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趙靜芝: 將「肉麻」進行到底

 

中國傳統相聲里有一個著名段子叫《哭四出》,講一個爺們兒去看折子戲,連着四出都是悲劇,什麼《秦香蓮》、《竇娥冤》,把這爺們兒哭慘了,停都停不住。然而,喜歡「苦情戲」,畢竟是一種文化心理包括審美趣味,現實生活中真正願意被「悲劇」煎熬的人不多。當然,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前幾天在報紙上讀了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的一番話,除了渾身迅速起雞皮疙瘩外,對這些「樣板黨」最新的「苦情」戲碼,除深表同情之餘,也頻添了些許憐憫。

周鐵農的一番話說的是關於他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革命黨(簡稱「民革」)和中國國民黨之間的關係,因為歷史上這兩個黨是有淵源的,只不過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周主席說:如果國民黨擁護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民革和國民黨「就有可能合在一起 」。

周主席說這番話顯然是只顧獻媚不顧常識,國共這兩個老冤家以往歷史上數次交手,國民黨每次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作為「歷史反革命」的兒子,周鐵農應該比我們更清楚,中共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麼藥。雖然,馬英九上台後,台海兩岸暖風頻吹,連爺爺、吳爺爺、蕭爺爺屢次造訪,雙方實現了直航,新年前胡錦濤又拋出「胡六點」,近日又謠傳大陸對台飛彈可能逐步撤除,但無論怎樣風和日麗,國共之間的政治分歧從來沒有也不可能短期彌平,馬英九再頭腦發熱,也不會把老祖宗賣掉換幾個零花錢,連爺爺再「老糊塗」,也不至於接受「中共的領導」當三孫子。周主席講這些廢話,除了極度「獻媚」之外,連自作多情也算不上。

說白了,中共的八個「樣板黨」或者「花瓶黨」,已經完全被「馬戲團」化了。口糧由統戰部拎着,嘴巴由中宣部管着,尾巴由中共踩着。雖然我們看慣身邊悲劇人物的做派,但還是不希望這些「精英」們被一幫小人褻玩於股掌之間。他們有幸結社在自由的歷史時期,卻不幸苟且生存在結社不自由的年代。時代曾經記載了他們銘心刻骨的「痛史」,也留下過短暫「蜜月」的痕跡。六十年前的那個秋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一批「民主黨派」人士如張瀾、李濟深、宋慶齡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非中共人士約佔半數;政務院名單中,黃炎培章伯鈞、羅隆基、章乃器、邵力子等擔任了副總理、政務委員及部長以上職務。但 「狼」總是要吃人的。反右讓這些民國遺老們洗了個「冷水澡」,文革又讓他們飽嘗了「過山車」,直到如今的「三溫暖」,民主黨派的命真的比祥林嫂還苦。

但大陸「花瓶黨」領導們的覺悟顯然不如祥林嫂,至少那個老太太還能絮絮叨叨向人們重複着自己的不幸,周鐵農們卻只有指鹿為馬的份。無有獨偶,一個月前大陸全國政協的黃副主席,也是黃炎培的孫子,以中國人權基金會會長身份在美國做了一場中國人權的講演,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中國人權好」、「美國民主不好」。可這位老先生就是不能回答,究竟是中國政治進步太快,還是大陸民主黨派太落後,以至於如今反而挑不出一位像他爺爺黃炎培式的非中共的副總理。

覺得這些人有點猥瑣吧,但爭着要往這個堆里扎的人多着呢。在海外,那些親共僑團恨不得明天就成為第九個「民主黨」派,他們雖然不被統戰部管着,但一言一行確是嚴格按照准民主黨派標準要求自己的,這與其說是中共的蠻橫,不如說是一些華人的自廢。其實,中共一直推行的是「黨內無派、黨外無黨」的方針。從毛澤東江澤民再到胡錦濤,中共的領導人都心裏明白,允許「黨內有派、黨外有黨」無異於自取滅亡。

「怪胎」在,悲情不絕。「花瓶」在,肉麻不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