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她 坐擁229億財富 世界女首富家變內幕

當人們將目光投向這位一向低調的女富豪的一生,卻恍然發現,原來幸運的出身未必能帶來幸運的一生,坐擁229億美元的巨額財富並非如常人想像得那般幸福光鮮。利利亞娜-貝當古的人生曲折以及家庭爭產風波怎麼看都有點像香港「小甜甜」龔如心的經歷。



  
利利亞娜和丈夫安德烈-貝當古


  87歲的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擁有229億美元的身家。62歲的他是一個交際花一般的藝術家,周旋在眾多富婆之間。

  某年冬天,在非洲島國塞舌爾海灘度假的法國作家、攝影家、畫家弗朗索瓦-瑪麗-巴尼爾,突然有了作畫的欲望。但問題是,他出來度假前忘記帶畫筆了。巴尼爾把自己的困境告訴了歐萊雅的女主人利利亞娜-貝當古。他問利利亞娜:能否派您的私人飛機飛回巴黎將我那套畫具取回呢?

  於是,巴尼爾的畫具被如期從巴黎送到塞舌爾。巴尼爾一邊享受着海灘的陽光,一邊在畫板上傾瀉着自己的靈感,而利利亞娜安詳地坐在一邊注視着這一切。

  她送給他近10億美元財產,包括畢加索名畫

  然而,由於近一個月來枝節橫生,利利亞娜和巴尼爾之間的這般詩情畫意恐怕再也難以尋覓了。

  2008年12月中旬,多年來一直保持低調的歐萊雅女掌門人利利亞娜突然被捲入一場鬧得沸沸揚揚的爭產風波,歐萊雅公司和她的名字甚至巴尼爾的名字都頻頻見諸世界報章。

  原來,現年62歲的巴尼爾與利利亞娜夫婦相識多年,關係一直很密切。在2001年~2007年間,利利亞娜多次將價值9.93億歐元的財產以支票、房產、藝術品和人壽保險合同的形式贈予巴尼爾,其中不乏大師畢加索、馬蒂斯的畫作。

  2 007年,利利亞娜的獨生女弗朗索瓦茲-貝當古-梅葉爾斯聽到風聲後,走上了法庭,她擔心這位被熟人看作「花花公子」和「蠱惑高手」的攝影師搶走本該自己繼承的200多億美元的巨額財產。弗朗索瓦茲在訴狀中指控巴尼爾在母親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操縱母親轉讓巨額財產。



  
利利亞娜和丈夫安德烈-貝當古


  女首富:「我很清醒,我自己的錢愛給誰給誰」

  但利利亞娜卻竭力阻止法官調查她的私有財產流向,理由是「我很清醒,我自己的錢愛給誰給誰」。不過,有知情人卻表示,他一直在施展魅力「蠱惑」這位老女人,每次他要了錢離開後,她就很難過,而如果她不肯給錢,那麼他就不肯陪她吃飯、聊天。

  法院為此秘密調查了一年多,在利利亞娜家工作的15位家政人員都接受了警方的詢問。而一個月前,媒體之所以突然將此事爆出來,是因為有傳言稱,法院已經完成了證據搜集,正在考慮是否正式起訴巴尼爾。

  巴尼爾和利利亞娜-貝當古相識於1987年。其時,巴尼爾受命為一期歐洲雜誌拍攝封面,封面人物就是利利亞娜-貝當古和意大利著名導演費里尼。

  巴尼爾和利利亞娜一見如故,從此,巴尼爾開始頻繁出入利利亞娜夫婦在巴黎郊外富人區尼耶利的豪宅。他一直對利利亞娜-貝當古自稱「您非親生的兒子」,而利利亞娜夫婦對他的確像對乾兒子般疼愛。

