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建政六十年 兩會氣氛緊繃繃

 

應對媒體,今年中共「兩會」發言人是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前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二人均有中共新聞發言人資歷,前者以"痞"著稱,後者則以詭辯見長.

**********************

 VOA: 人大政協代表被警告莫談敏感問題

記者: 東方
香港
Mar 4, 2009

政協代表步入人民大會堂
據香港媒體報道,今年出席政協和人大的委員和代表接到通知,要他們在參加會議的時候不要到處走動,保持會場秩序,同時對一些敏感問題保持沉默。有中國觀察家認為,這是為了對一些敢言的人大代表進行言論限制,說明當局對中國國內矛盾的嚴重程度的估計遠比外界觀察得要嚴峻得多。
 
今天出版的南華早報報道說,和往年的政協和人大相比,今年參加兩會的代表和委員明顯迴避記者。據報道,今年兩會的與會代表還被告知,在遇到一些敏感問題的時候,除了建設性的意見以外,不要發表其他見解。

*高級官員紛紛躲避記者採訪*

南華早報報道說,一些部長級高級官員也得到同樣的通知。與會代表和部長們對媒體的態度也間接地印證了這一通知的存在。一些通常回答媒體提問的官員紛紛拒絕媒體的採訪。

南華早報援引好幾位採訪兩會的記者的經歷說,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把記者的問題推給發言人回答,這樣的局面在以前採訪兩會的時候很少發生。

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在大會後拒絕談論任何問題,他還通過一個專門供官員進出的出口離開以避免遇到記者。

新任命的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茂對記者在他出席會議的途中攔住他採訪表示出特別不高興。他對記者喊道:「不要阻攔我去出席會議。」

*敏感年收緊兩會代表發言自由度*

中國獨立筆會理事,作家朱建國表示,這說明今年對中共政府來說,是一個特別敏感的年份,中國收緊了兩會代表發言的自由度。

國內外媒體記者採訪兩會
他說:「我覺得這從另外一個角度透露了今年對兩會代表發言的自由發言度的更加收緊了。本來以往年年都收得很緊,但是今年收得更緊。我剛剛看到南方都市報披露的一條消息,今年赴京採訪的兩會記者,不管是境內媒體還是境外媒體,一律不准到代表駐地採訪。哪個代表住在哪個房間,對記者都是保密的。另外還禁止記者在賓館的過道採訪,規定只能在賓館的一樓大廳里等候。」

*國內局勢嚴峻程度可能超出外界觀察*

中國作家朱建國分析說,收緊代表的言論自由度以及官員對記者的迴避,說明中國國內局勢嚴峻的程度,可能超出外界的觀察。

他說:「由於他們對今年形勢的危機,當局高層可能知道的信息更加全面,對危機的深度可能有一種恐懼感,所以採取應對措施,按照當局60年來一貫的傳統,每逢危機,不是開放言論的渠道,聽取更多的百姓的意見來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反而是封鎖,越是有危機越是要封鎖言論的自由度。」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中國社科院學者徐友漁的話說,給出席兩會的代表下敏感問題封口令,加深了他對每年在北京召開的兩會的負面看法。

外國媒體通常把中國的兩會稱為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橡皮圖章,而中國真正的大權掌握在黨的手中。

前中國外長,大會發言人李肇星在新聞發佈會上回答人民日報記者關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的時候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有中國特色的改革,可能不是西方政治家所希望的那種改革。

他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可能不是某些西方政客和政治家所希望的那種改革。我們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連學者都監控兩會代表豈敢越雷池一步*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援引中國社科院學者徐友漁的話表示,對北京一些自由派獨立知識分子而言,每年開兩會通常意味着兩件事:一個是交通管制,另一個是警察來訪。徐友漁說,警察星期一拜訪了他家。徐友漁表示,警察通過來訪試圖警告他在兩會期間已經受到警察的監視。徐友漁認為,如果像他這樣的中國社科院學者都要受到警察的監視,那麼在目前的政治體制下,兩會代表和委員也沒有任何人敢越當局指定的界線。

**************

政協會議大會堂開幕 會場外氣氛緊張到處抓捕訪民

2009-03-03

全國政協會議星期二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賈慶林作了工作報告,會場外,戒備森嚴,無論公車上還是馬路上都在嚴查訪民,訪民的聚集地幾天來也被天天抄查,而到兩辦上訪的也是有去無回。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方媛的採訪報道


全國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星期二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政協主席賈慶林作了工作報告,他總結了08年中國所受到的考驗和取得的成就。

他說:2008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和很不平凡的一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各方面嚴峻挑戰,同心同德,頑強拼搏成功抗擊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完成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沉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

而會場外,戒備森嚴,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公安和便衣嚴查路上的行人,凡是上訪者一律拉上警車,就連公交車上也不放過。

一位在北京的上海訪民對本台表示:我今天早上出去了,抓得很嚴很嚴,公交車上都在抓,他們就是看到我們外地可疑的,說話什麼的,一看到就馬上有人來抓你了,包括北京的警察和當地的截訪人員好多好多。

記者;如果這樣的話,兩辦上訪的也會抓呀。
上海訪民:全部抓的,有一個進去一個,都沒有回來的,都抓走了。
記者:從什麼時候開始?
上海訪民;應該說從上個星期五已經開始了,現在國家信訪局進去了,他們就交給地方政府了。所以我現在只能躲在家裏呀。

另一位姓張的河北訪民星期二上午出門後被截訪人員跟蹤,與記者通話時他剛甩開跟蹤者,他也說:去兩辦上訪的有進無回。他說;進裏面就不讓你出來了,然後把你送到馬家樓,然後就把你帶回去了。

