘圖案

    據了解,村民黃志會屬於漢族。他說,200多年前他的祖先搬到這裏時,發現附近的大幹仗村民組有一座古城,城牆內一片荒涼。在諸多殘敗的地基里,有許多雕刻精美的賞凳石,在修建房屋時,祖先們便搬了幾塊到家中。

    而村民陳福全家屬於布依族。他們家賞石凳的來歷跟黃志會家一樣。

    對於賞凳石和柱石中的圖案,黃志會和陳福全都說,他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內容,只覺得好看。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居住在這一帶的自稱為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婦女卻能看懂這些賞凳石上圖案。由於平時蒙正苗族與當地布依族、漢族少有往來,所以他們並不知道這幾戶人家當中收藏了這些賞凳石,前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些賞凳石才被蒙正苗族所知。

    王正英,今年64歲,是蒙正苗族婦女中雕花刺繡的一把好手。當天,指着賞凳石上一幅幅圖案,王正英與幾位上了年紀的蒙正苗族婦女一一向記者解釋說,這是山蝴蝶、這是水蝴蝶,這是銀鈎花……她們說,就是現在,她們也將這些花紋圖案繡在自己的服飾上。

    神秘古城為夜郎「陪都」?

    早在2006年6月,鎮寧自治縣江龍鎮楊柳村便發現了一座神秘古城,這座神秘古城就修建在大幹仗杜村民組一座高高的山上,面積約10平方公里。山頭西面是萬丈絕壁,東、南、北三面則以三道城牆作為三道防線。要想進入第三道城牆的防區,必須要先經過第一道、第二道城牆,由此不難看出,第三道防區應該是這座古城的心臟

    據現在居住在城牆裏面的布依族、漢族以苗族同胞們說,他們的先祖是在明清時期搬到這裏來居住的。搬來以前,這座古城早已存在。不過,那時是一座空城。關於這座神秘古城,長期潛心研究夜郎史的專家、貴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田玉隆經過實地查看後說,在貴州範圍內,他還沒有看見過規模這樣宏大的古城。

    悉知楊柳村發現大量賞凳石、而收藏者不識圖案內容唯有蒙正苗族婦女能識的消息後,鎮寧自治縣竹王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文金經過實地考察後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位於大幹仗村民組的神秘古城很可能就是夜郎王室後裔們被打敗後躲避修建在此的「陪都」。

    對此,楊文金引經據典,並用當地發現的大量「活人墳」作為佐證。

    圖案上疑為夜郎士兵

    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公元前25年,夜郎國最後的一個王「興」被牂牁太守誘殺後,他的兒子邪務組織二十二寨苗民繼續抵抗,被打敗後就逃到一片深山裏躲避,夜郎國從此神秘消失。到了三國時期,「興」的後世家族逐漸強盛起來。《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部將張嶷帶兵平息牂牁郡後,「興」的後世家族部落又起兵造反,張嶷領兵再次討伐,俘虜了二千人,全部遣送漢中。

    楊文金說,「興」的兒子邪務抵抗牂牁太守失敗後,便帶領餘部逃到大幹仗,根據地形修建了有三道城牆護衛的城池作為夜郎「陪都」,剛剛發現的賞凳石可能就是這個時期雕刻的。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部將張嶷打敗了夜郎「陪都」里夜郎後裔後,便將這支族人全部遷走。而蒙正苗族中,也有「祖先被遷走他們被遺留下來」的傳說。由於老人和小孩走不動,頭人們便在大幹仗一帶山坡上做了數量驚人的「活人墳」(目前還有遺蹟),讓老人和孩子躺在裏面,吃完準備好的少量飯食後等死。但待官家和青壯年族人走後,一些老人和小孩從「活人墳」里爬了出來,因不敢在原住地居住,他們就遷往後面海拔最高的蜂糖大山上居住。數百年後,這些遺留下來的蒙正苗族才漸漸搬到現在的山下楊柳村來居住。

    楊文金說,蒙正苗族遠古時期記事的方法是,將圖案符號用刺尖刺在厚實的一種木葉上,曬乾後珍藏,後來便將符號圖案雕刻在石頭上,再後來,婦女們便將它們繡在了自己的服飾上。楊說,由此便可解釋,為何收藏賞凳石的漢族和布依族同胞不識上面的圖案,而蒙正苗族婦女卻能一眼就能「讀懂」。

    楊文金說,古代大戶人家中的賞凳石,一般都雕刻的是花鳥蟲魚及其他動物植物的盤圖案,雕刻有兵器、軍士的少有,賞凳石上的兵器、軍士是否與夜郎軍事有關,這還需要專家考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貴州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