  有熟悉巴尼爾的人稱,巴尼爾非常健談,具有天生的討人歡心的本領。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20世紀在世界文化和政治領域最有名的一些大人物都對他疼愛有加,這些人物包括法國著名女作家弗朗索瓦茲-薩岡以及《等待戈多》的作者、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等。

  
女首富本是一個表現靦腆的富人


  利利亞娜從出生那天起就註定將成為富可敵國的女首富,因為她是化妝品王國歐萊雅的建立者歐仁-許勒爾的獨生女。然而,幸運的出身並不能保證她的一生一帆風順, 幼年喪母,青年患病,花甲之年遭遇飛機失事,耄耋之年又跟唯一的女兒決裂,她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

  1907年,26歲的法國藥劑師歐仁-許勒爾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染髮配方,起名「奧萊雅」。第二年,他用800法郎成立了法國無害染髮劑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歐萊雅的前身。或許連許勒爾本人都沒有預料到,100年後,歐萊雅已經從一個家庭小作坊躍升為世界頭號化妝品王國,2007年,其營業收入達到 170億歐元,在全世界擁有63000多名員工。

  1922年10月21日,41歲的許勒爾喜得千金,取名利利亞娜(百合花),在他心目中,這個小人兒就是一朵聖潔的百合花。小利利亞娜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享受着家境優越所帶來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幸福的童年總是那樣短暫。4歲那年,她的母親不幸染病去世。多年後,利利亞娜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夜晚:「我夜裏被僕人喚醒,只見父親跪在母親的床邊、抽泣……她去世後,家裏就再也沒有音樂了。」

  1957年,許勒爾去世,享年76歲。35歲的利利亞娜成為許勒爾所創造的巨額家族財富的唯一受益人。

  在《福布斯》雜誌公佈的2008年全球富豪榜上,利利亞娜位列全球第17大富豪,229億美元的身家令其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不過,近日有報道稱,她也成為席捲全球金融界的麥道夫欺詐案的受害者,其財富可能會因此縮水,而她在2009年富豪榜上的地位或將下降。

  除了銜着金鑰匙出生外,利利亞娜一生中的另一大幸事是擁有一段穩定的婚姻。她曾對朋友說,維持了50多年的美滿婚姻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利利亞娜的丈夫是法國政治家安德烈-貝當古。1947年,25歲的利利亞娜不幸患上結核病,父親送她前往瑞士休養。在那裏,原本鬱鬱寡歡的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安德烈-貝當古。兩人一見鍾情,甜蜜的愛情令利利亞娜原本虛弱的身體很快得到康復。

  不過,由於長期服用磺胺治療,她因此患下後遺症——輕微耳背。

  1950年,28歲的利利亞娜嫁給比她大3歲的安德烈-貝當古。到2007年安德烈去世為止,兩人攜手走過了57載。

  20世紀80年代,利利亞娜乘坐小型飛機去位於布列塔尼的莊園,當飛機正要起飛時突然喪失氣密功能,一扇機艙門撞壞了她的膝蓋。從此利利亞娜開始了長年的住院、手術、康復訓練。

  生活中的坎坷使利利亞娜更加堅韌而謹慎。這或許是她多年來一直堅持低調處世的原因之一。在爭產風波沒有鬧得滿城風雨之前,在法國提起利利亞娜,很多正在超市選購歐萊雅產品的法國人都會露出一臉迷茫。

  利利亞娜一生接受過的專訪屈指可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她在接受一位朋友的訪問時就說過:「我需要隱退、安靜和距離感。」《福布斯》雜誌曾這樣形容她:利利亞娜是一個「在媒體面前表現靦腆的富人」。

  雖然利利亞娜很有錢,但她的生活並不奢靡。她在裝束上崇尚簡單大方。據稱,她除了耳環一般不戴別的首飾,而她最喜歡的衣飾是圍巾。

  男攝影師:得到了所想要的一切

  2000年時,巴尼爾已經過上了奢華的生活,他在巴黎左岸擁有一處房產,雇有多個僕人打理家務,家裏的餐具都是銀器。又過了幾年,他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