記者;不是說這幾天到兩辦上訪的也特別多嗎?
姓張的訪民;對,也很多。
記者;他們是新上訪的不知道吧。
姓張的訪民: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新的人很多,老的都不去。像最高法院都是這樣的,他從前門進,後門就帶走。

就在星期一晚,住在壽寶莊和南站附近的訪民還被偷襲,姓張的訪民說:壽寶莊那邊,昨天他們搞得很晚十二點了還挨家挨戶的去搜,保安去查身份證,到處都在搞,南站也是那樣,每天白天晚上都有。

他還表示,估計兩會期間會出一些事情。他說:我看那樣子,大家都被逼急了,都要好像有所活動,國家要控制,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問他們都不會說,但是他們在幹什麼就看到了,比如他們要撒傳單去,他們在準備這些事情。

而北京維權訪民周莉,楊秋雨被公安帶到房山旅遊,不知回程日期,估計也要兩會閉幕,其他訪民都很難找,不是電話不通就是沒在服務區內,訪民李學惠表示,大多數都被公安看起來了,包括他自己。

他說:警察就在我們家樓下,可以出去,但得做他們的車。
記者;北京上訪的都被他們看起來了嗎?
李學惠:對!對,相當多的人。

除此之外,北京的一些維權人士,異見人士等也從星期一開始被公安嚴加看守,軟禁在家。維權人士劉安軍星期二下午對本台表示:從昨天開始到處都是警察,維權的,民運的,上訪的還有異議人士,昨天,徐永海他跟我說他被監視起來了,還有李海,劉迪等人。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方媛的採訪報道

**********************************

大陸兩會 面臨政經雙重夾擊

2009-02-26 01:47:27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2月25日載文《「兩會」面臨政經雙重夾擊》,摘要如下:

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政協人大會議,定於3月3日和5日先後召開。每年北京的「兩會」,因負有議大政定走向的任務,從來都是全社會矚目的焦點。「兩會」既折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現狀,又影響著年度的發展。今年的「兩會」,雖無換屆人事等熱門議題,又無重要立法中長期規劃等特別議程,更無兩岸關係之類敏感話題,焦點預計聚集在民生之上。

按中共領導層的部署,今年的「兩會」,重點是要落實當局定下的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惠民生的各項措施,是要開成一個認清形勢凝聚人心增強信心共度時艱的大會。於此兩會的各項議程,從審議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直到財政預決算報告等,都希望引導到當局預定的方向。

中共領導層畫下這個框框,是因為今年的「兩會」的舉行,有兩方面的特殊背景。一個就是國際金融海嘯,已演化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中國大陸的經濟,已由不受影響,變得影響很大。經濟的滑落,已有據可查,幷進而影響到民生和社會的穩定。另一個背景,就是今年有特殊的「周年政治」,既有中共建政一甲子要舉行大閱兵紀念,又有西藏改革周年及法輪功六四等政治敏感點。

於此,今年的「兩會」,就出現了政治敏感和經濟雙重的夾擊。政治上的衝擊,自然帶來全面收緊,步步設防;經濟的衝擊,已提早出手,分頭迎戰。但更大的問題,反而是政治敏感經濟波動下的社會問題。

不論是專家的調查,還是民眾的反應,中國大陸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也真是社會問題。目前的社會問題,大抵有四大方面的表現,一是失業困局的加劇,中國早就是世界上失業人口數量最多最大的國家,現在的失業困局,不僅是城鎮人口的失業,更麻煩的是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的失業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的畢業就失業。大學畢業生未能就業帶來的不滿,加上數千萬農民工的遊走,一旦處置失當,就是一座火山

社會問題的另一方面表現,是在經濟高發展下,貧富差距拉大,不論城鎮還是鄉村,都有大批低收入群體。城鎮貧民大部分雖有不同的最低收入保障,鄉村也開始有一定救濟安排,但他們的溫飽,未見得已經解決,何況在經濟滑落下,他們的生活可能進一步受到較大衝擊。社會能否安定和諧,不能不受到影響。

中國大陸目前還有一個特殊的社會現象,是「群體性事件」頻發,也就是示威抗議官民衝突不斷出現,這些事件有貪官污吏的壓迫征地拆遷勞資糾紛分配不公等各種原因引發,遍佈城鄉,極難化解。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大陸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體制,長期以來都有重大缺陷,對看病難和看病貴,教育的不公平,保障落不到實處,社會反彈聲四起,當局為擴大內需穩定社會收服人心,要實施醫療制度改革,要改革教育體制,也要全面落實社會保障,而任何改革,都會引起震盪。

目前的主要社會問題,絕大部分當然都是民生問題,但多與政治和經濟息息相關。而民生問題既帶來社會的不穩,又反過來衝擊著經濟發展和政治的穩定。中共領導層已提出,這次會議要「着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要「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想作出正面的回應。雖然中共領導層高度重視,民眾普遍關注,但這些民生議題或者說社會問題,不能只靠短期的救急措施來「保」,比如就業,目前出臺的一系列措施,可能穩住一時,但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何況地方政府和部門,更有短視和護利之弊。

既然民生議題和社會問題,已可能影響到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當局理應透過「兩會」這種政治舞臺,廣納民意,找尋共識,化解矛盾,對社會問題的解決,不僅立足政治眼下的穩定經濟當前的脫困,還要有更長遠的打算,提出制度性安排,才能化危機為轉機,迎來長治久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