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謝田:中國智庫的救命和致命之處

多年前聽過一位印度裔教授的演講,談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討論。這位印裔教授很幽默,也很坦誠,生動的言辭和例舉令人印象深刻。十年後的今天,當年課堂的內容還記憶猶新。

聰明學生惹麻煩

有次他給學生提出了一個難題。按以往經驗,這問題會讓許多人迷惑不解,進而,意見不一的學生會展開爭論,他也樂得看着學生們深入討論,他最後再作一個總結、然後就下課。

但那天提問之後,立即有個學生舉手。然後這傢伙分析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論證嚴謹、結論準確。還不只這些,這個絕頂聰明的學生的一席話,其他人都非常認同,沒人提出不同意見。聰明惹出麻煩了;因為課堂討論的目的沒達到,其他學生沒有機會從死記硬背式的學習(Rote learning)進入高級的、批判性的思維(Critical thinking)。教授說,他當時有點不知所措:你都講完了,後面半小時怎麼辦?

還好,就在教授一籌莫展時,角落裏傳出膽怯、微弱的聲音:「我有不同意見。」教授大喜過望,立即鼓勵,「你,請講」。然後,課堂討論繼續了下去……

天賜的頭腦和智慧

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針對平均水平的學生的論題,會被聰明的學生給「攪黃了」。美國課堂里,許多中國學生非常聰明,腦子轉的很快,為美國學生準備的問題,他們都率先破解。這跟那位印度教授遇到的問題,簡直一模一樣。該是神明的格外恩惠吧,反正國人的智力水平的確不低於世界任何民族。

按說國人頭腦這麼發達,這個世界的智慧成果,應該有許多出自國人。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不管是從諾貝爾獎得主、社會思想的解析、還是人類思想成果的匯總、智庫的作用,都看不到太多讓華人值得驕傲的地方。

五億撐起中國智庫

中國最近投入五億人民幣,成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這個智庫的設計無疑是好的,但這個中心會怎樣運作、產生什麼樣的成果,是外界更加關注的。第一篇有份量的研究報告出爐之際,才是這個新機構蓋棺定論之時。智庫的聲譽不是靠花錢請一堆外國人來開開會、裝個門面,就能做得到的。

令人悲哀的是,中國經濟造假的同時,「智庫」的數字也突然膨脹。報導說,「據中國自己的統計,目前中國有智庫超過兩千家」,「在數量上已超越美國」,因為美國只有一千七百來家。其實美國人自己算起來,稱得起「智庫」的機構,也就兩百多家。中土虛假、浮誇之風之烈,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真不知民族的前途何在。

大蕭條引發智庫


智庫作為人類思想成果的匯總,對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圖為美國智庫之一布魯金斯學會的總部(維基百科)

智庫作為人類思想成果的匯總,對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智庫的本意,是思想庫(Think tank),或政策研究機構(Policy institute),是進行社會政策、政治戰略、經濟、科技、軍事戰略等的研究和倡導組織。美國智庫大發展從一九三零年開始,剛好在大蕭條開始之後。布魯金斯(Brookings)學會是著名智庫之一,它協助創立了聯合國、馬歇爾計劃、和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這些項目中的任何一個,都有深遠的意義。

有人批評智庫的作用,認為它們接受捐款,其觀點會偏向捐贈者。也許如此,但至少,不同觀點的人可以支持不同的智庫。「傳統基金會 」(Heritage Foundation)明確的與保守派的理念相吻合;「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則推崇自由派的社會和經濟政策。

中國過渡政府也有智庫,其智庫和正常社會的智庫一樣,提供獨立、公正的見解和建議。過渡政府也許會聽會採納,也許不聽,但至少能聽得見不同的、反對的、甚至對立的意見。智庫本身的思想成果、政策建議,即使不被採用,也會作為公眾產品,供全社會使用。

八年前成立的財團法人基金會「台灣智庫」,其網站門面的招牌非常令人欣賞,是「以台灣為名、以台灣為念」其宗旨,如作為知識與政策的溝通平台,以知識投資台灣,結合各界提出政策建言,擘劃國家發展之願景,傳播研究成果,理性思辯社會的公共議題,都非常值得稱道。

中國智庫的致命之處

按中國社會目前危機四伏的現狀看,當局忙於救火,按下葫蘆浮起了瓢,的確需要真正意義上的智庫。中國人群體不乏真知灼見,尤其是獨立的、原創的、切中時弊的思想。但問題的關鍵,是智庫,或者這些大腦的集體運作,是否能夠真正的獨立?是否可以獨立的思考,而獨立思考之後的結果,是否能夠明確無誤的表達、討論、採用?

去年,中共國家主席身邊的智囊誤判了國際油價近兩年的走勢。但中國智囊誤判的原因,比誤判的結果更發人深省。他們在用「陰謀論」來判斷國際經濟和金融時,自己都不能說服自己,而只是迎合了中共領導人對世界畸形的、陰暗的看法。當他們每天生活在謊言和暴力之中時,以己之心度別人之腹,「 陰謀論」就有了市場。而智囊們只要繼續迎合,就會繼續誤判局勢,繼續做出錯誤的決定。

智庫如果不能真正敢言,說真話,產生真知灼見,那也真是白拿薪水、白吃乾飯了。研究中國社會的智囊,如果不能診斷出、道出中國社會危機的根源是中共本身,而解決中國問題的必由之路就是解體中共,這些前政府官員、大學教授,能對得起手中的薪水嗎?

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負責人的說法,辦智庫是需要「利用民間渠道這個平台」來「回應國外輿論」;「組織專家學者」來「向國際社會介紹情況」。這種自供狀真是要命,成為「中國智庫」看來有點玄,即使稱之為「中共智庫」恐怕也不夠格,因為在解決中國問題的最關鍵的話題上,有人還是像在讀朦朧詩一樣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新紀元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