  2001年,利利亞娜將價值1900萬英鎊的12幅畫作贈予巴尼爾,其中包括畢加索的《靜物》和《結他》。根據轉讓協議,在利利亞娜生前,這批畫作將一直懸掛在她家的牆上,一旦她去世,這批畫作將立即轉到巴尼爾名下。

  在接受法院的調查人員詢問時,巴尼爾否認自己做過任何不合法的事,他表示,利利亞娜長期以來一直「贊助」他的藝術追求。

  但是,據媒體獲得的法庭證詞顯示,巴尼爾從利利亞娜處獲得的最大的幾筆饋贈都是在貝當古健康狀況極差的情況下發生的。2003年和2006年,利利亞娜兩次因病重入院。據說,當時她連最親密的朋友都已經辨認不出,但在兩次出院後不久,她總共給了巴尼爾5億歐元。

  爭產風波被媒體曝光後,面對人們對她健康的擔憂,利利亞娜為自己的舉動辯護,說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利利亞娜和她的女兒


  女首富駁斥流言:「我給巴尼爾的所有一切都是出於友誼」

  她在給法官的信中這樣寫道:「當你已經擁有了許多(錢財)時,你一定會喜歡(散財)給他人。我給巴尼爾的所有一切都是出於友誼……而且都是在有律師在場的情況下,而律師也知道我是神志清醒的。」

  她還對媒體說:「我之所以讓巴尼爾成為我保險的受益人,是因為他值得擁有它。」

  法國《世界報》曾發表一封她寫給女兒的公開信,信中寫道:「幸虧有了他,我才沒有因為自己的財富而註定被封閉在傳統的環境中。」據稱,為了阻止法官進一步調查下去,利利亞娜曾悄悄拜見法國總統薩科齊,請求薩科齊出面勸說法官不要開啟正式的起訴程序。調查此案的法官跟薩科齊頗有私交。

  利利亞娜還給法官寄去一份精神健康證明,以證明自己的頭腦仍然清楚,並沒有「老糊塗」。這份醫學證明是巴黎一位權威神經學家出具的。

  對於女兒,利利亞娜在一次接受採訪中直斥其做法「非常愚蠢」。「我發現整個事件是完全白痴的行為,是對精力的浪費,讓人很不舒服,很難過。她這樣做傷害了我。我已經結識巴尼爾20年了。我丈夫認識他也有20年了。我的女兒到底在想什麼?或許這是因為我跟弗朗西斯-瑪麗-巴尼爾關係很好。可能是嫉妒心在驅使她這樣做。」

  
女首富獨生女為此與母親形同陌路


  對老年人來說,最不幸的事情莫過於親情的缺失。從這個角度來講,利利亞娜就是一位不幸的老人。

  早在爭產風波浮出水面前,利利亞娜和女兒弗朗索瓦茲已然決裂。

  弗朗索瓦茲是利利亞娜和安德烈-貝當古的獨生女,出生於1953年,性格比較內向。貝當古和女兒以及女婿梅葉爾斯多年來都是歐萊雅的董事會成員。但最近幾年來母女倆已經形同陌路。儘管住在富人區的同一條街上,但是相互之間已經不再來往。

  外界始終搞不清楚,到底是因為老太太跟攝影師巴尼爾走得太近導致女兒嫉妒從而疏遠母親,還是老太太因為跟女兒不和、備感孤獨才跟「乾兒子」巴尼爾走得越來越近。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爭產風波將母女之間的矛盾徹底暴露出來,也讓利利亞娜多年來刻意保持低調的努力毀於一旦。利利亞娜一方面寫公開信請求女兒不要把事情鬧大,以免影響她和歐萊雅公司的聲譽,一方面又以減少女兒的遺產份額相脅。在接受採訪時她恨恨地表示今後「不會也不想再見到女兒」。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